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酸化作用下,致命的地平线向南大洋的海洋生物逼近》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3-13
  •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最新研究发现,到本世纪末,随着海洋酸化为生命创造了一个更浅的地平线,南大洋的海洋微生物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致命的困境。

    建模研究,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预测,在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速度,一些带壳的生物可以生存的深度将会收缩从平均1000米今天只有83米的2100年,大幅减少可行的栖息地。

    在局部地区,这种急剧下降可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突然发生,它可能对海洋食物网造成重大影响,并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级联变化,包括破坏至关重要的全球渔业。

    酸化发生在海洋吸收由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大气二氧化碳(CO2)的时候。这种吸收改变了水的化学性质,降低了pH值,减少了可用碳酸盐的数量,而珊瑚和翼足类等微生物正是利用碳酸盐来建造它们的碳酸钙外壳。

    “随着酸化的进行,这些钙化的生物体将很难建造和维持它们的外壳,”该研究的通讯作者、CU Boulder大学大气和海洋科学系(ATOC)和北极和高山研究所(INSTAAR)的教授Nicole Lovenduski说。“在未来,一袋腐蚀性的水将位于地表以下,这将给主要生活在地表的生物群落带来困难。”

    “这项研究表明,我们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影响着南大洋的化学成分,还影响着它的食物网结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海洋科学部门的项目主任西蒙妮·梅茨(Simone Metz)说。该部门资助了这项研究。

    南大洋特别容易酸化,因为较冷的海水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以及持续的上涌使富含碳的水接近海面。

    这项研究由当时的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本科生研究助理加布里埃尔·内格雷特-加西亚(Gabriela Negrete-Garcia)领导,利用社区地球系统模型(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CESM)的数据,预测了几种二氧化碳排放假设情景下的海洋酸化,特别关注碳酸钙饱和度的变化。该小组还检查了从以前到南大洋的船只探险中收集的水样。

    我们怀疑,以前的研究忽视了浅层的出现,因为它们将来自多个不同模型的数据平均起来,而不是着眼于单个模型的实现,”内格雷特-加西亚(Negrete-Garcia)说。内格雷特-加西亚曾供职于INSTAAR,现在是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的研究生。

    而个人模拟模型的不同阈值的时间变化,与其他一些预测它早在2006年,直到2038年——研究表明,改变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在南大洋的大部分地区,不管未来的减排努力。

    Lovenduski说:“如果明天排放得到控制,这个突然变浅的地平线仍然会出现,即使可能会被推迟。”“这种不可避免性,加上生物体缺乏适应的时间,是最令人担忧的。”

    该研究的其他合著者还包括CU Boulder的Kristen Krumhardt、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的Claudine Hauri和挪威北欧研究中心的Siv Lauvset。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这项研究提供了资金。

    ——文章发布于2019年3月11日

相关报告
  • 《海洋生物对海洋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9-02-18
    •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了20年前发生的一个事件导致南极洲一角发生严重生态剧变的事件及后果,研究探讨了海洋生物适应突然变化的能力。 麦克默多湾是美国一个研究基地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上最南端的海洋生物栖息地。它的东面是一个大岛,西面是南极大陆,南面是罗斯冰架。这个大陆架的海冰通常在夏天沿着湾的东侧断裂。 由于洋流的对比,湾的东西两侧有不同的海底生物群落。东南侧有火山的湾区主要是海绵和称为苔藓虫的无脊椎动物,而西侧靠近新港口的两个研究地点处的泥泞海底发现的生物则与深海有机体相似。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Paul Dayton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员广泛研究了底栖动物。研究人员建立了人工基质—无脊椎动物可以附着在其上生长的表面。他们安装了在木桩上或悬浮在浮筒下的树脂玻璃板的阵列,通过将一些阵列抬离海底,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到无脊椎动物,如海绵,是如何在较少暴露于自然底栖捕食者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生存的。这些基质一直保留到今天,并定期对研究人员开放回访。 Dayton的一次回访发生在2010年。十年前,冰山从罗斯冰架上脱落,阻断了正常的水流,把食物带到麦克默多湾。冰盖使湾区的一部分在一年中的某一段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并在几年内陷入黑暗。在这一时期的相关发展中,变暖条件导致冰川融化和径流增加,以及冰架底部的融化。显然,融化的冰释放出大量的铁,这些铁被束缚在冰中(铁是某些光合浮游植物的重要营养物质)。 2016年的一项研究报告称,1990年至2010年期间,在西湾最南端的研究地点三文鱼湾(Salmon Bay)上方的一个相对较小的冰川发生了一场大洪水。洪水开辟了一条通向大海的新航道,将海滩埋在近一米厚的砾石下,并在研究人员建立的一个水下实验场地上沉积了近两英尺厚的沉积物。在航空和卫星拍摄的冰川照片中,几乎没有融化的迹象,但释放出大量内部融化的水。 Dayton提到,这一观测结果显示了冰川融化的复杂性,这不能仅仅通过空中测量来评估。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被海湾上大量的沉积物掩埋和杀死,这为生态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生态群落如何恢复的机会。 Dayton和他的同事在2016年的第二篇论文中报告了几十年前悬浮在底部以上的人工表面上的显著变化。它们实际上已经25年没有生物活动了,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在冰山从罗斯冰架上脱落后,它们突然被生长缓慢的海绵所覆盖。到2010年,所有的玻璃板由于海绵的重量都发生了沉降,与此同时巨型冰山阻挡了整个湾区。 麦克默多湾的另一面也存在差异。在这里,70年代中期在新港建立了软底生境的基线横断面,到80年代没有观察到任何重要的变化。对20世纪70年代的横断面进行详细的重新测量后显示出了一些变化,如蛤蜊、沉积物喂养的海胆和海星等滤食动物几乎消失了。这些无脊椎动物被认为是依靠水柱中较大的浮游植物颗粒作为食物,而被其他物种取代,例如一些多毛蠕虫和食用微小浮游植物的苔藓虫。 这些变化都与正常的海洋运输系统被冰山阻塞有关系。作者认为,这改变了那里生物所能获得的营养物质的性质。生态系统中铁的增加,使浮游植物的大小分布从蛤和海胆所需的相对较大的颗粒转变为多毛类消耗的非常小的颗粒。Dayton推测,随着气候变暖和冰雪条件的开放,早期的分布和丰度模式将回归。 这些研究为未来的生态学家提供了一套完全独特的长期数据,使他们能够评估由于海洋和冰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许多预期变化,这种理解可以作为未来几十年保护工作的基础。 (王琳 编译)
  • 《Nature:从海洋噪音中拯救海洋生物》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4-23
    • 在哥伦比亚的特里布加湾,有一条海峡从太平洋一直延伸到海岸,偶尔有船只在这片水域航行。这片海是安静平和的,基本上没有受到人类噪音的污染,但这里的水下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加州圣莫尼卡海洋科技公司(Ocean Sciences in Santa Monica)应用海洋学的研究员Kerri Seger正在研究该地区的海洋声学。她认为这种安静平和的现状可能很快就会改变,因为该地区正计划建设一个国际港口,以改善通往亚洲的运输路线。从安静海岸到繁忙航运路线的转变可能会扰乱座头鲸和其他当地种群。研究该地区将有助于回答一个严峻的问题:日益增长的人为声音信号对海洋生物的破坏究竟有多严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军事声纳、地震勘测、石油钻探、疏浚和船舶发动机制造的噪音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短而响亮的爆炸声会造成身体伤害,持续的背景噪声(例如来自船舶的噪声)则可能会改变海洋生物的交流和进食等一系列行为。联合国已经通过了保护海洋生物健康的决议,指出“迫切需要”开展合作研究,解决人为水下噪音的影响。欧盟已通过立法,到2020年实现健康的海洋系统,以确保水下噪音不会对海洋生物产生“负面影响”。2014年,国际海事组织发布了《减少船舶噪音指南》(Guidelines on reduction from ships)。 伴随着酸化和污染的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威胁显然更加严峻,但研究人员担心,背景噪音会成为压垮濒危物种的稻草。加拿大哈利法克斯达尔豪西大学的生物学家Lindy Weilgart提出,两个压力源加在一起不仅仅是A + B那么简单,其负面影响要大于各部分的总和。 目前还没有海洋噪音的全球分布图,但研究人员一致认为,1950年至2000年间,海上船只交通量大约翻了一番,平均每10年增加3分贝的噪音。虽然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方式不同,但是也可以稍加比较:用于绘制海底油气分布图的地震气枪的爆炸声可以像火箭发射或水下炸药爆炸一样响亮,船舶发动机和石油钻探可以达到摇滚音乐轰鸣声的程度,其中一些声音在数百公里外都能听到。 (刘思青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