《我国首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面世》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06
  • 2023年2月1日,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能源”)举行首套商业化应用的自主知识产权25千瓦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热电联供系统下线仪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辉,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桥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主任王冰冰,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投资方代表同润投资副总裁朱静、全新世投资总经理阮杰,华清能源董事长孙凯华、总经理孙再洪共同参加揭幕仪式。

    华清能源董事长孙凯华介绍,公司创立于2010年,十三年始终坚守致力于SOFC技术产业化发展,2019年2月在徐州开启产业化进程,历时四年先后实现了电池量产、电堆量产,完成了发电模组、重整器、电力电子及BOP控制等系统开发,实现了1kW、5kW和25kW SOFC发电系统集成。本次下线25千瓦 SOFC热电联供系统可兼容氢气、天然气等多种燃料,发电效率达52%,总效率达86%,并配备1kW甲醇SOFC发电系统作为应急电源,同时每天提供10吨不低于60度的热水。华清能源董事长孙凯华表示,华清SOFC的商业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要感谢徐州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经开区和街道项目团队的付出,感谢陪伴华清一路走来的投资人,感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作,感谢清华大学技术团队的密切协作,感谢华清员工的努力和坚守。未来,华清将以25千瓦SOFC热电联供系统下线作为新的起点,继续使命担当,知难奋进,顽强拼搏,聚焦品质,深耕精益,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建中国SOFC民族大产业。

    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表示,祝贺华清能源25千瓦 SOFC热电联供系统正式下线,本次产品下线实现了国内SOFC商业化应用从0到1的突破,开创了里程碑;感谢徐州经开区政府给予的全方位支持,感谢华清燃料电池技术团队和工程团队,尤其是华清全体员工的努力和付出;华清历时十三载,突破了SOFC“卡脖子”技术,推动成立了高温燃料电池专业委员会、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与产业联盟,推进“政产学研金用”产业一体化发展; 未来我们要开启新的篇章,把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成果踏实的地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辉到场致辞,向华清能源25千瓦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下线表示祝贺;马主任讲到,徐州市委市政府及经开区高度重视氢能-燃料电池技术产业发展,已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其列入重点推进产业链之一。华清能源是经开区重点引进的氢能产业项目,企业在自身快速成长同时带动了经开区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形成了新能源产业集聚。今天,华清产品的下线代表了经开区氢能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希望以此为契机迅速把企业和氢能产业在经开区做大做强。

    华清能源25千瓦SOFC热电联供系统的顺利下线,标志着SOFC系统在生产制造端的产业链已在国内全部打通,标志着SOFC装备在应用端实现商业化落地成为现实。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2122.s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首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面世》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03
    • 2月1日,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热电联供系统在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能源”)举行产品下线仪式。 SOFC属于第三代燃料电池,是一种在高温下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高效、环境友好地转化成电能的新型发电装置,被普遍认为是在未来得到广泛普及应用的一种清洁的燃料电池。 该套系统是在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下,由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领衔完成。25年间,韩敏芳深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实现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从粉末到产品各关键环节全产业链布局,为中国固体氧化燃料电池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大力支持下,华清能源建成了国内最完整的25k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链。 近些年来,分布式电站由于其成本低、可维护性高等优点,已经渐渐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SOFC发电的排气温度很高,具有较高利用价值,不仅可提供天然气体重整所需热量,而且可以用来生产蒸汽,更可以和燃气轮机组成联合循环,非常适用于分布式发电,且呈现发电效率高,低污染的环境效益。 同时,由于SOFC发电系统可直接使用氢气、工业副产氢、天然气、煤气、甲醇,以及生物质气等多种碳氢燃料,因此在大型集中供电、中型分电、小型家用热电联供等民用领域作为固定电站、以及作为船舶动力电源、交通车辆动力电源等移动电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进行SOFC发电系统研发和应用,美、日、德等国家居于领先地位。 据韩敏芳教授介绍,这套系统由25kW主机发电系统和1kW自备燃料电池系统组成,技术水平比肩国际。通过利用工业副产氢进行发电供热,建立工业园区绿色供能的微型网络,满足工业园区在能源供给侧改革方面的需求。未来,该系统可以在居民小区、大型商超、学校、工厂、数据中心,以及医院等作为热电联供备用电源使用,也可以在特殊地域,如野外科考基地、偏远边防驻地等复杂环境下使用。
  • 《面向控制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建模与分析》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0-08-04
    • 本文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分析。首先,基于第一原理定律的集总模型是制定和调整使用来自真实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试验台的实验数据。为了使实验数据与模型数据之间的误差最小,采用一种优化方法进行模型标定。为了系统地分析系统的行为,提出并发展了平衡点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了在各栈温恒定条件下的最大稳态功率。这将允许在系统操作期间适当地选择操作点。其次,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刻画了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结果表明,平衡点是局部稳定的。通过对初始非线性模型与线性化模型的比较,验证了线性化模型分析的有效性。最后,对线性化模型进行了频率响应分析。该分析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