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作斗争的土著智慧》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 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9-05-29
  • 位于偏远的奥里萨邦,部落Kondh的故事可以成为其他地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居住在奥里萨邦Rayagada区Niyamagiri山脉斜坡上的一个部落区为人们带来了希望。部落通过回顾过去的做法,将农业、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联系起来。该地区拥有茂密的森林、深峡谷和瀑布。部落采用古老的方法,通过收回他们的土地权利,恢复了他们传统的农林间作。丰富多样的本地小米和觅食的丛林食物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当国家林业局(state forest department)计划清理林地,种植柚木、桉树、大豆和棉花等经济作物时,灾难就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这片土地慢慢被用作种植园,其结果是当地的绿色财富消失了。粮食安全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气候变化,还来自日益严重的水和土地短缺、水土流失和自然资源基础恶化。

    对森林的关注和加强森林的覆盖可以帮助克服这些障碍。很明显,森林通过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为农业提供营养,为授粉者提供栖息地,并对极端气候条件提供保护。然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仍然存在,而且很可能会继续存在。Niyamagiri山脉的部落社区过去通过混合种植的方式种植各种作物,这样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每次收获后,种子都会被保存下来并交换。它保证了种子在当地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可以生产多种食物。该非政府组织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土著食物的课程,比如如何种植它们,它们有什么用途,希望这将有助于改变部落年轻人对传统食物认知丧失的现状。

相关报告
  • 《美国粮食收成受气候变化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7-01-23
    • 为了更好地评估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对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影响,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运行了一套全面的美国农作物产量计算机模拟系统。模拟再现所观察到的历年来高温引起的作物产量锐减,从而确认他们捕获了一个可以预测未来的主要机制。重要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增加灌溉有助于减少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但这种情况只有在水分充足的地区才有可能实现。因此研究结果认为需要限制全球变暖以遏制作物损失。 研究的主要作者,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伯恩哈德(Bernhard Schauberger)阐明他们研究的计算机模拟是基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强大知识和大量的数据与详细算法。但是,它们当然代表不了整个复杂的作物系统,所以研究人员称之为模型。科学家将模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确认模型是否包含了关键计算因素,包括从温度到CO2,从灌溉到施肥。 研究认为没有有效的减排措施,2100年小麦产量可能损失20% 如果每天气温为30°C以上,玉米和大豆都会损失约5%的收成。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模型捕捉到超出阈值的热量增加多少可能会导致突然和大量的产量损失。在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情况下,气温会更加频繁、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力。预计在本世纪末,在没有有效减排的情况下,与非温度升高区相比,温度升高导致的小麦收获损失为20%,大豆为40%,玉米为50%,这些损失甚至不考虑超过36°C的极高温度,否则预计产量将进一步降低。这些影响远远不止美国这个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一地:世界市场作物价格可能会上涨,而这是贫穷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 灌溉可能是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只在具备充足灌溉水的地区才可行。 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合著者乔舒亚.埃利奥特(Joshua Elliott)揭示在模拟中增加农田灌溉时,损失大大减少,因此温度升高带来的水胁迫似乎比热胁迫的影响要大得多。当从土壤到植株的供水减少时,叶片中的小开口逐渐闭合以防止水分流失。因此,这样能防止二氧化碳扩散到植物细胞。此外,作物通过牺牲地面生物量甚至产量以增加根系生长,以此作为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因此,埃利奥特认为灌溉可能是抑制气候变暖极端影响的一个重要适应手段。 燃烧化石燃料使空气中的CO2量急剧增加。这通常会增加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因为对于每个吸收二氧化碳的单元会失去更少的水分。然而,科学家们认为,这并不能保证高温时的产量。温度大于约30°C时,模拟中额外的CO2施肥并不会缓解相关收益率的下降。 比较不同电脑模拟气候变化影响是ISIMIP项目的核心(部门间建模影响对比项目),项目由全球大约100个模型组组成。项目模拟工作是与AgMIP(国际农业模式比较及提高项目)共同合作完成。
  • 《CSIRO聚焦全球粮食安全未来计划》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田儒雅
    • 发布时间:2017-11-27
    • 加拿大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CSIRO)关于澳大利亚未来农业发展情况预测项目吸引了国际社会众多目光,因为该项目具有极大潜力改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状况。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西班牙语缩写为CIMMYT)是全球培育高产粮食品种和改良耕作方式的领头羊。 史蒂芬•哈特菲尔德•多兹(Steve Hatfield-Dodds)博士作为CSIRO整合科学与建模工作的带头人,受邀参加了这周在墨西哥举行的CIMMYT 50周年纪念宴会,并在会上发表关于2015年澳大利亚国家展望报告。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将研究转换为影响力:过去、现在和未来”。该报告第一次将9个国家和世界模式相联系,对经济活动、农业和粮食、能源、水、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物流和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这次展望报告的目的在于寻找并探索澳大利亚应对未来错综复杂挑战的解决办法,以便更好地满足未来国家和全球人口增长的需求。”哈特菲尔德博士表示。“这些并不只是澳大利亚的挑战, CIMMYT可以想见,CSIRO是如何以灵活而综合的方案,来帮助多元化发展中国家识别并测试减少贫困、改善粮食安全状况的可能性。” CIMMYT最为人所知的工作是给世界人口提供更加耐寒、产量更高的小麦和玉米品种,有研究预计这仅能满足未来一半的粮食需求。余下的一半需要依赖更高产、更高效的耕作体系,比如:精密的玉米和小麦耕作体系,同时也需要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和肥料等资源。 哈特菲尔德博士表示:“这一展望报告指出,在澳大利亚,想要农业繁荣发展,我们需要集中精力革新技术,加强基础设施,满足农产品出口的需求并开发新市场。最重要的是,该报告强调了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性,需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以满足全球更大的需求,同时也指出粮食和能源价格可能会上涨。” 这份报告还提到了减少碳排放、推动农民自发节能和农业收入多样化等方面的巨大机遇。报告对农业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将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警示;同时也表示,只要方法得当,可持续性和经济发展可以齐头并进而非相互约束。 CSIRO和CIMMYT在过去五十年间合作甚广。尤其关注的一个合作重点是培育抗锈小麦品种,以解决每年数百万吨小麦的锈菌问题,节省其造成的全球粮食安全成本。CSIRO的科研人员已经为当地和全球提供了小麦育种员,其中有20余位基因标记员,这使得企业距解决这一富贵病仅剩一步之遥。 (编译 田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