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院发布2023十大科技趋势》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发布时间:2023-04-25
  • 1月11日,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发布,包括: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Chiplet模块化设计封装、存算一体、云原生安全、软硬融合云计算体系架构、端网融合的可预期网络、双引擎智能决策、计算光学成像、大规模城市数字孪生、生成式 AI。

    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项目成员秦钖表示,十大科技趋势一以贯之是从产业的角度观察,看哪些技术已经进行了产业化应用、工程化落地、产品化落地等。

    2023年稍有不同,更多从基础领域出发,从IT(信息科技)到CT(通讯科技),再到应用和安全两个横向领域。“我们希望通过这四个维度,把整个ICT领域在一年或未来两三年应有的趋势画一张图,这是跟以前不一样的地方。”秦钖说。

    此外,年度趋势以迭代性趋势为主,达摩院所判断的都是一组技术,每一个技术组的每一个趋势不是只有一种技术代表,比如AI技术,它同时有几种技术路线的变形,达摩院通过专家对前沿技术的方向做一个判断,再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做总结和判断。

    “科技趋势的判断永远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一般来讲,趋势判断跟大猩猩投飞镖是一样的,都是50%/50%的概率。迭代性技术从前沿再到产业,再到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综合集成各种观点和方法,可以更明确判断出趋势的走向,这也是今年科技趋势在研究方面跟以往一个显著的不同。”秦钖表示。

    如上也被称为“巴斯德象限”的研究思路,基于论文和专利的大数据“定量发散”,对产、学、研、用领域近百位专家深度访谈进行“定性收敛”,再从学术创新、技术突破、产业落地、市场需求等维度综合评估,力求“致广大而尽精微”,最后遴选出十大趋势。

    从具体趋势内容来看,AI正在加速奔向通用人工智能。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将实现图像、文本、音频等的统一知识表示,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生成式AI将迎来应用大爆发,极大推动数字化内容的生产与创造。在计算、通讯、安全、应用等各个方面,AI都在大范围地深入每一个领域。

    达摩院还提到,云计算始终是数字时代的技术创新中心:基于云定义的可预期网络技术,将从数据中心的局域应用走向全网推广;因云而生的云原生安全技术,则将推动平台化、智能化的新型安全体系的成形;云也在重新定义计算体系架构,从以CPU为中心的传统架构,向以云基础设施处理器 (CIPU)为中心的全新体系架构演进。未来,由云定义的软硬一体化,将实现系统级的深度融合。

    秦钖表示,“未来IT、CT不会分得这么明显,有可能出现提供全方位算力服务的公司,这是产业方面非常明显的趋势。”

    芯片领域在算力需求暴涨、摩尔定律放缓的夹击下寻求突围,达摩院预测,存算一体和Chiplet模块化设计封装将有长足进展:基于SRAM、NOR Flash等成熟存储器的存内计算有望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商用;Chiplet互联标准的逐渐统一将重构芯片研发流程。

    目前芯片在设计和制程等方面遭遇明显难题,越来越囿于一些物理极限,业界探索把芯片做小或把芯片的功能更加专一和集中,即采取Chiplet方式,试图绕过现在的物理极限。

    Chiplet最重要的是创新了芯片封装理念,把以前的SoC芯片用Chiplet结构分成了多个芯粒。分开制造这些芯粒以后再把它们封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复杂的工艺。

    秦钖说道,芯粒本身可以采取不同工艺进行分离制造,例如对GPU、CPU等核心模块可以采取先进制程工艺;对制程工艺不敏感的模块,就采取成熟的工艺制造,最后制成的芯片也能达到与SoC系统级芯片性能相近的水平。Chiplet对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整个流程,都产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此外,基础技术的迭代演进将催生新场景和新产业,今年最被达摩院看好的趋势有计算光学成像、数字孪生城市、双引擎智能决策等。

    附: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

    ● 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基于多模态的预训练大模型将实现图文音统一知识表示,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 Chiplet模块化设计封装:Chiplet的互联标准将逐渐统一,重构芯片研发流程。

    ● 存算一体:资本和产业双轮驱动,存算一体芯片将在垂直细分领域迎来规模化商用。

    ● 云原生安全:安全技术与云紧密结合,打造平台化、智能化的新型安全体系。

    ● 软硬融合云计算体系架构:云计算向以CIPU为中心的全新云计算体系架构深度演进,通过软件定义、硬件加速,在保持云上应用开发的高弹性和敏捷性的同时,带来云上应用的全面加速。

    ● 端网融合的可预期网络:基于云定义的可预期网络技术,即将从数据中心的局域应用走向全网推广。

    ● 双引擎智能决策:融合运筹优化和机器学习的双引擎智能决策,将推进全局动态资源配置优化。

    ● 计算光学成像:计算光学成像突破传统光学成像极限,将带来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应用。

    ● 大规模城市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在大规模趋势基础上,继续向立体化、无人化、全局化方向演进。

    ● 生成式 AI:生成式AI进入应用爆发期,将极大推动数字化内容生产与创造。

相关报告
  • 《StartUs Insights:《2024合成生物学十大趋势》》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0-11
    • 近期,StartUsInsights发布报告指出,2024年十大合成生物学趋势如下:基因和细胞疗法、基因编辑、下一代测序(NGS)、替代蛋白质、合成疫苗、细胞农业、生物计算、微生物组工程、表观遗传学、基因库,这些解决方案促进了医疗保健、农业和生物制造等各个领域的新型解决方案的开发。报告还分析了71家典型合成生物学初创企业和扩张企业的全球分布情况。
  • 《《共生伙伴: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报告》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5-07-29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优图实验室、腾讯云智能、腾讯科技联合发布了《共生伙伴: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报告。基于腾讯研究院多位研究员对全球技术、产业趋势的长期观察,通过10个关键趋势勾勒出2025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主题基础模型的跃迁、智能行动者的崛起以及AI走向物理世界,深入剖析了AI从“智能工具”迈向“共生伙伴”的关键跃迁。以下是对这十大趋势的详细总结。一、基础模型的跃迁01.强化学习:引领大模型推理和行动能力新突破02.原生多模态生成:统一感知与生成的新时代03.声音模型广进化:迈向通情达义的情感智能二、智能行动者的崛起04.智能体双轨进化:编排类与端到端的分途并进05.LifeOS:AI成为个性化生活的操作系统06.智力即服务:智能化工作流赋能产业升级07.游戏智能体:AI在虚拟世界的沉浸式进化三、AI走向物理世界08.具身智能的“GPT-2时刻”:基础模型、数据工程与软件平台的协同进化09.空间智能:从会聊天到真正懂世界10.测试转量产,应用推动具身智能本体加速成熟四、总结与展望    2025年的人工智能十大趋势展现了AI从基础模型的跃迁到智能行动者的崛起,再到走向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强化学习和多模态融合赋予了AI更强的感知、理解和生成能力,使其从“工具”转变为人类的“共生伙伴”。LifeOS和智力即服务的概念正在重塑人机交互模式和企业运营流程,而具身智能和空间智能的发展则为AI进入物理世界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落地,AI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的智能化发展。未来,我们不仅要关注AI技术的进步,更要思考如何与下一代AI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与合作,共同书写人类与AI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未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