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_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患者的肺部CT影像分析》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12
  • 1.时间:2020年2月6日

    2.机构或团队: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密歇根大学

    3.事件概要: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及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在2020年2月6日在Radiology上发表题为“Emerging Coronavirus 2019-nCoV Pneumonia”的文章。

    研究人员对51例确诊2019-nCoV肺炎的患者(25例男性和26例女性,年龄在16-76岁之间)进行薄层CT检查,评估其影像学表现、临床和实验室数据。

    研究发现:1)该系列中几乎所有患有2019-nCoV肺炎的患者(50/51例患者,98%)都有与来自中国武汉的个体接触的历史;2)胸部CT显示77%的患者患有纯粹的肺部磨玻璃影(GGO),75%的患者有间质和/或小叶间间隔增厚的GGO,有59%的患者为GGO伴双肺实变影;3)在胸部CT上,88%的患者中GGO是双侧的,其中82%的患者是后肺,85%的患者是外周。研究人员认为:发热和/或咳嗽,胸部CT扫描在后肺和外周肺中有双肺弥漫磨玻璃影以及有接触中国武汉人的病史是2019-nCoV肺炎的特征。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pubs.rsna.org/doi/10.1148/radiol.2020200274

  • 原文来源:https://pubs.rsna.org/doi/10.1148/radiol.2020200274
相关报告
  • 《2月13日_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间胸部CT的实时变化》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15
    • 2月13日_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间胸部CT的实时变化 1.时间:2020年2月13日 2.机构或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飞利浦医疗保健、伦敦大学学院医院 3.事件概要: 2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在Radiology上发表论文“Time Course of Lung Changes On Chest CT During Recovery From 2019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Pneumonia”,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间的胸部CT进行了研究。这项回顾性研究包括在2020年1月12日至2020年2月6日之间出现RT-PCR确诊的COVID-19患者。在病程中患有严重呼吸窘迫和/或需氧量的患者均被排除在外。每隔大约4天重复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总CT评分是肺受累总和(5个肺叶,每个肺叶1-5分,范围:0到25)。 对21例确诊COVID-19肺炎的患者(男性6例,女性15例,年龄25-63岁)进行了评估。这些患者总共接受了82次肺部CT扫描,平均间隔为4±1天(范围:1-8天)。所有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17±4天(范围:11-26天)后出院。从出现初始症状开始,最高肺受累约在第10天达到峰值(计算得出的总CT评分为6)(R2 = 0.25),p <0.001)。根据第0天到第26天受累患者的四分位数,定义了肺部CT的4个阶段:第1阶段(0到4天),18/24(75%)例的患者具有玻璃样混浊(GGO),总CT评分为 2±2; 第2阶段(5到8天),9/17(53%)例患者肺部铺石路样病变激增,总CT评分增加(6±4,p = 0.002);第3阶段(9-13天):19/21(91%)例的患者CT总评分达到峰值(7±4);第4阶段(≥14天):15/20(75%)例患者CT评分(6±4)逐渐降低,没有铺路石样。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pubs.rsna.org/doi/10.1148/radiol.2020200370
  •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患者的CT结果变化》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6
    • 2020年2月1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团队在QJ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Changes of CT Findings in a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pneumonia patient”的文章。 检测2019-nCoV感染的黄金标准是核酸诊断,然而,由于其灵敏度较低,供应短缺,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试剂盒相对较长的检测周期,因此怀疑为假阴性结果的病例结果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此外,此病毒的潜伏期较长(3 - 7天,最多14天)和超强的传播能力有助于2019-nCoV的快速传播。在这种情况下,CT成像将会是一个重要诊断方法。研究者通过对一名47岁的男性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在患者住院期间,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阳性。根据反复的CT扫描,病人的情况似乎有所改善,但不知何故突然恶化。这表明2019-nCoV感染患者的病情可以持续波动。在这种情况下,CT成像不仅有助于病灶的检测、定位,而且有助于评估2019-nCoV患者的动态变化。总之,CT成像可以在临床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