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医疗污水处理:全自动监测 7道工序后高于标准排放》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 wangyang
  • 发布时间:2020-02-24
  • 每天处理2000吨医疗污水

    7个步骤保障医疗废水处理有效

    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一环路西二段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在疫情发生后,被确定为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省级定点医院。当记者来到现场时,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医院内部,门诊进出口也被设置为单向进入,所有人员必须在经询问近期行程和测量体温后,才可以进入。

    除了医院前端的源头防控,在医院内部第三住院部背后的污水处理中心内,四川省人民医院后勤保障部污水处理工安德勋正在通过软件监控着医疗污水处理设备的运作情况。“目前设备每天处理2000吨的医疗污水,每天会自动运行10次以上。”安德勋告诉记者,由于设备是全自动运行,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并且需要每小时查看消毒药剂是否充足,并对处理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

    对于已有5年工作经验的安德勋,医疗污水处理流程早已倒背如流。“主要是经过收集、格柵、调节、絮凝反应、沉淀、消毒、检测7个步骤。”安德勋向记者介绍,在医院诊疗室、化验室、病房、住院部等区域,都设置了医疗污水收集管道,产生的医疗污水将全部集中,通过格栅过滤掉其他物品后,进入调节池后,才算正式开始消毒程序。当收集水量在调节池达到2.6米时,设备将自动抽集过滤后的医疗污水,通过絮凝自动投加器进行分离、沉淀静置,再添加消毒药品进行消毒。

相关报告
  • 《2020中国医疗污水处理行业概览》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21-03-11
    • 医疗污水定义 医疗污水来源及成分较为复杂,其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并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 医疗污水主要是从医院(综合医院、专业病院及其它类型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术室等向自然环境或城市管道排放的污水。 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相比,医疗污水对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医疗污水,不经消毒、灭活等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往往会造成水、土壤的污染。 产业分析 目前,中国的医疗污水处理行业归属于水污染治理环保行业下的细分行业领域,医疗污水处理行业上游以设备原材料供应商为主,中游以医疗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主,其下游以各级政府环卫部门、各类医疗机构等有污染防治需求的部门为主。目前,中国各大医院存在“高污染,低治理”现状。随着医疗污水问题日趋严重、医疗环保政策的利好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医疗机构对环保投入的增加将会直接促进医疗污水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 医疗污水处理上游行业主要以污水治理设备原材料供应商为主,其中环保材料厂商指专门生产环境污染防治、环境修复的各类基础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厂商等。污水治理设备原材料供应商包含的专用设备有:污水治理设备、鼓风机、泵、管件、阀门、钢材等通用设备材料制造商。膜材料、污水治理仪表仪器等专用设备材料制造商等。 目前,中国上游原材料设备品种齐全,具有生产配套能力,但核心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部分关键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此外,上游行业的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短期内不存在市场垄断、行业限制等特殊因素。产业链从上游至下游呈现金字塔形,上游包括了大量的设备、机械、材料、药剂类型(2,500种以上),因此,上游行业竞争相对充分、产品替代性较强污水处理,市场高度分割,不存在对上游少数厂家严重依赖的情况。此外,上游对中游产品所需原材料的供应相对充足,中游可通过向上游行业采购设备所需原材料,生产制造符合下游客户方案要求的医疗污水处理环保设备。 市场规模 由于医疗污水处理行业呈“碎片化”分布,市场集中度较低。因此,医疗污水处理行业目前缺少具体营业收入等相关数据,本文根据医疗污水提供商平均每套医疗污水处理设备的价格以及中国目前配备该设备的医疗机构数进行估算,并按中国污水处理的平均增速6%作为核定增长速率,对中国医疗污水处理市场规模进行评估。目前,根据数据调查分析,中等规模大小二级医院平均医疗污水处理为100立方以内, 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平均需要50-70万。大型三甲医院平均为800-1,000立方,医疗污 水处理设备按5,000元/方作为计算,价格为400-500万。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积极响应,于2020年2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废水和医疗垃圾监管力度的紧急通知》,采取果断措施加强医疗废水和医疗垃圾的监管工作,防止二次污染,切断传播途径。随后又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医院采取杀菌灭毒措施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加强医院废水处理能力建设、加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建立医疗废物监督管理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情况下,最新的医疗污水处理明确了污水处理的两条原则:一是加强污染源管理,严防污染扩散;二是消毒灭菌,控制病毒繁殖扩散,并对消毒剂的种类、投药技术、投药量等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从新型冠状病毒情况下,最新的医疗污水处理相关法律中可以发现,技术方案愈加独立,并对其他排放标准以及技术规范 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中国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已经完善了有效的标准规范。有效的参照当时实行的标准规范体系进行技术方案的编制;另一方面环保行业在医院污水处理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首次面对大规模病毒疫情爆发,倾向于使用更加严格的技术指标。
  • 《辽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有了新标准 2020年3月30日起施行》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19-12-31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12月27日,记者从辽宁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新制定的辽宁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于明年3月30日正式实施,全省处理规模小于每天500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都要按此标准执行排放。 据了解,由于以前没有专门的排放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一直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在适用性上存在诸多问题。《标准》的制定,填补了此项空白。 “排放标准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后期运行成本。”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如排放标准要求过高,不但工艺建设成本增加,而且难以实现达标排放;如排放标准过低,处理设施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标准》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处理设施规模及保护目标,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三级。控制指标主要考虑了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的主要因子,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氮、磷。各项指标按照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污水排放去向、设施规模等分类执行,更加切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实际。 为加快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当受纳水体为黑臭水体时,排放限值执行一级标准。受纳水体水质超标的,超标因子的排放限值执行一级标准。出水直接排入湖、库等封闭水体时,则要求严格执行一级标准。 考虑到设施升级改造衔接等问题,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自明年3月《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现有设施则可在《标准》实施两年后执行。排污单位要建立监测制度,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公开监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