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电荷氨基酸的蛋白质控制着Comamonas睾丸素S44中的硒纳米粒子的形成和稳定。》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3-27
  • 元素硒纳米粒子(SeNPs)在医药、环境修复和材料科学等领域都很有用。生物合成的SeNPs (BioSeNPs)是便宜的,环保的,与化学合成的细菌相比,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在生物传感器的表面发现了有机物质,但其功能仍不完全清楚。用透射电镜观察纯化的生物传感器,覆盖在一层厚的有机底物上。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定量检测的涂层试剂显示,一克纯化的生物传感器结合了1069毫克的蛋白质,23毫克的碳水化合物,只有非常有限的脂质。生物传感器的蛋白质组学显示了超过800种与生物传感器相关的蛋白质。富含电荷氨基酸的蛋白质是影响细菌形成过程和稳定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细菌生物传感器形成的分子机制的示意图。这些发现有助于在特定条件下人工绿色合成稳定的SeNPs,并指导药物应用的表面改性。

    ——文章发布于2018年3月19日

相关报告
  • 《以氨基酸和肽为导向合成手性等离子体金纳米粒》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1-09
    • 了解分子的手性或利手性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许多生化反应中都能观察到对映体的选择性,而且由于手性超材料具有特殊的光操纵能力,如偏振控制、负折射率和手性传感,近年来的发展也很重要。手性纳米结构的制备采用了岩石学、分子自组装等纳米制造技术,但三维手性结构的大规模、简单的制备方法仍是一个挑战。因此,手性转移是一种更简单、更有效的手性形态控制方法。尽管一些研究已经描述了分子手性向微米级螺旋陶瓷晶体的转移,但这种技术还没有应用于数百纳米的金属纳米颗粒。本文提出了一种手性金纳米粒子的合成策略,利用氨基酸和多肽控制纳米粒子的光学活性、旋向性和手性等离子体共振。实现这样的手性结构的关键需求是high-Miller-index表面的形成({hkl}, h≠k≠l≠0)本质上的手性,由于存在“变态”sites20, 21、22纳米颗粒在增长。手性成分存在于纳米粒子的无机表面以及氨基酸和多肽中,导致这些元素在界面上的对映选择性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导致纳米粒子的不对称演化,并形成由高度扭曲的手性元素组成的螺旋状形态。我们培养的金纳米颗粒显示出很强的手性等离子体光学活性(不对称因子0.2),即使随机分散在溶液中;这一观察结果是由理论计算和直接可视化的宏观色彩转换。我们预期,我们的策略将有助于合理设计和制造三维手性纳米结构,用于等离子体超材料的应用。
  • 《手性质粒金纳米粒的氨基酸和肽的合成。》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4-21
    • 理解手性,或手性,在分子中是重要的,因为在许多生化反应中观察到的对映选择性,以及由于最近的手性超材料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光处理能力,例如偏振控制,3,4,一个负折射率指数5和手性的sensing6。手性纳米结构是利用纳米技术如岩石学和分子自组装,9,10,11,但是大规模的,简单的三维手性结构的制备方法仍然是一个挑战。在这方面,手性转移是控制手性形态的一种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虽然一些研究已经描述了分子手性的转移到微米大小的螺旋陶瓷晶体中,但这一技术还未被应用于具有数百纳米尺寸的金属纳米粒子。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种合成手性金纳米粒子的策略,该策略包括利用氨基酸和肽来控制纳米粒子的光学活性、手性和手性等离子共振。实现这样的手性结构的关键需求是high-Miller-index表面的形成({ hkl },h≠k≠l≠0)本质上的手性,由于存在“变态”sites20,21、22纳米颗粒在增长。在纳米粒子的无机表面和氨基酸和多肽中,手性成分的存在导致了在这些元素之间的界面的对映选择性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导致纳米颗粒的不对称进化和由高度扭曲的手性元素组成的螺旋状形态。我们生长的金纳米粒子表现出很强的手性等离子体光学活性(0.2),即使在溶液中随机分散;这一观测得到了理论计算和宏观色彩转换的直观可视化的支持。我们预计,我们的策略将有助于合理设计和制造三维手性纳米结构,用于等离子体超材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