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5-methoxytryptamin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告了一种在蟾蜍毒液中发现的致幻剂5-MeO-DMT改造后的类似物与血清素受体5-HT1A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其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样活性且没有致幻剂样作用。这项研究揭示了5-HT1A靶向的致幻剂的作用机制,可能有助于未来开发新的神经精神疾病药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探索了致幻剂5-MeO-DMT与血清素受体5-HT1A的相互作用机制。他们研究了其结构并修改了化合物中的特定位点,以评估其作为治疗药物的潜力,并在抑郁症小鼠模型中进行了测试。研究团队开发了5-MeO-DMT的一种变体——4-F,5-MeO-PyrT,然后测试了其在小鼠体内的有效性。
结果显示,与LSD和现有的临床使用的5-HT1A激动剂相比,这种改造后的化合物能产生类似的抗抑郁样活性。重要的是,这一效果不会伴随出现未修改的5-MeO-DMT带有的致幻作用。此外,这种变体对5-HT1A的选择性比对5-HT2A的选择性高800倍,这表明该化合物的治疗益处可能是由与5-HT1A受体的相互作用驱动的,验证了5-HT1A受体作为治疗靶标的潜力。这些发现阐明了5-MeO-DMT类致幻剂调节哺乳动物大脑受体的方式,并为开发神经精神疾病药物提供了的潜在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