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量子AI融合技术商务开发全球研究中心竹内尚辉主任研究员,为了加速大规模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开发,与国立大学法人横滨国立大学吉川信行教授、山荣大树特任教员(研究当时)、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山下太郎教授、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山本刚主席研究员共同提出了能够控制多个量子比特的超导电路,并成功验证了电路工作原理。
为了实现实用的量子计算机,需要控制在极低温下运行的大量量子比特的状态,据说所需的量子比特数为100万个。现有的量子计算机将室温下产生的每一个微波信号用不同的电缆传输到极低温下的量子比特。这需要连接室温和极低温的大量电缆,因此可控制的最大量子比特数限制在1000个左右。
这次,通过多路复用微波,提出了一条电缆可以控制多个量子比特的超导电路,在液氦中(绝对温度4.2K)成功验证了其原理。如果这个技术被实用化,由于能提高到以前的1000倍左右微波的传输路径的密度,能飞跃性地增加在极低温下能控制的量子比特数。这将加速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开发。
该研究成果将于2024年6月3日(伦敦时间)在《NPL Quantum Information》期刊上发表(DOI:10.1038/s41534-024-00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