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批准黄金大米用于食品》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dingqian
  • 发布时间:2018-01-18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FSANZ,简称“澳新局”)近日发布通告称,批准黄金大米(GR2E)在该国用于食品。这意味着转基因食品黄金大米离进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市场又近了一步。

    但黄金大米目前尚未获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种植,也不作为大宗商品或食品供应两国市场,而仅仅作为进出口贸易中的豁免条款:当出口到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的稻米或制品中无意混有黄金大米时,不再成为贸易事件,被退运或销毁。

    黄金大米通体金黄,被人们认为可以用于对抗贫困人口的维生素A缺乏症,但由于它是一种转基因稻米,长期以来面临安全性的争议。

    2008年6月,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在湖南省衡南县江口镇中心小学对学生进行了“黄金大米”烹制米饭的人体实验,该实验未按《国务院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规定》向国内相关机构申报,而且未向受试儿童和家长充分说明情况,导致儿童“被实验”,其安全性和实验规范性遭遇强烈质疑,并引发公众疑虑。

    33份公众意见来源地包括中国

    2017年12月20日,澳新局在其官网发布通告,正式将黄金大米列入该局制定的《食品标准准则》(foodstandardscode)的S26(Schedule26)文件中。

    该公告显示,列入S26文件是一种澳新局的上市前批准(Pre-marketApproval)。获得该上市前批准,是转基因食品进入澳洲和新西兰市场的先决条件。

    根据当地法令,黄金大米需要标注转基因(geneticallymodified)标签——除非满足一系列的限定条件,比如在食物中含量极微,一千克食品中含量低于一克。这一要求针对所有在澳获批的转基因食品。

    澳大利亚政府联邦立法登记官网公布的最新的S26文件中汇编至2017年12月7日,尚未将黄金大米列入更新。已列入该文件的转基因食品包括74个转基因油菜、土豆、大豆品种。但转基因水稻此前只有一种获批: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水稻LLRICE62。

    黄金大米是澳新局批准的第二种转基因水稻品种。

    2016年11月16日,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向澳新局递交了“将黄金大米列入S26文件”的申请,编号为A1138。国际水稻研究所总部位于菲律宾。它是一个非赢利性的、国际性的水稻研究机构。

    澳新局随后对该转基因稻米进行了食用安全性和营养方面的评价。

    2017年8月3日,澳新局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该局经全面评估,包括饮食摄入(DIA)评估,确定黄金大米没有公共健康或安全问题。所以,他们开始征集公众意见。征集时间截至2017年9月14日18:00(堪培拉时间)。

    在该公告中,澳新局的首席执行官MarkBooth称,饮食摄入评估模拟了一种情况,假设澳大利亚居民食用都是黄金大米,那么,这可能导致人们对β-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增加2%-13%,相当于大约1茶匙左右胡萝卜汁中胡萝卜素的量。

    MarkBooth表示,国际水稻研究所之所以申请将黄金大米列入澳新局的《食品标准准则》中,是为了避免贸易“事故”,比如,在他们出口到澳大利亚的稻米中无意混入了少量的黄金大米。

    在获得相应的贸易许可之前,货物中检出违禁的转基因农作物往往面临被销毁或被退运的结局。

    澳新局通报称,他们共收到33份公众意见,这些公众意见除了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有来自中国、巴西、荷兰/美国、日本、越南、肯尼亚、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家的,其中23份意见支持黄金大米获批。

    黄金大米曾违规进入中国小学午餐被查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晓亚在2017年暑期院士专家论坛上曾表示,与普通的大米相比,黄金大米富含类胡萝卜素,能够给人们补充更多的维生素A。普通大米中维生素含量很低。

    但他也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指出,任何技术都可以是一把“双刃剑”,转基因也不例外,需要通过严格生物监测和试验研究,加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性评价,让生物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GR2E是第二代黄金大米,其研发者——国际水稻研究所除了向澳新局提出申请,还向菲律宾、加拿大和美国提出了与食品相关的安全评估和监管申请,以谋求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

    2000年1月,来自德国弗赖堡大学应用生物科学中心的PeterBeyer等人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论文,提出了黄金大米的理论设计。

    黄金大米与中国消费者的“纠葛”始于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和科研诚信争端。

    据中国疾控中心官网2012年12月6日发布的调查情况通报,2008年6月2日中午,湖南省衡南县江口镇中心小学1组25名儿童随午餐每人食用了60克“黄金大米”米饭。“黄金大米”米饭系由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汤光文在美国进行烹调后,携带入境。

    调查认定,项目所用“黄金大米”从境外带入时未经申报批准,违反了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有关规定。项目在伦理审批和知情同意告知过程中,刻意隐瞒了试验中使用的是转基因大米,没有向学生家长提供完整的知情同意书,违反了卫生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规定以及科研伦理原则。参与该项目的中方研究者因此被给予了撤职、降级、党内警告等处分。

  • 原文来源:http://news.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25069.htm
相关报告
  • 《菲律宾批准转基因黄金大米上市:可直接用于食品、饲料或加工》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ngyi8606
    • 发布时间:2020-02-03
    • 近日,菲律宾批准了转基因黄金大米(GR2E)的上市,这也是亚洲国家首次批准黄金大米用于食用。 “食用黄金大米是最经济和有效缓解维生素A缺乏症的策略。之前的转基因作物比如抗除草剂和抗虫作物直接的受益者是农户,而黄金大米的直接受益者是贫困人群,所以黄金大米被称为‘最人道的科技产品’。”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林拥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黄金大米主要研发机构国际水稻研究所官网显示,菲律宾农业部2019年12月18日向黄金大米颁发了“直接用作食品、饲料或加工”许可证。国际水稻研究所称,经过严格的生物安全评估,黄金大米被认定与传统水稻一样安全。 黄金大米“金”从何来 黄金大米最早由瑞士科学家英戈·波特里库斯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拜尔发明。 关于黄金大米培育最早的报道于2000年发表在《科学》上,是在普通大米中转入两个合成β-胡萝卜素所需的外源基因,即水仙花来源的八氢番茄红素合酶和细菌来源的胡萝卜素脱氢酶两个基因,使原本不能合成β-胡萝卜素的水稻胚乳可以合成β-胡萝卜素。这种黄金大米也被称为第一代黄金大米。 “普通大米一般为无色透明或白色,不含有β-胡萝卜素。黄金大米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向水稻中转入了两个β-胡萝卜素合成的相关基因,使得水稻的胚乳(即精米)富含β-胡萝卜素而呈现金黄色,俗称黄金大米。”林拥军说。 林拥军解释说,植物不能合成维生素A,但有些植物能合成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很容易转化为维生素A。实际上,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的方法就是食物多样化。但是,以大米为主食的贫困人群,既不能从主食中补充β-胡萝卜素,又因为贫困做不到食物多样化。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浩介绍,2005年,黄金大米被改良,将水仙花来源的八氢番茄红素合酶替换为玉米来源的八氢番茄红素合酶,而细菌来源的胡萝卜素脱氢酶不变。被改良的黄金大米内β-胡萝卜素的含量大幅提高,达到20多倍以上,被称为第二代黄金大米。 发明之后曾受争议 关于黄金大米的争议,陈浩介绍,最早是2000年第一代黄金大米出现的时候,其β-胡萝卜素含量不太高,“绿色和平”等反转组织质疑其不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维生素A。2005年出现的第二代黄金大米,其β-胡萝卜素含量大幅提高,这个争议也就基本不存在了。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2年间,全球有1.9亿至2.5亿的学龄前儿童受到维生素A缺乏症影响。国际水稻研究所称,在菲律宾,6个月至5岁年龄段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比例已从2008年的15.2%上升至2013年的20.4%,而“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将为孕妇和儿童提供平均所需维生素A摄入量的30%到50%”。 第二个争议是转基因技术是否必要,有人提出通过向贫困人群分发含有维生素A的胶囊,或者让农民在自家后院种植富含β-胡萝卜素的水果等替代方式来补充维生素A。 陈浩表示:“支持黄金大米的人认为黄金大米是最经济和可行的,替代方案有诸多问题比如成本较高,需改变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等。这个争议一直存在,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他的争议是关于转基因安全性的争议。“也就是只要涉及转基因,就会有反转人士反对。”陈浩说。 超百名诺奖得主联名支持 2018年5月2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经过基因改造的黄金大米可以安全食用。“这意味着黄金大米能在美国上市销售。”林拥军说。至此,世界上已经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等国力挺黄金大米。 实际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转基因食品并没有特意专门设立法规,而是与其他食品遵循一样的评估过程和监管程序。 2016年6月,108名诺奖得主曾联名发布公开信,要求绿色和平组织停止反对黄金大米的行动,此后,签名支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不断攀升。发起联署的是两位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得主理查德·罗伯茨和菲利普·夏普。理查德·罗伯茨表示,“我们强烈要求‘绿色和平’及其拥护者重新审视全球农民及消费者使用经生物技术改良的作物及食物的经验,并且承认可靠科学机构及监管机构的发现,停止反对转基因生物,特别是对‘黄金大米(转基因大米)’的反对活动。” “如此众多的诺贝尔奖科学家签名支持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以及支持者持续增加,在现代科学发展史上前所未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表示。 有望在孟加拉国率先种植 据《科学》2019年11月报道,孟加拉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种植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国家。目前,该国生物安全核心委员会正在评估环境风险,如果后续审查工作进行顺利,黄金大米将获准在2021年开始种植。 为什么孟加拉国会第一个开始种植黄金大米? 陈浩说:“首先孟加拉国是以水稻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属于维生素A缺乏症高发的国家,对黄金大米有客观需求。” “其次,孟加拉国有商业化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比如该国自2013年开始种植抗虫转基因茄子,其政府对转基因持较开放的态度。另外,孟加拉国参与了黄金大米的田间试验,对其比较了解。”陈浩说,黄金大米2005年经美国先正达公司改良,之后全部转交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所负责后续育种工作。在盖茨-梅琳达盖茨基金的支持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等国都参与了黄金大米的评价工作。其中一个黄金大米转育的品种在孟加拉国的产量表现比较好。 诸多因素叠加,使得孟加拉国可能成为最早种植黄金大米的国家。 此次国际水稻研究所表示,菲律宾水稻研究所将和国际水稻研究所一起进行黄金大米的口味测试,进而回答“黄金大米味道如何”这一问题。国际水稻研究所也提到,菲律宾目前正在审查黄金大米的监管申请,只有在获得所有必要的许可后,该种转基因稻米才能在菲律宾投入商业化种植。 来源:科技日报
  • 《《澳大利亚食品》》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5-01-27
    • 《澳大利亚食品》 介绍食品生产,包括包装、储藏和冷冻等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有关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