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尺寸和焊缝在线智能检测,汽车制造迎来"火眼金睛"时代》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5-04-08
  • 汽车白车身由众多冲压件装配而成,是整车质量控制的关键部分,涉及尺寸精度、焊接质量等多个方面。随着汽车行业发展和消费者对车身质量要求提高,控制白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尺寸和焊缝质量变得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测量和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和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问题。对此,海克斯康推出了车身尺寸&焊缝在线检测方案,该方案能够在线高效、准确地测量车身尺寸和焊缝质量,帮助主机厂实时控制车身质量,发现质量缺陷,从而满足快节奏、高质量生产的需要,提升整车质量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汽车车身主要尺寸检测涵盖面点、光孔、槽孔、螺纹孔等,面点偏差影响车身轮廓和平整度,进而影响外观和风噪,光孔、槽孔、螺纹孔关乎零配件安装。随着智能制造发展,白车身等零件检测趋向非接触式、在线、高效、绝对测量,以满足高质量生产需求。

    在汽车车身、新能源电池箱和薄壁类大型零部件等工件的检测过程中,客户提出更大的挑战:

    ●兼顾效率与精度:大部分工件既要快速检测,又要对包边、切边、孔位等细节特征精细检测;

    ●全自动化检测:无人车间进行全自动化检测,要求整个检测过程实现完全自动化,包括校准、检测、数据分析;

    ●全场景模拟仿真:单个检测工位需进行不同工件、不同车型检测,检测工件

    种类较多,检测过程的提前模拟仿真编程必要性越来越高;

    ●螺纹孔检测:传统的螺纹孔检测,需借助辅助圆柱、辅助球检测,效率较低且检测结果不准确;

    ●标准方案:部分应用场景需采用标准方案,部分应用场景在标准方案基础上定制修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克斯康推出OPTIUM HP三维智能复合式检测系统。

    产品介绍

    OPTIUM HP三维智能复合式检测系统集成海克斯康多光学传感器复合式技术、高精度结构光快照检测技术、自动校准技术、柔性机器人技术和全场景脱机编程与仿真技术等,是一款真正的绝对无需相关性对比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它具备高精度、高效率、数字化、全自动化的优势,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光学追踪器实时跟踪定位机器人末端的复合式传感器,确保在车间现场(震动、噪音等)或周边环境下的高精度动态测量。系统采集的点云数据由软件自动处理并生成检测报告。

    该系统可灵活拓展,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助力企业以数字化智造、快速响应和高质量产品抢占市场。

    产品特点

    绝对高精度检测:机器人误差不影响在线检测的系统精度,无需比例尺等摆放;

    柔性高效检测:对不同工件实现柔性兼容非接触检测,点/区域检测节拍可达1.2s-3s;

    多样化配置:可以根据客户不同的零部件类型进行检测系统的定制化配置;

    开放式接口:可以与多种系统(MES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进行交互;

    螺纹孔检测:HEXAGON专有的螺纹检测算法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复合式检测:既能快速拍照细节特征,又能对型面进行完整扫描。


    产品优势

    三维快照式传感器系统:内置三维测量工具及软件,用于配置和实时三维可视化,点云密度大,测量开口类槽孔,圆柱类,立柱类(带螺纹及不带螺纹)以及平面类特征具有明显优势;

    激光扫描系统:无需粘贴目标反射标记点,扫描速度快、精度高,实现高效率检测;

    光学追踪定位技术:双CCD一体式碳纤维结构,搭配球笼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实时跟踪定位。多跟踪器配置模式拓展系统测量范围,完美匹配在线检测的需求;

    自动校准功能:在线或离线状态下自动校准,保证设备长期稳定有效。

    数据分析软件

    基于历史数据的趋势图;

    直观的色差图;

    易用的数据分析工具;

    可视化SPC工具;

    可追溯的测量程序;

    多种软件接口,实现自动化;

    可定制化数据报告处理;

    可输出客户要求的数据格式,如excel、pdf等格式。

    在线焊缝瑕疵检测方案

    SmartWeld 焊缝质量检测方案

    焊接质量检测对确保焊接结构完整性、可靠性等至关重要。焊缝质量影响车身密封性、外观及结构稳定性。但传统人工检验方法存在局限,如效率低、误差大、成本高,且数据难以追溯。离线检验如抽样目测、剖切检验、超声测试等,缺乏实时性,难以及时反馈焊接质量。焊接过程随机因素多,离线检验难以及时发现缺陷,可能导致质量不佳甚至召回事件。因此,改进焊接质量检测手段,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实现数据可追溯性,对提升焊接结构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介绍

    海克斯康自主研发的SmartWeld方案,属于在线焊后检测方案,主要用于通用类加工制造业的焊缝质量检测。通过搭载线激光传感器扫描焊接零件的焊缝轮廓,获取点云图像。经过软件算法处理,可以实现零件的焊接瑕疵的在线检测。

    系统优势

    适配各种焊接型式的焊后检测,如激光焊、气保焊等;

    可以帮助用户实现真正的焊后全检,避免焊接质量事故;

    可以集成到产线进行在线检测,第一时间发现焊接缺陷;

    检测数据长期存档,可追溯;

    焊缝检测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节省人工;

    焊缝检测方案自主研发,支持样件测试,定制各类检测功能及定制报告等要求;

    可以集成HMI其他自动化解决方案,如尺寸检测、自动化上下料、夹具设计等;

    可以集成HMI质量管理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和趋势预测。

    方案总结

    海克斯康尺寸&焊缝在线检测方案采用先进的视觉检测技术,通过在生产线安装激光扫描设备和蓝光测量设备,实时获取车身点云数据和焊缝图像。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车身尺寸测量和焊缝瑕疵的在线检测。

    通过在线测量设备的合理布局,不仅对白车身进行监控,防止问题车辆流入总装,并且可以向上级总成进行数据追溯,可以实时准确的发现车身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有利保证整车外观质量。

  • 原文来源:https://www.hexagonmi.com.cn/news/39427.html
相关报告
  • 《光敏电子皮肤让机器人拥有“火眼金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7-21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科学家找到一种新方法,可以将由砷化镓制成的微型半导体打印到柔性塑料表面,所得设备的性能可与目前市场上最好的传统光电探测器媲美,且能承受数百次弯曲,因此可用作未来机器人的智能电子皮肤,让其“看到”人类视觉范围以外的光。相关研究刊发于最近的《先进材料技术》杂志。   研究人员称,此前他们开发出将硅电路直接打印到柔性塑料表面的方法,创造出了高性能的可弯曲电子产品。砷化镓被用于制造多种高性能电子产品,但主要打印在刚性表面上。在最新研究中,他们改进了现有的滚印系统,使用15微米宽的导线阵列将砷化镓电子产品打印到柔性表面上,由此制造出一种新型柔性光电探测器,能够感应紫外线、部分可见光和红外线,且感应所需的功率极低。   该系统能够对光作出超快响应:只需2.5毫秒即可感测到光,8毫秒可恢复,性能与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非柔性光电探测器相当。研究团队利用一台机器将其弯曲和扭转500次后,材料的性能也没有明显损失。   该研究负责人、格拉斯哥大学拉文德·达希亚教授表示,多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提高柔性电子产品的性能,找到了将电子产品直接打印到柔性表面的新方法,构建了能够感觉“疼痛”的电子皮肤,还开发出了可由阳光或人类汗液提供动力的可弯曲电子产品。   达希亚说:“最新进展是我们,这种光敏柔性材料能赋予未来的机器人新能力。例如,在光敏环境中工作的机械臂可以探测到周围光环境发生的变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柔性广谱光电探测器等。”   研究人员表示,利用这种材料甚至能开发出一种可穿戴贴片,在晴天监测用户的紫外线暴露情况,并在有晒伤风险时发出警告。   总编辑圈点   以硅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是集成电路的基石;以砷化镓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被用于制造多种高性能电子产品,促成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崛起。将砷化镓微型半导体打印到柔性表面,实现第二代半导体与柔性材料的结合,“碰撞”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功能和产品。当然,还有以氮化镓、碳化硅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它们与柔性材料之间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值得期待。   首次将砷化镓打印到柔性表面
  • 《车和家将投资110亿打造“智能汽车制造基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8-31
    • 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博会展中心开幕。集中签约环节中,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重庆两江新区正式签约,车和家将投资110亿元建设“智能汽车制造基地”。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占地1800亩,总产能40万台每年。基地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有望于2021年内建成20万台年产能,投产至少两款智能电动车产品,量产后年产值将超400亿元。 据车和家相关负责人介绍,车和家第一款面向零售市场的智能电动车产品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2019年开始交付用户。 而在出行领域,车和家与滴滴出行已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推出国内首款专为共享出行定制的电动车产品,并将共同开展网约车车队运营。同时,车和家计划于2021年率先落地Level 4 无人网约车的规模化商用。目前,车和家已与博世、法雷奥、佛吉亚、宁德时代、德赛西威等众多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