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热点动态速览》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2-11
  • 智能制造网讯 目前,在AI人才培养、AI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我国已有不少高校成立了独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包括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在一些重点院校里,甚至还成立了研究人工智能的重点实验室。2020年已接近尾声,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下国内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热点动态吧!

      华米科技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正式升级为人工智能研究院

      6月15日,华米科技举办首届AI创新大会。会上,华米科技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正式升级为人工智能研究院(Huami AI Research)。此外,研究院还宣布和智能语音独角兽云知声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研发可应用于手表的智能语音助手,未来还会在医疗、汽车、IoT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苏州工业园区高贸区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7月22日,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由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成立。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物流体系深度融合,打造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物流体系。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告成立

      10月10日,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告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1977级数学系校友陈纯受聘出任名誉院长。目前,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拥有2个科研平台、1个人工智能研究所和4个研究室。其中,科研平台分别是厦门大学语言技术中心和智能信息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研究室则为媒体分析与计算实验室、智能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和仿脑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脑力人工智能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在济宁揭牌成立

      10月21日,济宁市大数据中心与山东脑力人工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实验室合作签约仪式。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将与山东脑力人工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紧密结合,基于脑力大数据、脑力人工智能,双方共建“脑力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开发脑力大数据应用场景,形成多元化数据模型,为有效处理复杂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手段。

      复旦大学与中国一汽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11月4日,一汽与复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九章AI算法研究院揭牌仪式暨中国九章人工智能产学创新生态联盟发起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未来,联合实验室将聚焦AI大数据与AI自动驾驶两大主业,实现中国首个纯视觉L4级自动驾驶车队产业化落地。

      中国计量大学正式启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11月14日,2020第三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包括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等主题,紧紧围绕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进行探讨。杭州睿数科技与中国计量大学合作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项目”在本次大会上,荣获“2020年度全国校企合作十佳案例”。

      广州人工智能生态联盟实验室(昇腾)成立

      12月2日,主题为“智数广州●进而有为”的华为广州城市峰会2020上,广州人工智能生态联盟实验室(昇腾)宣布成立,将为企业提供AI算力、开发工具、品牌推广、示范应用、培训赋能等多类公共服务,进一步推动广州建成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结语:

      在国家政策扶持和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的迫切需求下,加强与优秀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合作,采用“校企合作”的强强联手方式,已经成为当下AI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趋势。各类人工智能实验室有序建设,将为AI技术进步、生态应用深化提供稳定新平台。
    文章链接:智能制造网 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28164.html

相关报告
  • 《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情况汇总》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2-29
    • 目前,在AI人才培养、AI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我国已有不少高校成立了独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包括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在一些重点院校里,甚至还成立了研究人工智能的重点实验室。2020年已接近尾声,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下国内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热点动态吧!   华米科技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正式升级为人工智能研究院   6月15日,华米科技举办首届AI创新大会。会上,华米科技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正式升级为人工智能研究院(Huami AI Research)。此外,研究院还宣布和智能语音独角兽云知声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研发可应用于手表的智能语音助手,未来还会在医疗、汽车、IoT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苏州工业园区高贸区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7月22日,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由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成立。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物流体系深度融合,打造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物流体系。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告成立   10月10日,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告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1977级数学系校友陈纯受聘出任名誉院长。目前,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拥有2个科研平台、1个人工智能研究所和4个研究室。其中,科研平台分别是厦门大学语言技术中心和智能信息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研究室则为媒体分析与计算实验室、智能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和仿脑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脑力人工智能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在济宁揭牌成立   10月21日,济宁市大数据中心与山东脑力人工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实验室合作签约仪式。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将与山东脑力人工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紧密结合,基于脑力大数据、脑力人工智能,双方共建“脑力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开发脑力大数据应用场景,形成多元化数据模型,为有效处理复杂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手段。   复旦大学与中国一汽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11月4日,一汽与复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九章AI算法研究院揭牌仪式暨中国九章人工智能产学创新生态联盟发起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未来,联合实验室将聚焦AI大数据与AI自动驾驶两大主业,实现中国首个纯视觉L4级自动驾驶车队产业化落地。   中国计量大学正式启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11月14日,2020第三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包括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等主题,紧紧围绕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进行探讨。杭州睿数科技与中国计量大学合作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项目”在本次大会上,荣获“2020年度全国校企合作十佳案例”。   广州人工智能生态联盟实验室(昇腾)成立   12月2日,主题为“智数广州●进而有为”的华为广州城市峰会2020上,广州人工智能生态联盟实验室(昇腾)宣布成立,将为企业提供AI算力、开发工具、品牌推广、示范应用、培训赋能等多类公共服务,进一步推动广州建成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结语:   在国家政策扶持和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的迫切需求下,加强与优秀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合作,采用“校企合作”的强强联手方式,意境成为当下AI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趋势。各类人工智能实验室有序建设,将为AI技术进步、生态应用深化提供稳定新平台。
  • 《国内人工智能产业调研:上海地区规划与目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1-09
    •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其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世界各地的城市管理者纷纷把目光投向人工智能。 上海:到2030年AI总体水平进入到国际先列   上海,一个集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为一体的创新中心,自然也是不会放过人工智能这块“肥肉”的。   去年年底,当所有人为谷歌宣布成为人工智能中国中心时,一家上海企业已经悄悄把人工智能实验室设在了谷歌总部对面。   布局人工智能,上海毫不手软。2017年12月25日消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上海市财政局印发了《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根据文件,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的方向包括拓展融合应用、发展核心产业和加强数据支撑。   在科研方面,上海市科委从2014年起,组织相关部门做了系列调研规划,自2015年在深度学习理论和类脑智能的算法、类脑芯片以及人机交互方面,组织上海高校和科研单位企业开展一批重点科研攻关人物,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政策:到2020年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到2030年AI总体水平进入国际先列   2017年11月20日消息,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文件给出了2020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具体目标:   到2020年要打造6个左右创新应用示范区、60个深度应用场景、及100个以上应用示范项目,建设10个左右创新平台,5个特色产业集聚区、10家创新标杆企业,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到2030年AI总体水平进入国际先列,重点应用场景包括制造业、金融商贸、城市运行、公共服务、交通、医疗。推动的产业集群包括智能驾驶、机器人、智能硬件、软件、芯片和传感器。   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AI政策的发酵说明我国已进入AI产业的“黄金窗口期”。中央定调后,地方政策陆续出台,将形成多点齐放的局面。   企业:由点到线,带动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   2017年12月28日,地平线、树根互联、百度创新中心、航天八院等15家人工智能企业与上海临港管委会集中签约。结合上海本土人工智能企业,它们将对其人工智能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依图科技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29日,公司创始人朱珑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统计学博士。师从霍金的弟子艾伦?尤尔教授,致力于计算机视觉的统计建模和人工智能的研究。   公司以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构建领先的智能安防平台,精准的人脸以及车辆识别技术,为公安、金融等行业用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完善的解决方案,共同提升城市安全防护。   目前,依图研发的“蜻蜓眼”人像大平台已服务全国上百个地市公安系统,是全国拥有十亿级人像库比对能力的公司。   小i机器人   小i机器人成立于2001年,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技术提供和平台运营商,拥有全球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云服务平遥,其直接和间接服务的用户在全球超过2亿。   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智能机器人核心交互技术的研发。不仅实现了智能人机交互(文本、语音等)的全渠道多媒体整合应用,而且凭借大数据、深度语义理解等前沿技术上的研究与积累,以及商用领域额不断拓展,小i机器人正朝着未来十亿级企业和用户规模的智能云服务平台迈进。   此外,公司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参与国际和国内的智能人机交互标准建设。   智位股份   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我国最早的从事开源硬件、机器人产品和创客教育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于2016年12月正式挂牌新三板。   公司主营业务为开源硬件、3D打印机和机器人相关产品的开发。公司主要销售渠道为其自由的中文和英文电商网站,以及线下的代销经销商。   思岚科技   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致力于提供适合于消费级产品领域的高性能机器人定位导航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核心传感器。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RPLIDAR(激光扫描测距传感器)、SLAMWARE(模块化自主定位导航解决方案)及ZEUS(通用型服务机器人平台)。   乂学教育   乂学教育成立于2015年,与斯坦福研究中心成立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基本来自于欧美的人工智能专业的博士及博士后,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度探索,成功开发国内领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高级算法为核心的自适应学习引擎——“松鼠AI”,专注学生个性化教学,推荐最优学习路径。   人工智能如今已是遍地开花,如何越过泡沫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尤为重要。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曾表示:“无论是领导层面,还是整个社会层面,对人工智能和新技术的重视程度都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并且从技术层面具备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