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强强联合!天合光能获得全球钙钛矿/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领军企业在中国内地的独家许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14
  • 日前,天合光能与全球钙钛矿/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领军企业牛津光伏正式达成独家专利许可协议,公司获得了在中国内地研发、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使用、分销基于牛津光伏钙钛矿电池技术和钙钛矿/钙钛矿叠层技术及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电池技术的光伏产品的独家许可,以及向本土制造商进行再许可的独家权利,标志着全球钙钛矿/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顶尖企业的强强联合。

    目前晶体硅电池的效率提升已近天花板,开发效率更高的叠层电池成为产业新的关注点,钙钛矿叠层技术凭借其高转换效率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引领全球太阳能行业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方向加速转型。据统计,当前中国国内光伏市场规模已超36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翻倍至约7300亿元。

    高纪凡表示,天合光能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聚焦新一代光伏技术基础性研究、前沿性研究和应用型研究,开启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电池组件产业化新时代,真正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牛津光伏首席执行官大卫·沃德(David Ward)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全球领先的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企业天合光能达成合作,这是钙钛矿光伏技术迈向主流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将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牛津光伏是牛津大学的衍生公司,作为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技术领导者,是最早专注于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电池的研发与量产的企业,曾在2018、2019、2020年在全球率先创造了小面积叠层电池27.3%、28%、29.5%效率世界纪录,并率先在158.75mm工业硅片上制备叠层电池。2024年,其制造的1.7m2叠层组件认证效率达到26.9%。同时,牛津光伏在钙钛矿领域布局了核心专利。

    天合光能自2014年开始深入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在钙钛矿叠层技术领域实现累计申请专利331件。近日,公司研发的210大尺寸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电池组件峰值功率达808W,成为全球首块功率突破800W门槛的工业标准尺寸光伏组件产品,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在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

    此次天合光能与牛津光伏的独家深度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将加速下一代高效光伏技术在中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化进程。此次合作标志着天合光能钙钛矿叠层技术产业化进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为天合光能在中国推动钙钛矿叠层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望重塑光伏行业发展格局,加速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49099.shtml
相关报告
  • 《宁波材料所等发展出n-i-p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01
    • 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具有开发面向效率大于30%光伏组件的潜力,是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硅太阳能电池采用晶体硅电池技术。这一技术兼具高效率、成本效益和大规模生产等优势。目前,如何研发基于TOPCon底电池的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技术是光伏产业的重要问题。   高质量的双面TOPCon底电池需要在n型TOPCon电子收集端和p型TOPCon空穴收集端同时实现良好的表面钝化。然而,在绒面上,基于掺硼多晶硅的钝化接触结构的钝化质量不佳,导致底电池开路电压下降,制约了基于TOPCon底电池的叠层电池效率提升。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叶继春、曾俞衡等,联合浙江大学教授余学功团队,探讨了绒面上p型TOPCon钝化质量的提升及其在高效叠层电池中的应用等问题。   该研究通过改善绒面氧化硅的完整性、优化硼扩散曲线、提升氧化铝注氢质量等策略,提高了p型TOPCon的钝化质量。常规的双面对称寿命片的单面饱和电流密度与隐含开路电压分别是34.2 fA/cm2和689 mV;而优化后的p型TOPCon,寿命片的单面饱和电流密度与隐含开路电压分别为12.9 fA/cm2和715 mV。同时,双绒面TOPCon底电池的开路电压从690 mV提升至710 mV。目前,该研究所获得的TOPCon底电池相关技术指标处于行业内先进水平。   进一步,该团队将TOPCon底电池与钙钛矿顶电池集成,制备出n-i-p型正式钙钛矿/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获得超过1.9 V的开路电压和28.20%的效率(认证效率为27.3%),这展现出该体系具有开发高效叠层电池及组件的潜力。   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ly passivated TOPCon bottom cells for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等的支持。
  • 《天合光能荣登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专利排行榜第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07
    • 近日,全球知名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IPRdaily发布了《全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发明专利排行榜(TOP50)》《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排行榜(TOP30)》和《全球TOPCon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排行榜(TOP30)》三大榜单。其中,在全球钙钛矿专利布局前三的企业中,天合光能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以481件专利申请排名全球第一,远超第二名近40%。同时,天合光能位列全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专利榜第二和全球TOPCon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排行榜第二。三大榜单分别基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技术及TOPCon太阳能电池技术相关的关键词和分类号进行限定,统计2015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在全球申请并公开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发明专利和TOPCon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同申请号合并)。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下一代光伏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硅基光伏电池,此外,钙钛矿材料可以通过低温溶液加工工艺制备,降低了制造成本并拓展了应用领域。 自2014年起,天合光能不断加大在钙钛矿领域的投资与布局,以481件钙钛矿专利领跑全球,远超国际巨头Panasonic(347件)和Oxford PV(365件)。正如IPRdaily在榜单解读中指出,天合光能与复旦大学共建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产业链10多家企业共建新一代光伏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布局新一代光伏产品——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并在 2025年先后宣布其在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领域从电池效率到组件功率连破世界纪录,同时获得了牛津光伏在中国内地研发、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使用、分销钙钛矿电池技术和钙钛矿/钙钛矿叠层技术及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电池光伏产品的独家许可,以及向本土制造商进行再许可的独家权利。 IPRdaily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和高校在钙钛矿专利领域的占比高达56%,其中天合光能作为唯一跻身全球前三的中国企业,正引领中国创新力量重塑全球光伏产业格局。 IPRdaily在榜单中指出,TOPCon技术不仅在当前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TOPCon更适合作为叠层电池的底电池,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将持续迸发强劲的生命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效率并拓展应用领域。近三年来,天合光能的TOPCon专利申请量占其近十年总量的82.78%,增长速度同样位居行业前列。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天合光能始终以科技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持续推动技术研发、知识产权、行业标准三位一体相互协同,深化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天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