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为调控水稻体内铁稳态的复杂网络提供了新的思路》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9-12-06
  • 铁在植物细胞中参与许多生理生化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在水稻(Oryza sativa)中,铁结合泛素连接酶OsHRZ1被认为是一种负调控铁获取的铁稳态传感器。尽管其明显的重要性,只有一个单一的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OsPRI1被确定为OsHRZ1的直接靶标。

    在最近发表在《植物、细胞与环境》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XTBG)的研究人员发现OsPRI2和OsPRI3是OsPRI1的两个副产物,它们都与OsHRZ1相互作用。

    为了验证OsPRI2和OsPRI3直接被OsHRZ1靶向,研究人员进行了下列纯化重组融合蛋白的拉下实验:GST‐HRZ1(谷胱甘肽S‐转移酶‐OsHRZ1)、His‐OsPRI2(6×组氨酸‐OsPRI2)和His‐OsPRI3。他们应用无细胞降解试验来监测OsPRI2和OsPRI3的降解。

    两种转录因子各自的功能突变缺失导致严重的缺铁症状,抑制了铁从根到芽的移位,并下调了缺铁响应基因的表达。

    相反,这些基因的过表达促进了铁在根和芽中的积累,增强了缺铁敏感基因的表达。

    下游基因OsIRO2/3和OsYSL2直接受OsPRI2和OsPRI3调控。

    “我们在此揭示了单个基因(OsPRI2或OsPRI3)的过表达足以激活与Fe摄取相关的下游基因的表达。因此,应用OsPRI2或OsPRI3可能有助于开发铁高效和铁强化植物,以改善食品和生物质生产,”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梁刚教授说。

    梁教授补充说:“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水稻体内铁稳态调控的复杂网络提供了见解。”

    ——文章发布于2019-12-05

相关报告
  • 《铁稳态的正调节器维持水稻的稳态》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7-08-04
    • 铁(Fe)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矿物质。虽然Fe是地球中第二大金属,但植物常常会被Fe缺乏。不清楚米如何感受外部和内部Fe含量,并调节Fe-稳态相关基因的表达。 鉴定和表征OsHRZ1的基质[含有真菌感染新基因(环)和锌指蛋白1]和OsHRZ2的底物可以提供对水稻对Fe缺乏的反应的新见解。 俞迪秋教授及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XTBG)团队确定了一种基本的螺旋 - 环 - 螺旋(bHLH)转录因子作为OsHRZ1的相互作用的伴侣。他们将其命名为铁矿石监管局1(OsPRI1)的积极监管机构。 他们发现OsPRI1是普遍表达的。 OsPRI1的功能缺失突变导致对铁缺乏的敏感性增强和铁从铁根转移到芽的受损。 OsPRI1影响与水稻对Fe缺乏反应相关的转录调控网络。 进一步分析证实OsPRI1与OsIRO2和OsIRO3的启动子结合以激活表达。在Fe缺陷条件下(例如,改变的OsPRI1蛋白丰度或活性),OsPRI1可能在转录后水平调节。 此外,OsPRI1的稳定性与OsHRZ1生产呈负相关。 hrz1-2幼苗对Fe缺乏条件不敏感。当pri1-1(纯合pri1突变体)突变引入hrz1-2突变体时,pri1hrz1双突变体对于Fe缺乏比hrz1-2突变体更敏感。 hrz1pri1双突变体中Fe缺乏反应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hrz1-2突变体。 结果表明,OsPRI1在Fe结合传感器OsHRZ1的下游起作用,直接控制OsIRO2和OsIRO3在水稻中的铁稳态表达。 ——文章发布于2017-08-03
  • 《植物所揭示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通路》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姜丽华
    • 发布时间:2023-03-31
    •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主粮作物。籽粒大小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近年来,水稻籽粒大小的调控机理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许多重要相关基因被克隆和分析。然而,目前与之相关的遗传调控网络较少被报道,限制了人们对籽粒大小调控机理的认知,也制约了其在作物高产优质分子育种实践中的利用。   此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宋献军研究组发现了一个控制水稻谷粒长度和产量的遗传位点TGW3,其目标基因编码一个GSK3类型的蛋白激酶。以此为基础,研究借助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技术,鉴定到TGW3的一个新的互作因子OsIAA10。研究发现,TGW3能够直接对OsIAA10蛋白的丝氨酸位点S68、S75和S97进行磷酸化修饰,且这些丝氨酸位点的磷酸化,调控了水稻籽粒大小。进一步,研究发现,OsIAA10的磷酸化,增加了与OsTIR1之间的互作和蛋白降解,并降低了其与OsARF4之间的蛋白互作。同时,遗传学数据表明,存在一个OsTIR1-OsIAA10-OsARF4介导的生长素信号通路,调控水稻籽粒大小。此外,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数据表明,TGW3还介导了水稻植株对油菜素内酯的反应,且该效应能够通过上述信号通路进行传递。该研究揭示了一个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通路,为进一步改良作物的相关农艺性状提供重要靶标。   3月3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