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世大学与IBM合作建立的韩国首个量子计算中心将于11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据悉,该中心配备了一台具有127个量子比特的IBM Quantum System One量子计算机。该中心的启用意味着韩国正式成为了继美国、德国、日本和加拿大之后,第五个拥有IBM量子计算中心的国家。
延世大学建立了韩国首个量子计算中心,其特色是一台性能卓越的 127 量子比特
IBM 量子计算机。这台尖端量子处理器位于一个三米玻璃立方体内,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273°C),是 IBM 在美国以外安装的最强大的机器。量子计算中心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将于 11 月 20 日正式开放,届时计算机将全面运行。该大学量子业务部门负责人 Cheong Jae-ho 表示:“这标志着韩国成为量子计算中心的里程碑。”他补充道:“我们将专注于与业界合作,培养量子技术人才。”
延世大学首次在韩国推出超过 100 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这是实现有意义的研究应用的关键门槛。到目前为止,韩国只拥有最高性能为 20 个量子比特的实验性量子计算机。这款高性能量子计算机的问世有望开启韩国量子计算的新时代,使研究人员能够更迅速、更方便地利用先进技术。
量子计算被视为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有望超越最好的超级计算机。谷歌的 53 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在 200 秒内完成了超级计算机需要 10,000 年才能完成的计算。延世大学最近收购了韩国第一台 127 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这让科学界兴奋不已。量子计算机在密码学等领域尤其强大,可以执行大规模并行计算。一些专家认为,传统计算机需要 1 亿年才能解决的问题,量子计算机只需一分钟即可解决。然而,由于这些说法尚未通过实际演示得到证实,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实现商业化。
延世大学计划将其量子研究重点放在生物技术应用上。Cheong 指出:“量子计算可以帮助预测药物结构,并大大缩短识别有前景的新药的时间。”业内专家认为,量子计算可以将新药开发所需的时间从通常的 10 到 15 年缩短一半以上。
在量子计算中心附近,正在建设一个量子研究综合体,用于监督 IBM 量子技术的整合并促进产学研合作。量子计算中心和研究综合体合二为一后将占地 8,500 平方米。延世大学计划为企业提供利用量子计算的办公空间,支持企业和学术研究人员之间的联合项目。“企业将提出他们希望解决的挑战,研究人员将与他们合作,利用量子计算设计解决方案,”Cheong 说道。该中心位于松岛,这里拥有三星生物制剂和 Celltrion 等大型生物技术公司,预计将在韩国生物技术领域产生协同效应。
国内研究人员也将更快地获得量子资源。由于缺乏本地可用的商用级量子计算机,大多数韩国机构都依赖外国供应商的云服务,通常要支付高额费用,而且要面临两到三天的延迟。“许多大公司一直在支付高额费用来访问美国的量子云,”Cheong 说。随着延世大学的量子计算机专门面向国内用户,这些等待时间预计将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