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煤中试燃烧室气体和颗粒物排放的比较-美国环境署》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 lhy
  • 发布时间:2020-06-18
  • 影响/目的:

    采用三种煤的中试规模燃煤燃烧室对气体和颗粒物排放进行了表征。除了排放特性外,还将使用FTIR对气体排放取样的测量与标准EPA参考方法6C、7E和10进行了比较。这项研究的进行和结果报告支持我们的合作伙伴在OAQPS。

    说明:

    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受到联邦和州政府机构的监管。为了更好地了解燃烧前和燃烧后控制对美国(U.S.)发现的各种煤的影响,需要详细的排放特征。虽然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要求行业报告标准和几种有害空气污染物(HAP)的排放量,但监测和测量这些气体和颗粒物排放量的许多方法都依赖于时间综合采样技术。尽管这些排放报告提供了日常运行的总体表示,但它假定运行控制良好,不允许识别在给定一天内发生的实际燃烧事件。目前的研究不仅描述了三种煤(烟煤、次烟煤和褐煤)的排放特性,而且还研究了改进测量和监测技术的仪器使用,这些技术提供实时、连续的排放数据。测试是使用美国环保署的多污染物控制研究设施完成的,这是一个使用工业标准排放控制技术的中试规模燃煤燃烧室,位于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公园。根据烟气(预电除尘器和后电除尘器)的测量值计算排放量,以表征气体种类(CO、CO2、O2、NOX、SO2、其他酸性气体和几种有机HAP)以及细颗粒和超细颗粒(质量、尺寸分布、数量计数、元素碳、有机碳和黑碳)。本文还报道了传统EPA法与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测定CO、NOX和SO2的比较。

相关报告
  • 《11种家用炉灶燃料系统超细颗粒物排放因子、粒径分布和形貌的实验室比较》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lhy
    • 发布时间:2020-06-18
    • 影响/目的: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炉灶测试计划最初是为了协助EPA领导的清洁室内空气伙伴关系而制定的,现在是美国政府对全球清洁炉灶联盟承诺的一部分。测试计划的目标是:1.通过ISO TC(技术委员会)285:清洁炉灶和清洁烹饪解决方案,支持制定炉灶的测试协议和标准。2.支持建立许多由联盟赞助的国际区域性测试和知识中心,以科学评估和认证炉灶是否符合国际标准。3.为联盟伙伴提供独立的数据源。这项工作支持环保署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使命。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估计,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固体燃料炉灶的家庭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约400万人过早死亡,炉灶排放的黑碳和其他污染物影响区域和全球气候。一个协调的多国多学科方法,包括制定标准和测试,旨在通过清洁烹饪解决方案改善全球健康和环境。 说明: 超细颗粒物(UFP)排放和颗粒数-粒径分布(PNSD)是评价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指标。住宅炉灶排放是许多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然而,有关炉灶UFP数排放和PNSD的数据有限。在本研究中,使用扫描流动性粒子大小仪(SMPS)对11种燃料炉组合(包括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酒精、煤油、颗粒、稻壳、木炭和木材)和不同炉型(包括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的木质燃料炉)进行了UFP排放和PNSD的研究,14.6至661牛米)。液化石油气和酒精(~1011颗粒/有效能量,颗粒/MJd)和煤油(~1013颗粒/MJd)的燃烧产生的排放量比固体燃料(1014-1015颗粒/MJd)低2-3个数量级。木材在三石火中燃烧产生的最大排放量为2.3×1015颗粒/MJd。液化石油气和酒精的UFP排放速率为1011-1012颗粒/小时,煤油和颗粒物的UFP排放速率为1014颗粒/小时,其他测试系统的UFP排放速率为1015颗粒/小时。观察到的差异是燃料和炉子效应的结果,考虑到燃料成分、燃料成分、炉子类型和对流设计之间的卷积,颗粒数排放不应简单地与特定燃料相关。观察到三种类型的PNSDs:1)成核模式下的单峰分布,峰值约为30-40nm;2)成核模式下的双峰分布,峰值约为20nm,第二峰约为80-100nm;3)在最佳可测尺寸范围内的单峰分布。小于30nm(F30)的颗粒组分在不同的测试系统中变化,范围从13%到88%。燃用液化石油气和酒精的PM2.5质量排放、UFP数排放和F30最低(液化石油气为13-21%,酒精为35-41%)。煤油中PM2.5和UFP的排放量也较固体燃料低,但F30值相对较高,约为73-80%。
  • 《温度和行驶循环显著影响柴油车的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lhy
    • 发布时间:2020-06-18
    • 影响/目的: 尽管使用生物燃料有潜在的好处,但公众对可能的直接和间接环境和空气质量影响感到关切。车用生物柴油替代石油柴油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包括颗粒物(PM)、CO、元素碳(EC)、多环芳烃(PAHs)、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总烃(THC)。然而,减排并不总是能实现的,而且因污染物而异。虽然很少有研究调查车辆排放的生物柴油PM对健康的影响,但有证据表明生物柴油比石油柴油具有更大的致突变性和细胞毒性,也有证据表明其致突变性降低。成分差异的知识对于理解气溶胶颗粒物的毒理学效应确实很重要,而且对于支持扩散、空气质量、预测和化学物质平衡模型的全球排放清单的正确核算也是必需的。本文旨在研究三种重型柴油机车辆从超低硫柴油(ULSD)转换为大豆甲酯基B20燃料后对SVOC排放的影响。本研究观察了在CDPF下游柴油颗粒中出现MW≥252amu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条件,对于排气流控制较差的较大hddv,甚至可以达到早期报告的低端浓度。这一罕见的观察结果表明,对现代L/MHDDV排放的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析可能比以前认识的更为复杂。归根结底,本研究提供了环境保护局可用于满足其与RFS影响相关的法定报告要求的信息(http://www.epa.gov/oig). 说明: 本研究考察了燃料(超低硫柴油[ULSD]与20%v/v大豆基生物柴油-80%v/v石油混合物[B20])、温度、负荷、车辆、行驶循环和主动再生技术对轻型和中型重型柴油车(L/MHDDV)气相和颗粒相碳排放的影响。该研究使用底盘测功机设备进行,该设备支持低温操作(-6.7°C对21.7°C)和高达12000 kg的重载。利用热光学技术测定了气溶胶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组成。采用先进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用传统过滤器和聚氨酯泡沫(PUF)采样介质采集的气相和颗粒相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排放物进行了分析。研究范围内的OC和EC排放量平均为0.735 mg/km和0.733 mg/km。柴油机车辆的排放因子变化很大,使用催化柴油颗粒过滤器(CDPF)装置通常会降低废气中碳颗粒的排放,因为废气中含有约90%的w/w气相物质。有趣的是,用B20代替ULSD对SVOC排放没有显著影响,对于L/MHDDV,SVOC排放总量从0.030 mg/km到9.4 mg/km不等。然而,低温和车辆冷起动都显著增加了排气中的SVOC。实时颗粒测量表明,车辆再生技术确实影响了排放量,尽管使用散装化学技术无法解决再生效应。对柴油机排气中多环芳烃(PAHs;分子量(MW)≥252amu)的多组分毒性颗粒相的比较研究表明,在过去几十年中,其排放因子跨越了8个数量级。本研究观察了在CDPF下游柴油颗粒中出现MW≥252amu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条件,对于排气流控制较差的较大hddv,甚至可以达到早期报告的低端浓度。这一罕见的观察结果表明,对现代L/MHDDV排放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析可能比以前认识的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