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警告: DAAs可致乙肝病毒再活化》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6-10-10
  • 2016年10月4日FDA发布安全警告称一些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HBV)或当前感染HBV的丙肝患者,在接受直接抗病毒(direct-acting antiviral ,DAA)药物治疗丙肝病毒(HCV)感染后,HBV有再活化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甚至死亡。

    FDA要求在DAAs药品标签上添加黑框警告,以警示HBV有再活化的风险,提醒医疗保健人员对接受DAA药物治疗的丙肝患者进行HBV筛查和监测。

    直接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慢性HCV感染,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减少患者体内HCV的数量,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可被治愈。如果不接受治疗,HCV可导致严重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

    医疗保健人员 开具DAA药物之前,应对所有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进行筛查,确认患者是否正在感染或有既往感染史。同时,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随访期间,应采用血液检测来检查是否发生HBV再活化。目前,再活化的原因尚未阐明。

    患者 如果曾感染过HBV或有其他肝脏问题,应在治疗前告知医生。治疗期间不得擅自停药,提前停药容易让体内的HCV产生耐药。如果出现疲劳、虚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眼球或皮肤发黄、大便染色等症状,请立即与医生联系。

  • 原文来源:http://www.fda.gov/Drugs/DrugSafety/ucm522932.htm
相关报告
  • 《乙肝病毒导致肝癌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4-06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教授田志刚课题组与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张彩课题组合作,揭示了乙肝病毒感染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耗竭的新机制。 慢性病毒感染和肿瘤微环境可以诱使机体抗病毒或抗肿瘤特异性T细胞衰竭,使其增殖能力和效应功能严重受损,致使机体免疫应答无法抵抗病毒感染或肿瘤发生。T细胞共抑制受/配体被认为是慢性病毒感染和肿瘤中T细胞耗竭的关键调节因素,据此原理诞生的卡控点免疫疗法(Checkpoint Immunotherapy),被列入201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榜首,成为美国2016年启动的“癌症登月计划(Cancer MoonShot)”的核心手段。然而,慢性病毒感染、肿瘤发生和介导T细胞耗竭的共抑制受/配体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HBV+肝癌患者队列进行了肝癌组织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发现肝癌细胞的锌指转录因子SALL4(一种肝脏胚胎蛋白)和T细胞共抑制配体PD-L1的表达水平均与miR-200c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通过大样本肝癌病人生存期回顾分析,发现低表达SALL4或PD-L1及高表达miR-200c的患者具有更长的生存期。以HBV+肝癌细胞为模型探讨其分子机制,发现miR-200c可直接靶向PD-L1的3'-UTR以控制其表达,过表达miR-200c能直接抑制HBV诱导的肝细胞PD-L1表达,证实miR-200c是PD-L1表达的阻遏因子。进一步研究发现,HBV感染可以再激活正常成年肝脏不表达的癌胚蛋白SALL4,而SALL4可特异性负向调控miR-200c的转录,使miR-200c失去对PD-L1表达的阻遏作用,导致PD-L1高表达。应用HBV携带小鼠模型进一步确证,HBV可以导致小鼠肝细胞PD-L1高表达,并伴随抗HBV特异性CD8+ T细胞的耗竭;抑制SALL4表达或增强miR-200c表达或用抗体阻断PD-L1,均能明显削弱PD-L1介导的T细胞耗竭。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在HBV感染和肝癌发展期间存在调节PD-L1表达的HBV-pSTAT3-SALL4-miR-200c-PDL1分子轴,基于该分子轴的干预策略对逆转病毒或肿瘤诱导的免疫细胞功能衰竭具有重要意义,为Checkpoint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该研究还揭示了miR-200c和SALL4可能对HBV+肝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具有重要的分子病理学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中国科大副教授孙成、山东大学博士兰培祥和副教授韩秋菊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智红、安徽省立医院黄强等的研究支持。
  • 《乙肝新药!Enanta公司先导核心抑制剂EDP-514治疗乙肝病毒感染进入I期临床》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wuyw
    • 发布时间:2019-10-22
    • Enanta制药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小分子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和肝脏疾病的生物技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评估先导核心抑制剂EDP-514治疗乙肝病毒(HBV)感染的Ia/b期临床研究已启动了第一部分(Part 1)。 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a/b期研究,第一部分(Part 1)在健康受试者评估单次递增剂量(SAD)和多次递增剂量(MAD)EDP-514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PK),第二部分(Part 2)在核苷逆转录酶(NUC)受抑制的慢性HBV感染者中评估EDP-514的抗病毒活性。该研究计划招募大约98例受试者,并评估多达6个剂量队列,研究中EDP-514每天口服一次。在完成健康受试者的SAD和MAD部分后,该研究将评估慢性HBV感染者的安全性、PK和EDP-514的抗病毒数据。 Enanta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y R.Luly博士表示:“我们的多样化管线正在继续向前推进,在NASH、PBC、RSV以及现在HBV的所有完全拥有的项目中都在开展临床试验。EDP-514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核心抑制剂,我们希望它作为一种单药疗法或与其他疗法结合,成为治疗HBV严重未满足需求的一种潜在药物。之前,美国FDA已授予EDP-514的快速通道资格,这强调了HBV感染患者群体中存在的显著未满足医疗需求。” EDP-514是一种新型的乙肝病毒(HBV)核心抑制剂,是Enanta公司的先导核心抑制剂候选药物。核心抑制剂,也被称为衣壳组装调节剂或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是一类新的复制抑制剂,已被证明在HBV生命周期的多个步骤发挥作用。临床前数据表明,EDP-514是一种有效的HBV复制抑制剂,在HBV感染早期给予EDP-514可防止原代人肝细胞中新CCCDNA的从头形成(de novo formation)。体外数据还表明,EDP-514是泛基因型的,该药与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目前的HBV抗病毒疗法)或I类核心抑制剂的结合可增加协同抗病毒作用。在体内模型中,EDP-514在HBV感染的PXB小鼠中表现出强劲的疗效,将病毒载量降低了4-log以上。 乙肝病毒(HBV)可导致潜在的危及生命的肝脏感染。病毒通过与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接触传播。据估计,全球约有2.5亿人慢性感染HBV,其中15-25%的患者患有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肝癌和/或肝功能失代偿。目前的HBV治疗药物提供了适度的治愈率,并伴有严重的副作用。该领域迫切需要能够为慢性感染患者提供功能性治愈的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