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科学家发现促进玉米增产基因》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 李楠
  • 发布时间:2017-11-28
  • 玉米主要用作动物饲料,也可供人类食用,一小部分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世界范围内,玉米年种植面积达1.8亿公顷,年产量接近10亿吨,是全球种植量最大的农作物。由于全球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状况对农业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新型玉米品种对保障充足的玉米产量极为重要,而通过选取促生长基因,育种者可以培育出改良的农作物品种,即使遭遇气候变化也能保证作物产量。

    日前,来自比利时研究机构VIB-UGent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显著促进植物生长、提高玉米种子产量的基因——磷脂酶A1基因(PLA1),试验结果表明提高该基因的表达,可以使杂交玉米种子产量增产10%到15%。

    在此项研究中,德克·尹泽(Dirk Inzé)教授和希尔德·内利森(Hilde Nelissen)博士领导的 VIB-UGent科学家团队对玉米叶片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磷脂酶A1的基因表达能够显著促进植物生长,并能使植物器官,如叶片、穗轴增大。细胞层面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磷脂酶A1能延长植物的生长期。希尔德·内利森博士称:“表达磷脂酶A1的植物生长期更长,它们的植株更大,能够产出更多籽粒,农民从中受益。”

    在比利时和美国进行的多季节田间试验都表明,磷脂酶A1能增加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生物量和种子产量。德克·尹泽教授称:“玉米叶片作为研究模型为科学家提供了新的探索视角,对研究如何提高诸如玉米等重要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后续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磷脂酶A1基因提高作物产量其背后更精确的分子机制。

    另外,通过温室实验,研究人员发现磷脂酶A1对植物应对干旱胁迫也发挥着作用。磷脂酶A1的促生长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因长期缺水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温室试验结果、及在比利时和美国进行的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 。

    比利时的田间试验是与农业渔业研究所(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and Fisheries Research, ILVO)合作研究的,VIB与ILVO战略联盟的一项任务就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农业应用。

    过去的几十年里,比利时的玉米种植显著增长,种植面积达24万公顷,是该国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之一。

    (编译 李楠,编审 张学福)

相关报告
  • 《比利时研究团队发现植物抗旱的重要基因》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徐倩
    • 发布时间:2017-11-28
    • 植物无法在资源变得稀缺时更换生长地点,只能通过对环境因素做出响应以实现自身生长的有效调节。干旱是抑制植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的最主要因素,深入了解植物的干旱响应机制对于农业至关重要。来自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和VIB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植物如何适应水分限制条件提出了重要见解,为高产抗旱型作物的先进育种和基因工程提供了指导。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权威学术期刊《植物细胞》(Plant Cell)上。 科学家预测,气候变化将带来以干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广泛农业问题,尤其在缺乏新鲜水源和灌溉设施的情况下问题更是频发,最终可能会导致极度的粮食短缺。可见,从基因层面找到帮助作物抗旱的新方法尤其重要。但在此之前,科学家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干旱条件下控制植物生长速率的基因。 干旱条件下,有些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有些则能正常生长。为深入了解这些生长调控基因及其遗传过程,研究人员将100种拟南芥模式植物置于轻度干旱条件下,对其遗传变异性进行细胞分析和分子分析。 结果显示100份拟南芥材料的抗旱性存在着极大差异:有些发育不良,另一些则正常生长。这一大规模研究使我们能够精确识别出在植物抵御干旱的防御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类别。尽管不同拟南芥材料对干旱的响应差异巨大,但在分子层面上,仅有少数基因在全部100种拟南芥中都受到了影响,这些基因便是植物干旱防御反应的核心。下一阶段将不局限于模式生物,也会在玉米等重要农业经济作物中对识别出的基因进行功能检测和分类研究。 (编译 徐倩)
  • 《玉米研究发现了有助于作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基因》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o
    • 发布时间:2017-02-24
    • 几千年来,农民种植玉米品种,使作物最适合当地环境。2月6日在“自然遗传学”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分析了来自美洲35个国家的农民培育和培育的近4500个玉米品种 - 称为地方品种,确定了千余种可促进作物适应环境的基因。“这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基因目录,这些基因是促使玉米适应世界上不同的纬度和海拔所必需的”,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局和康奈尔基因多样性研究所兼职教授植物遗传育种专家爱德华·巴克勒说。“它需要一千个基因来调配植物生长的特定纬度和海拔。这就是我们研究中所提及的。“Buckler说。研究人员还确定了与开花时间相关的基因 - 从种植到开花,这是开发速度的度量。开花时间体现了植物整合环境信息以确定何时育种而不是长出更多叶子的基本机制。“开花时间是与其他所有性状最相关的特征,”Buckler说。该研究发现,一半以上与海拔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最基本的遗传变异)也与开花时间有关,可以发现这些性状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当前的技术,包括称为F-One关联映射(FOAM)的新的快速实验设计技术,允许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玉米品种的集合来确定哪些基因对于适应环境是重要的。 “随着下个世纪的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些信息来确定什么基因是重要的”,大大加快了玉米的育种工作,Buckler说。 “我们利用农民在过去一万年的智慧来培育未来世纪的玉米品种。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分子遗传学家Sarah Hearne和一位玉米种子发现领域的首席科学家,也是本文的重要作者。 J. Alberto Romero Navarro,植物育种和遗传学博士生是本文的第一作者。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Hearne和同事构思了该项目,主导了该项目的实施,并指挥了现场试验,而Romero,Buckler和康奈尔大学的同事们则领导了基因数据的分析。 该研究得到墨西哥农业、畜牧、农村发展、渔业和食品部的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计划的支持。来自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康奈尔大学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额外支持促进了数据分析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