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作斗争的土著智慧》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 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9-05-29
  • 位于偏远的奥里萨邦,部落Kondh的故事可以成为其他地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居住在奥里萨邦Rayagada区Niyamagiri山脉斜坡上的一个部落区为人们带来了希望。部落通过回顾过去的做法,将农业、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联系起来。该地区拥有茂密的森林、深峡谷和瀑布。部落采用古老的方法,通过收回他们的土地权利,恢复了他们传统的农林间作。丰富多样的本地小米和觅食的丛林食物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当国家林业局(state forest department)计划清理林地,种植柚木、桉树、大豆和棉花等经济作物时,灾难就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这片土地慢慢被用作种植园,其结果是当地的绿色财富消失了。粮食安全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气候变化,还来自日益严重的水和土地短缺、水土流失和自然资源基础恶化。

    对森林的关注和加强森林的覆盖可以帮助克服这些障碍。很明显,森林通过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为农业提供营养,为授粉者提供栖息地,并对极端气候条件提供保护。然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仍然存在,而且很可能会继续存在。Niyamagiri山脉的部落社区过去通过混合种植的方式种植各种作物,这样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每次收获后,种子都会被保存下来并交换。它保证了种子在当地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可以生产多种食物。该非政府组织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土著食物的课程,比如如何种植它们,它们有什么用途,希望这将有助于改变部落年轻人对传统食物认知丧失的现状。

相关报告
  • 《美国粮食收成受气候变化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7-01-23
    • 为了更好地评估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对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影响,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运行了一套全面的美国农作物产量计算机模拟系统。模拟再现所观察到的历年来高温引起的作物产量锐减,从而确认他们捕获了一个可以预测未来的主要机制。重要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增加灌溉有助于减少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但这种情况只有在水分充足的地区才有可能实现。因此研究结果认为需要限制全球变暖以遏制作物损失。 研究的主要作者,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伯恩哈德(Bernhard Schauberger)阐明他们研究的计算机模拟是基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强大知识和大量的数据与详细算法。但是,它们当然代表不了整个复杂的作物系统,所以研究人员称之为模型。科学家将模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确认模型是否包含了关键计算因素,包括从温度到CO2,从灌溉到施肥。 研究认为没有有效的减排措施,2100年小麦产量可能损失20% 如果每天气温为30°C以上,玉米和大豆都会损失约5%的收成。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模型捕捉到超出阈值的热量增加多少可能会导致突然和大量的产量损失。在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情况下,气温会更加频繁、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力。预计在本世纪末,在没有有效减排的情况下,与非温度升高区相比,温度升高导致的小麦收获损失为20%,大豆为40%,玉米为50%,这些损失甚至不考虑超过36°C的极高温度,否则预计产量将进一步降低。这些影响远远不止美国这个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一地:世界市场作物价格可能会上涨,而这是贫穷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 灌溉可能是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只在具备充足灌溉水的地区才可行。 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合著者乔舒亚.埃利奥特(Joshua Elliott)揭示在模拟中增加农田灌溉时,损失大大减少,因此温度升高带来的水胁迫似乎比热胁迫的影响要大得多。当从土壤到植株的供水减少时,叶片中的小开口逐渐闭合以防止水分流失。因此,这样能防止二氧化碳扩散到植物细胞。此外,作物通过牺牲地面生物量甚至产量以增加根系生长,以此作为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因此,埃利奥特认为灌溉可能是抑制气候变暖极端影响的一个重要适应手段。 燃烧化石燃料使空气中的CO2量急剧增加。这通常会增加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因为对于每个吸收二氧化碳的单元会失去更少的水分。然而,科学家们认为,这并不能保证高温时的产量。温度大于约30°C时,模拟中额外的CO2施肥并不会缓解相关收益率的下降。 比较不同电脑模拟气候变化影响是ISIMIP项目的核心(部门间建模影响对比项目),项目由全球大约100个模型组组成。项目模拟工作是与AgMIP(国际农业模式比较及提高项目)共同合作完成。
  • 《促进农林结合,改善粮食安全》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郝心宁
    • 发布时间:2017-11-28
    • 7月1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COFO)在罗马召开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正式发布了旗舰报告《世界森林状况》(The State of the World's Forests,SOFC)。报告指出,农业仍是全球森林砍伐的最主要原因,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农业和林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改善粮食安全状况。 FAO总干事若泽·格拉济阿诺·达席尔瓦(José Graziano da Silva)在开幕致辞中向林业委员会指出,“SOFC旨在向公众传递信息——不要为生产更多粮食而砍伐森林。《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和有关气候变化的《巴黎协议》(Paris Agreement)要求我们采用协调统一的管理办法,确保实现农业各部门和粮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森林及林业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能再孤立地处理粮食安全与自然资源管理问题。” 报告指出,一方面,农业是森林用途转变的主要原因。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大规模商业化农业及地方温饱型农业的生产活动对森林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40%和33%,而其余27%的森林砍伐归因于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采矿业。另一方面,森林又在农业效益和粮食生产上拥有众多不可忽略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水循环、土壤保护、碳封存、有害生物天然防治等方面。森林不但影响当地气候,还保护着传粉昆虫及其他物种的栖息地,对农业和粮食增产帮助巨大。 FAO林业政策及资源司司长伊娃·穆勒(Eva Müller)表示,“扩大农业用地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不应以森林砍伐为代价。粮食安全可以通过农业集约化和社会保障等其他措施实现。我们应当加强农业、林业、粮食及土地利用政策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改善用地规划,增加法律框架有效性,鼓励地方社区及小农户参与,各国政府应保证地方社区的土地、林地的使用权。农民最了解如何管理自己的资源,但其往往缺乏这方面的法律工具。” 一、改善粮食安全的同时停止森林砍伐 管理好森林可大幅度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除去重要的生态功能,森林对农村生计和贫困改善的贡献在于,通过林业产品生产和环境服务创造就业岗位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状况。全球大约有24亿人口依靠木质材料进行烹调和为饮水消毒,森林食品还能提供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并在粮食紧缺时期发挥安全网作用。 SOFO报告显示,自1990年以来,超过20个国家在成功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同时还保持或增加了森林覆盖率,这表明无需砍伐森林也能增加粮食产量。阿尔及利亚、智利、中国等12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提升幅度超过10%,这些国家的成功都依赖于一套类似的举措:有效的法律框架、明确的土地权益、土地利用管理措施、可持续农业和林业的政策激励机制、充足的资金、明确的政府及地方社区职责等方法。 二、成功案例 报告展示了越南、哥斯达黎加、突尼斯等国家的成功案例,证明了保证粮食安全与增加或保持森林覆盖率并不冲突。1990年至2015年期间,唯一的低收入国家冈比亚实现了饥饿人口比例减半的目标,其他6个国家改善了“营养不良患病率”和“营养不良人数”2个指标,并同时提升了林地面积。 1.越南 越南通过保证土地使用权的方式鼓励长期投资,成功实施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使得国有林地逐渐向多利益相关主体转变,主要措施包括当地社区的林地分配计划、与当地家庭签订森林保护合同等。土改配套了一系列农业增产政策支持,包括减免地税、软贷款、鼓励出口、价格保证、扶持机械化作业、降低采后损失等。 2.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的森林破坏活动在80年代达到顶峰,砍伐的森林主要用于兴建牧场。哥斯达黎加因此颁布了《森林法》进行退耕还林,同时还采用生态保护服务付费体系(PES)鼓励农民种植树木、保护森林。经过长期的努力,2015年哥斯达黎加森林覆盖率已接近54%。 3.突尼斯 突尼斯国家发展计划强调森林在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农业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产量、提升农业用地使用效率,具体方法包括灌溉、肥料、机械化、种子改良、优化农业作业等。突尼斯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以激励林业种植,包括免费提供苗木及补贴农业收入损失。 (编译 郝心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