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光伏电站故障共乘控制:综述》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9-01-22
  • 近年来,光伏发电(PV)系统的发电和与电网的集成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中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因此,在新的电网规范要求中,光伏电站与电网的集成及其在电网故障时的动态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并网光伏电站(GCPPPs)的故障穿越(FRT)能力控制成为与电网编码相关的最重要问题。为了满足网格编码对FRT的要求,近年来提出了多种方法。本文对电网故障条件下几种增强FRT能力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本文的一个新特点是根据控制类型和连接配置将FRT能力增强方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基于外部设备的方法和基于改进控制器的方法,并详细讨论了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并从网格编码的符合性、控制器的复杂性和经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根据文献研究,基于外部设备的FRT策略更有效。然而,其中一些方法的成本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改进的基于控制器的FRT方法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达到FRT要求。在各种控制方法中,改进的逆变器控制器(MIC)是一种高效的FRT能力控制方法。

    ——文章发布于2019年3月1日

相关报告
  • 《新疆首个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成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09
    • 9月3日,国网温宿县供电公司恰格拉克乡供电所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成功,开启了新疆供电所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的先河。 温宿县恰格拉克乡位于天山中段托木尔峰南麓,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可为光伏电站提供充足的光照资源,是建设光伏发电站较为理想的地区。该供电所屋顶光伏发电站利用屋顶的闲置空间,采用倾角固定支架方式,由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计量装置及交流配电系统等设备组成。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力,通过并网逆变器接至供电所配电系统上网,并实施自动化采集数据资料和远程通信、远程控制。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既不消耗资源,同时又不释放污染物、废料,也不产生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不会有废渣的堆放、废水排放等问题,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恰格拉克乡供电所光伏发电站的并网,将为地区探索可再生能源有效空间的利用和清洁能源消纳起到积极的作用。 温宿县恰格拉克乡供电所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于2020年5月筹建,8月建成。9月3日,经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新疆综合能源服务公司、阿克苏鸿通电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三方组织对光伏电站进行验收后,对设备进行了并网发电。恰格拉克乡供电所屋顶施工面积352平方米,共安装180块功率为275瓦的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为49500瓦,年发电量约7.3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燃煤约21.76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约360千克,氮氧化合物约120千克,二氧化碳气体约5.9吨。  
  • 《光伏系统中的统计故障检测》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7-05-12
    • 光伏(PV)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能量损失,系统关闭甚至严重的安全漏洞,往往难以避免。这种系统中的故障检测对提高其可靠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效率至关重要。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故障检测方法,用于早期检测PV模块的阴影和PV系统的直流(DC)侧的故障。这种方法将单二极管模型的灵活性和简单性与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控制图的扩展容量相结合,以检测光伏系统中的初始变化。由于其有限的校准参数,易于校准的单二极管模型用于使用测量的温度和辐照度预测健康的光伏阵列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最大功率坐标。捕获测量与一个二极管模型的预测之间的差异的残差被生成并用作故障指示器。然后,EWMA监测图应用于从一个二极管模型获得的不相关残差,以检测和识别故障类型。安装在阿尔及利亚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的并网光伏系统的实际数据用于评估拟议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地监控了光伏系统的直流侧,并检测了临时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