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确定242个重要海洋哺乳动物区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11-20
  • 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区工作组通过研究全球72%的海洋,确定了242个重要海洋哺乳动物区域(IMMAs),总面积为3330万平方公里。IMMAs被定义为对海洋哺乳动物物种非常重要的、具有保护潜力的离散栖息地,不是法律上的认定,而是基于有数据支持的、标准的、独立的、同行评审的评估。IMMAs已得到《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130个缔约方的认可,目前正用于马来西亚的空间规划、孟加拉国和越南海洋保护区的划设、美国海军避免使用低频声呐的规定,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在地中海西部建立特别敏感海域。

  • 原文来源:https://aoc.ouc.edu.cn/2023/1107/c9829a447284/page.htm
相关报告
  • 《IUCN特别工作组确定了创纪录数量的重要海洋哺乳动物候选区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9-04-16
    • 55个重要的海洋哺乳动物候选区(IMMAs)位于西印度洋和阿拉伯海,是具有保护潜力的独立栖息地,包含许多海洋哺乳动物物种,其中一些是该地区特有的。 保护印度洋西部和阿拉伯海地区的IMMAs对保护世界上最稀有的座头鲸——阿拉伯海座头鲸(巨翅目新翼目)和最大的大目拉鲸群特别重要。阿曼渔业和环境部的与会者现在计划向更广泛的政府通报IMMAs的重要性,以期保护这些濒危物种。 IUCN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区特别工作组联席主席埃里希•霍伊特表示:“作为一个特别工作组,我们已经看到IMMAs的识别如何帮助各国政府制定海洋保护计划。”“越南批准的两个国际海洋哺乳动物管理局和印度南部安达曼群岛批准的一个国际海洋哺乳动物管理局,为利益攸关方在这些国家推行保护海洋哺乳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战略提供了杠杆。即将在希腊召开的IWC-IUCN工作组ACCOBAMS研讨会上,地中海和其他地区的IMMAs将被用来帮助确定大型鲸鱼容易被船只击中的区域。”工作组预计,超过70%的IMMAs候选人将通过审查,该小组的结果预计将于2019年晚些时候在网上公布。有关工作队和伊斯兰管理硕士的更多资料可在网上或与埃里希·霍伊特或朱塞佩·诺塔尔巴托罗·迪西亚拉联系。
  •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揭示南海部分海域是“重要海洋哺乳动物区域(IMMA)”》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熊萍
    • 发布时间:2024-11-26
    • 近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以下简称“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在保护生物学领域旗舰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在线发表了题为“Species diversity and critical habitats of offshore and deep-diving cetacea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的论文。该研究分析了2019至2023年开展的六次南海深潜/远海鲸类科考航次数据,较完整提供了我国南海深潜/远海鲸类物种分布、物种组成、相对丰度、社会行为和栖息地特征等关键信息,初步揭示了南海鲸类动物的生物地理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沙-中沙群岛周边海域是“重要海洋哺乳动物区域(Important Marine Mammal Area,IMMA)”。研究成果为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的空间区划和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为保护南海以旗舰动物鲸类为主的海洋哺乳动物区系、制定南海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具体举措奠定了科学基础。  通过整合式综合系统调查,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在南海北部海域发现了大量鲸类动物;同时发现西沙-中沙群岛及其毗邻的琼东南大陆坡海域、西沙海槽一带海域(面积约16万 km2)高度满足成为IMMA所要求的标准。如下特征满足IMMA关于海洋哺乳动物濒危程度、关键生活史活动和多样性的标准:(1)IUCN红色名录评级为“Vulnerable”(VU)的抹香鲸栖息于这些海域;(2)包括抹香鲸在内的至少十余种鲸类物种在此有繁殖育幼行为;(3)该区域实地调查至少记录到17个物种,远高于绝大部分现有IMMA≥5种海洋哺乳动物物种的多样性水平。在海洋哺乳动物种类数目方面,我国南海北部海域可以与许多现有的知名IMMA媲美,例如印度尼西亚的伯劳和东库泰区IMMA(25 种)、新西兰的希库朗伊海沟IMMA(22 种)、南库克群岛IMMA(15 种)和大彭巴海峡 IMMA(13 种)。 尽管西沙-中沙海域具有重要的“海洋哺乳动物保护-研究-管理”价值,但目前在该海域还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海洋保护空间区划。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建议以旗舰动物鲸类为主要保护对象,对其关键栖息地例如西沙-中沙IMMA进行保护,系统全面地保护好南海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  上述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重点部署项目、海南省科技人才创新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深海所自主部署项目等项目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con.2024.1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