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幼儿颞叶神经元的延伸性再生》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24
  • 2023年12月20日,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Protracted neuronal recruitment in the temporal lobe of young children的文章。

    人类大脑的颞叶包含内嗅皮层(EC),这是一个高度互联的感觉和空间信息综合中心;情景记忆形成的关键和海马皮质输入的主要来源。人类EC在儿童时期继续发育,然而神经发生和神经元向EC的迁移被广泛认为是在出生时完成的。

    该研究发现人类颞叶包含许多年轻的神经元迁移到出生后的EC和邻近区域;大的切向流持续约1年,径向扩散至约2-3年。相比之下,研究人员在恒河猴(Macaca mulatta)中没有发现类似的产后迁移。神经节隆起(GE)生发区、EC流和出生后EC的免疫染色和单核RNA-seq (snRNA-seq)显示,大多数EC流迁移细胞来源于尾侧GE,成为LAMP5+RELN+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这些迟来的中间神经元可以继续塑造感觉和空间信息的处理,直到孩子出生后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时候。EC是阿尔茨海默病中最早受影响的大脑区域之一,最近的研究将认知功能的下降与LAMP5+RELN+细胞的丧失联系起来。该研究表明,这些细胞中的许多在儿童早期通过一个主要的出生后迁移流到达EC。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981-x
相关报告
  • 《Nature | 脊椎动物早期交感神经元的神经嵴起源》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21
    • 2024年4月17日,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Neural crest origin of sympathetic neurons at the dawn of vertebrates的文章。 神经嵴是脊椎动物独有的胚胎干细胞群,它的扩张和多样化被认为促进了脊椎动物的进化,使新的细胞类型和结构(如颌骨和周围神经节)得以出现。尽管无颌脊椎动物也有感觉神经节,但传统观点认为,躯干交感神经链神经节只在有颌脊椎动物中出现。 与此相反,该研究报告了现存无颌脊椎动物海鳗(Petromyzon marinus)体内存在躯干交感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产生于背主动脉附近的交感母细胞,它们通过与无颌脊椎动物同源的转录程序进行去肾上腺素能规范化。灯鱼交感母细胞分布在心外间隙,并沿着躯干的长度呈双侧流延伸,表达儿茶酚胺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CM-DiI 系谱追踪分析进一步证实,这些细胞来自主干神经嵴。对分离的羊膜腔躯干交感母细胞进行的 RNA 测序显示了交感神经元功能的基因特征。 该研究结果挑战了认为交感神经节是裸盖虫创新的普遍教条,而表明晚发育的初级交感神经系统可能是最早脊椎动物的特征。
  • 《Nature | 鉴定介导气道高反应性的脑神经元》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12
    • 2024年7月10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Xin Sun通讯在Nature发表题为Brainstem Dbh+ neurons control allergen-induced airway hyperreactivity的文章,阐明了过敏原诱导的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的标志)的关键神经回路,提供了脑干如何处理过敏原信号和协调过度气道收缩的详细图谱。 孤束核(nTS)在这一回路中起着关键作用。反复暴露于过敏原后,nTS神经元被激活,引发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研究人员采用了哮喘小鼠模型,将动物暴露于常见过敏原屋尘螨中。他们观察到,在反复挑战过敏原后,激活的nTS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表明这些神经元对高反应性的发展至关重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激活的nTS神经元通过将信号传递到疑核(nucleus ambiguus, NA)来驱动高反应性,疑核是一个控制副交感神经流出到肺部的脑干区域。NA反过来激活节后神经元,直接收缩气道。研究人员结合遗传和药理学工具证明,去甲肾上腺素是介导nTS和NA神经元之间交流的关键神经递质。 这项研究还揭示了被激活的nTS神经元的分子身份。单核RNA测序(snRNA-seq)显示,表达多巴胺β-羟化酶(Dbh+)的特定nTS神经元群体优先被过敏原激活。这些Dbh+神经元是高反应性发展所必需的,因为它们的清除或失活会减弱过度的气道收缩。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没有过敏原暴露的情况下,激活这些神经元也足以诱导高反应性。这种神经回路的发现为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肺部在哮喘病理生理学中的复杂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作者表明,靶向这些脑干神经元可以为控制过敏原诱导的气道高反应性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有可能减少对全身药物及其相关副作用的依赖。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调节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关键神经通路。Dbh+nTS神经元被鉴定为该途径中的关键参与者,为理解和治疗这种慢性炎症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这些发现为开发有针对性的神经调节策略,以缓解哮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