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了混合自偏异质结光检测器在软石印图案有机平台上的性能》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0-11
  • 利用特征尺寸与可见光波长相当的活性层纳米化是提高光电器件性能的一种流行策略,因为这些结构由于多重散射、衍射和抗反射的共同作用而通过光捕获来增强光路长度。在此,我们报告了在软石印图案PEDOT:带光栅几何的PSS层上制造ZnO/CdS自偏异质结光探测器。本研究将无机器件的鲁棒性与有机PEDOT:PSS层的易制模性相结合。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线宽的图案(L P = 350 nm, Lp = 750 nm),了解特征尺寸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我们在有图案的器件上观察到增强的光致发光,与在平PEDOT:PSS薄膜上制作的器件相比,这是由于有机层和无机层之间的界面面积增加。光谱响应[R(λ)]和特定的探测能力(D *(λ))发现高Lp = 350 nm的设备与其他设备相比,由于内增强吸收光的结构由于监禁,这也是导致减少反射率与Lp设备= 350海里。

    ——文章发布于2018年10月9日

相关报告
  • 《高红外响应的混合石墨烯异质结光电探测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3-01
    • 石墨烯/硅异质结通过光门效应具有高增益和宽带光检测的吸引力。然而,在这些设备仍限于photoresponsivity 1 W−1如果没有窄带absorption-enhanced纳米结构。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在1550nm波长下屏障对光响应的影响。通过基体的选择、石墨烯的掺杂和电学调节可以获得不同的势垒高度。研究发现,较低的石墨烯侧阻挡层高度和较高的硅侧阻挡层高度有利于较好的红外光电响应。通过Polyetherimide掺杂石墨烯和back-gated电子调制,最后响应率达到5.71 W−1,据我们所知是在最好的结果对石墨烯与石墨烯采用红外光电探测器光吸收材料。研究发现,石墨烯中间接跃迁的热离子发射效率与阻挡层高度的差异有关,而通道内的光诱导载流子寿命可通过内置电势得到提高。这些结果为石墨烯/硅异质结在长波红外区域的光检测应用奠定了基础。 ——文章发布于2019年2月28日
  • 《二维铋纳米片作为具有可调光电子性能的前瞻性光检测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4-11
    • 利用二维的Bi纳米片制备宽带光检测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等一系列表征技术,证实了在表面的液相剥落后,双纳米片具有完整的层状结构。同时,还进行了UV-vis和拉曼光谱的研究,确定了铋纳米片的固有光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基于Bi体相对应的拓扑特性,合成的Bi nanosheette光电探测器具有较好的光反应活性和环境的鲁棒性。然后,我们对1米NaOH和0.5 M Na2SO4电解液的光电探测器性能进行了评价,并证明了制备的铋纳米片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如pectype光电探测器。额外的脉冲涡流测量表明,Bi nanosheets的电流密度可以达到830 nA厘米−2,而一个增强的响应率(1.8 WμA−1)已经实现。我们预计,这一贡献将为未来高性能元素Bi纳米材料的光电器件的构建提供可行性。 ——文章发布于2018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