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COVID-19采取的社会隔离干预措施的科学和道德依据》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4-05
  • 3月23日,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在线发表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团队的题为“Scientific and ethical basis for social-distancing interventions against COVID-19”的文章。
    该文章指出,由于监测和诊断能力的短缺影响了病例确诊,迄今为止报告的病例数可能低于实际负担。世界正在经历COVID-19大流行。不同干预措施的规模和破坏性影响不同。对于实施/将要实施社会隔离干预措施的人群,应确保决策获得了科学依据的支撑。该文章指出,对于诸如SARS-CoV-2之类的新型病原体,在不同情况下传播的数学模型是产生此类证据的可行且及时的方法。尽管模型的复杂性使得决策者难以理解每个参数的影响,但主要结论对灵敏度分析还是很可靠的。每种干预措施的额外收益进行评估表明其各自都会导致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因此重要的是要了解减少传播和疾病负担所需的干预程度。
    该文章指出,除了科学依据的考虑以外,还要考虑多方面的道德影响。重要的是,政治领导人必须制定不偏向任何群体的隔离和社会隔离政策。干预措施可能带来收入降低甚至失业的风险,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尤其严重,应特别注意对弱势人群的保护,并出台相应的政策。
    该文章认为,检疫和社会隔离的有效性和社会影响将取决于公共卫生局、政治领导人和机构的信誉。政策制定者应通过使用基于论证的防控措施和基于事实的透明的沟通来维护公众的信任,这一点很重要。

  • 原文来源: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0)30190-0/fulltext
相关报告
  • 《3月23日_针对COVID-19采取的社会隔离干预措施的科学和道德依据》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27
    • 1.时间:2020年3月23日 2.机构或团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3.事件概要: 3月23日,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在线发表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团队的题为“Scientific and ethical basis for social-distancing interventions against COVID-19”的文章。 该文章指出,由于监测和诊断能力的短缺影响了病例确诊,迄今为止报告的病例数可能低于实际负担。世界正在经历COVID-19大流行。不同干预措施的规模和破坏性影响不同。对于实施/将要实施社会隔离干预措施的人群,应确保决策获得了科学依据的支撑。该文章指出,对于诸如SARS-CoV-2之类的新型病原体,在不同情况下传播的数学模型是产生此类证据的可行且及时的方法。尽管模型的复杂性使得决策者难以理解每个参数的影响,但主要结论对灵敏度分析还是很可靠的。每种干预措施的额外收益进行评估表明其各自都会导致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因此重要的是要了解减少传播和疾病负担所需的干预程度。 该文章指出,除了科学依据的考虑以外,还要考虑多方面的道德影响。重要的是,政治领导人必须制定不偏向任何群体的隔离和社会隔离政策。干预措施可能带来收入降低甚至失业的风险,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尤其严重,应特别注意对弱势人群的保护,并出台相应的政策。 该文章认为,检疫和社会隔离的有效性和社会影响将取决于公共卫生局、政治领导人和机构的信誉。政策制定者应通过使用基于论证的防控措施和基于事实的透明的沟通来维护公众的信任,这一点很重要。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0)30190-0/fulltext
  • 《针对受COVID-19疫情影响的人们的心理干预措施》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3
    •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20年2月18日在The Lancet Psychiatry发表题为“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eople affected by the COVID-19 epidemic”的评论文章。文章中提到了一些方法,建议政府在合理的科学建议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干预体系,以有效处理由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文章指出目前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在中国流行蔓延,对确诊COVID-19的患者,疑似感染的患者,被隔离的家庭成员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需求存在处理不善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改善目前心理干预的组织和管理模式。 心理干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对干预措施的实际实施关注甚少。总体规划是不够的,当疫情暴发时,没有权威机构在不同地区和下属部门部署和规划心理干预活动。因此,大多数医疗部门在没有相互沟通的情况下独立地开始心理干预活动,从而浪费了精神卫生资源,并且由于缺乏及时的诊断以及治疗和评估的后续性差而使患者无法接受。 其次,中国一些省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保健机构之间的合作已脱钩。在评估了该流行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之后,不能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困难将患者分配到适当的部门或专业人员以进行及时合理的诊断和治疗。病毒感染缓解后,患者无法迅速从医院转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持续的心理治疗。 最后,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在许多领域建立心理干预团队是不可行的。团队可能由心理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心理咨询师、护士、志愿者或教师组成,没有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一个人经常承担多种责任,这可能会降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针对国家卫生委员会指南中提到的几种不同类型的人员,应考虑疾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治疗地点(例如,在家隔离,普通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以及其他需要对心理进行分类的因素。干预措施并制定具体措施以提高这些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一线医护人员成为向医院患者提供心理干预的主要人员。对于在检疫中或在家中被怀疑感染的个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提供初级医疗和精神卫生护理。然而,由于复杂的工作程序,繁重的工作量以及缺乏对精神病学或临床心理学的标准化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并不总是知道如何减轻患者的心理困扰。由精神卫生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是处理由流行病和其他公共卫生紧急情况引起的情绪困扰和其他精神障碍的基本原则。 中国政府迫切需要对各级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干预措施应基于对导致心理问题的风险因素的综合评估,包括危机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丧亲,对自己或家庭成员的伤害,危及生命的情况,恐慌,与家人分离和低收入家庭。流行病暴发将对个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截至2017年底,拥有执照的精神科医生的数量增加到33400名,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人数仍然很少,无法满足精神障碍患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