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东非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正式启动全面建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04
  • 乌干达当地时间2月1日,随着乌干达政府对最终投资决策的宣布,由中国海油担任作业者之一的乌干达首个商业石油发现——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正式启动全面建设。该项目是深化中非合作的重要成果,对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当日,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出席联合官宣仪式,他表示:“我非常高兴乌干达油田项目启动,向中国海油和道达尔的最终投资决定表示致敬并予以祝贺。”

    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于2006年在乌干达西部的阿尔伯特湖区发现,是乌干达首个商业石油发现,油田面积1518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超60亿桶,由此揭开了乌干达乃至整个东非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序幕。

    中国海油乌干达公司总裁陈卓彪表示,该公司于2011年通过并购进入乌干达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项目一期将建设2座中心处理厂和35座井场,预计2025年初投产。目前公司拥有28.3%的油田权益。

    该油田项目还将建设东非首条横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两国,全长1443公里的石油管道,为实现原油外输提供重要保障。

    随着阿尔伯特湖油田的建设和投产,将为以传统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乌干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其成为东非地区重要的原油生产国。

    “油田建设期和投产后将为乌干达当地增加超2万个就业岗位,在拉动乌就业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当地油气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提升,增加居民经济收入。”陈卓彪告诉记者,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建设运营将有效推动乌干达石油工业发展,促进乌当地能源结构转型升级。项目所产原油将通过管道外输进入国际市场,为乌干达乃至东非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3467.html
相关报告
  • 《探明储量超60亿桶!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3
    • 乌干达当地时间2月1日,由中国海油担任作业者之一的乌干达首个商业石油发现——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正式启动全面建设。该项目是深化中非合作的重要成果,对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于2006年在乌干达西部的阿尔伯特湖区发现,是乌干达首个商业石油发现,油田面积1518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超60亿桶,由此揭开了乌干达乃至整个东非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序幕。 乌干达公司于2011年通过并购进入乌干达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项目一期将建设2座中心处理厂和35座井场,预计2025年初投产。目前乌干达公司拥有28.3%的油田权益。 该油田项目还将建设东非首条横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两国、全长1443公里的石油管道,为实现原油外输提供重要保障。 阿尔伯特湖油田的建设和投产,将为以传统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乌干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其成为东非地区重要的原油生产国。 多年来,中国海油根植乌干达,已成为在乌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多的中资公司之一。在大力推动乌干达油田开发建设的同时,中国海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乌干达人民。 据了解,中国海油注重本土化经营,加强对乌干达当地承包商和石油人才的长期培训和培养,目前已培训各类油气业务承包商150多家,培养油气技能人才3000余名。营造和谐共赢的社区关系,在布胡卡地区建设了当地第一条跨崖公路,彻底改变了当地居民以乘船和爬山为主的出行方式,提升了生活质量;设立绩优奖学金,资助基库贝地区和霍伊玛地区成绩优异的中小学生,提高了当地的教育文化水平。在基库贝地区种植了一万棵树木,使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加强黑猩猩森林保护区建设,积极促进油田周边生物多样性发展。
  • 《中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正式启动开发建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6-25
    •   原标题:中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正式启动开发建设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获悉,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正在启动,中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进入开发建设阶段。   此举表明中国已成功掌握适应南海深水复杂海域的半潜式生产平台设计、建造、安装技术,这将有力推动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开发,对南海大气区建设、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陵水17-2气田于2015年通过地质油藏方案,2018年2月通过总体开发方案。在该气田的开发前期研究过程中,中国海油突破并掌握了1500米水深凝析油储存半潜式平台设计建造技术及配套国产化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提升了中国海洋深水工程装备建设能力。   据介绍,陵水17-2气田于2014年9月被成功发现,是中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距海南岛150公里,其构造位于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平均作业水深1500米,为超深水气田。   世界对深水的概念随着深水勘探技术的发展不断演化。目前从水面到海床垂直距离达到500米以上的可称为深水,1500米水深以上为超深水。深水海域已成为近年来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区域。   南海油气资源极其丰富,70%蕴藏深海,但深海勘探难度极大。尤其是南海西部深水海域,地处于欧亚、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块交汇处,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地质作用和演化过程。该气田的发现,是中国海油深水勘探开发能力持续提升的有力印证,验证了中国海油对南海深水油气分布的规律性认识,检验了深水钻井、测试、项目管理能力,打开了一扇通往南海深水天然气“宝库”的大门。   中国海油董事长杨华表示,南海大气区建成后,将进一步满足中国华南和港澳地区的工业和民生用气,对于改善中国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