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0元!风机价格一下回到三年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10
  • 风电抢装导致了风机的供不应求。几个月时间内,风机价格触底反弹,经历了“过山车”般的震荡后,如今几乎一天一个价格。

    从2018年开始,跻身全球最廉价能源的风电行业大景气周期开启,复苏趋势明显。然而受前两年新增装机容量下滑及平价压力影响,开发商对行业并没有太大信心,整机商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低报价频频出现。

    如在去年11月的一次招投标中,某风电整机商报出了2850元/千瓦的低价,刷新了全行业风机价格新低。

    进入2019年之后,风电行业复苏趋势持续加速,风机价格开始呈现回暖迹象。5月24日的风电平价上网的时间表一出,为了最后的补贴,风电迎来了抢装潮。开发商的抢装导致了风机价格迅速上扬,也为当前风机一天一个价垫定了基础。

    一天一个价格

    今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政策规定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而之前核准的项目,如能按期完成并网,仍有补贴。而海上风电,政策给予的时间上以及补贴上的缓冲期则更为优越。

    随后,多家研究机构预测,风电将迎来抢装潮。果不其然,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909万千瓦,相比上一年的794万千瓦,同比增长14.48%。中电联数据显示,1-7月全国风电项目投资额为366亿元,同比增长51.6%,两组数据均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作为开发商,面对着越来越低的上网电价,只能抢装。某开发商对能见表示:“多抢一个项目,就能保住一个项目的高电价,你不抢别人也抢。”

    而制造商如果不扩大产能,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被别人拿走,如果扩大产能抓紧时间供货,那等抢装潮过后,剩下的产能怎么消耗?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硬着头皮上。

    在政策和市场双重刺激下,低迷已久的风机价格一路上涨,甚至出现有价无货的景象。上月,某整机商对能见透露,风机价格已经达到了3800元/千瓦,比去年底已经反弹了接近1000元。

    而最近,在华能集团的一次风机招标中,某头部整机商投出了4150元/千瓦的高价,这一价格与2016年的同期价格相仿。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在整个新能源行业都在竭尽全力降成本的今天,风机价格却一下子回到了三年前。

    仍供不应求

    不要埋怨风机价格高,因为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货。风机及其供应链全线吃紧,供不应求。

    当前,在风电产业供应链上,大型风机叶片最为紧俏,由于其技术迭代速度快,且模具数量及寿命有限,一套模具在生命周期内只能生产400-600片叶片,每片叶片的生产周期为2天左右。某叶片供应商表示,未来两年公司订单已经排满,现在主要接受长期合作的优质企业订单。

    巴沙木是风机叶片的重要材料,其成本占到整个叶片的20%以上。受需求旺盛、缺少替代材料等因素影响,巴沙木的价格已经比去年翻了一倍,但仍供不应求。据小道消息,有的整机厂商为了拿到叶片,甚至只能自己费尽周折搞定船舶,从巴西进口巴沙木,提供给叶片厂商加工。

    除了叶片外,塔筒、轴承、齿轮箱、大铸件等风机部件同样供不应求。但零部件厂商并不会盲目扩张产能,毕竟抢装潮过后,过剩的产能将无法消耗。零部件厂商抵抗市场波动能力比整机商更弱,这对零部件供应商考验更大。

    抢装潮让风机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整机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江湖“待遇”大大增高。为了尽早拿到风机,今年风电投资商的付款节奏发生了巨大变化——预付款情况非常好,设备厂商的现金流突然充沛起来。

    风电市场的高速增长让设备厂商的效益有了明显的提升。Wind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风电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16.97亿元,同比增长33.8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8亿元,同比增长15.79%。

相关报告
  • 《工信部:2020年前我国4G网络覆盖率将提高到98%》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10-26
    • 10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黄利斌介绍了2018年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辛国斌介绍,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等严峻挑战,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认真落实“六稳”工作部署,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缓的运行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快于全年预期;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39.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20.2%。网络提速降费助力信息消费井喷式增长。9月份我国移动用户户均移动流量消费达5.14GB,是去年同期的2.6倍。网络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基础电信企业5G研发和试验加快部署。 我国百兆以上宽带用户占比已超60% 闻库介绍了前三季度我国提速降费工作进展情况。 闻库表示,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提速降费专项行动,推动我国宽带网络实现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居于全球前列。到今年9月底,全国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到了88%。2014年底,我国只有10%的用户使用20M以上宽带;到了今年9月份,我国使用100M以上宽带的用户已经超过了60%,达到了61%。有的用户还用上了200M、500M甚至是Gbit的宽带服务。在移动网络方面,我国4G启动时间虽然比一些国家晚一些,但是从2014年开始,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建设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G网络。出国的朋友一对比,特别是去一些幅员辽阔的地方,都不由得感叹我国4G网络覆盖的优良。 闻库说,不可否认,在宽带网络取得跨越发展的同时,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农村及边远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还无法完全享受到宽带网络带来的红利。为此,国务院在2015年提出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推进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宽带网络建设。2015年以来,财政部、工信部落实国务院的部署,组织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通过中央财政补贴带动基础电信企业投资的形式,在三年时间里开展了三批试点,支持还没有通光纤的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截至今年10月中旬,三批试点已经基本完工,行政村通光纤比例已经从原先不到70%提升到97%以上,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0%的目标已经完成,目前贫困村通光纤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4%。 在行政村光纤基本通达的基础上,工信部今年继续深化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支持行政村、边疆地区和海岛4G网络覆盖,力争在2020年前将4G网络覆盖率从目前的95%提高到98%。同时,工信部也特别注重宽带网络的普及使用,鼓励引导基础电信企业面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推出资费优惠。目前,正在研究面向全国各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推出大幅度的通信资费折扣优惠,以减轻他们对网络使用的经济负担。 用户在使用正常通信服务时,不必担心辐射对健康造成影响 近日有媒体报道,成都一小区部分业主认为基站有辐射,拒绝新增基站,甚至破坏基站设施,电信企业联手停止小区电信服务。对此,闻库谈了相关看法。 他说,发生这样的事大家都比较遗憾。当今社会,移动通信是人们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用户拿一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但是在这背后,离不开电信企业持续投资建设的基站。为了实现更好的网络信号覆盖,实际上电信运营企业做了大量工作。从报道中可以看到,这个小区的信号原先不好,运营商是想增强小区的信号,加了一些基站,但是,小区里面还是有一些客户不太理解甚至不支持,有的作出鲁莽行动,把网络线缆剪断了,最终导致这个事情的发生。 闻库对基站辐射的有关问题作出解释。他说,这方面,国家也已经做了很多科普宣传,入网使用的通信设备都是严格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运营企业在建基站的时候,也都会对基站对周围的辐射情况进行环评。因此,大家在使用正常的通信服务时,不必担心辐射对健康造成影响。 闻库补充道,其实这个小区里大多数业主对小区设立基站的态度还是积极的。他希望此事能够得到圆满解决,让整个小区尽快回到网络信号覆盖当中来。他呼吁广大用户能够科学地看待基站的建设,对通信的发展给予理解和支持,也希望这种事情以后尽量少发生甚至不发生。 闻库还介绍了电信领域对外开放的相关工作。他说,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积极履行WTO承诺,向外资开放了固定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主要的基础电信业务,这些业务和十项增值电信业务当中的四项允许国外的投资者设立合资公司来经营。近年来,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和部署,工信部积极稳妥地推进电信领域对外开放相关工作,按照先自贸区试点,积累总结经验后逐步扩大试点地域的范围,试点成熟、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后,再在全国实施和推进,积极稳妥地推进增值电信业务的对外开放。
  • 《云南发布《三年行动》: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超1800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7-21
    • 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工信厅联合发布《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做精稀贵金属新材料,做大新能源电池材料,做实稀土、化工等新材料。   《三年行动》提出,到2024年,云南省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8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实现三倍增,打造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的新材料企业2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以上。   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云南省将大力发展磷酸铁锂、磷酸锰锂、磷酸锰铁锂、三元(镍钴锰)等正极材料,支持布局石墨、氧化亚硅等负极材料,加快发展电解液、隔膜、铜箔、铝箔等电池材料。支持引进铝塑膜、电池结构件、补锂剂等电池细分领域材(辅)料项目。   钛基新材料领域,云南省加快推进氯化法钛白粉、氯化法钛渣、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电熔氧化锆等项目建设,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专用性强的钛白粉产品。   稀土、化工等其他新材料领域,云南省将加快推进稀土冶炼分离项目,招引配套发展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能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和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液态金属、有机硅、橡胶等新材料产品。   云南省还将加快实施废汽车催化剂回收贵金属项目,加快发展新一代国六催化剂、丙烷/环己烷脱氢铂催化剂、工业废水处理催化剂等产品,加快发展有机锡热稳定剂、有机锡催化剂、无机锡功能材料、锡基新型阻燃剂等产品。   云南省支持贵金属、锡、新能源电池、精细化工等领域骨干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针对产业缺项、技术缺项实施并购,加大产业链延伸投入力度,推动上下游一体化、集团化发展。支持建设、锡化工(云南)生产基地,组建锡化工应用研究中心。   根据《三年行动》,云南以安宁工业园区为主,支持打造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为基础的产业链齐全、供应链完善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