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量等多项指标创新高 能源行业加大保供力度守护万家灯火》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15
  •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能源供应持续偏紧。随着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季,各大能源企业采取一系列举措,做好今冬明春能源保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提供保障。为此,人民网聚焦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保供举措,推出“聚焦能源保供”系列报道。

    人民网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杜燕飞)千方百计增产增供煤炭,快速提升电厂存煤,保持用电秩序稳定,加大天然气增储上产……进入供暖季以来,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增多,煤炭、电力、油气行业持续加大能源保供力度,煤炭产量、电煤运输量、发电量、天然气产量等多项指标刷新纪录,守护万家灯火,确保全国人民温暖过冬。

    11月份,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完成5128.6万吨,再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较原纪录增加94.6万吨;商品煤销售完成6409.8万吨,同比增加426.4万吨;电煤增库超300万吨,实现燃煤可用天数从7天到10天以内电厂的动态清零;154台居民供热机组中131台启动供热,保障了电力热力可靠供应。截至11月30日,累计完成贸易煤年销售4538.8万吨,提前一个月完成4500万吨的全年任务目标。

    12月2日,包神铁路集团单日货运量完成101.76万吨,创能源运输保供期间最好成绩;朔黄铁路完成煤炭运量275列116.2万吨,再次刷新单日煤炭运量历史最高纪录。11月份,国家能源集团各铁路单位全月一体化出区煤炭装车完成3053.4万吨,日均101.8万吨,较原日均最高纪录再增加1.1万吨;黄骅港完成煤炭装船1883.4万吨,同比增加4.3%,煤炭装卸量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12月1日,国家能源集团年度累计发电10023亿千瓦时,突破万亿大关,创历史新高。自9月份以来,我国东北电力供应形势紧张,集团发挥煤电一体化优势,所属煤矿、运输单位驰援东北,火电机组推迟检修、优化工期,能起尽起、满发稳发,开机率、负荷率均居区域第一位,缓解了电力供应紧张形势。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2509.html
相关报告
  • 《三峡集团一季度新能源发电量创新高》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4-07
    • 一季度,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交出亮眼成绩单:总发电量达25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单日最大发电量达到3.82亿千瓦时,均创历史新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其中,风电发电量达148.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光伏发电量达10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 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一线员工全力做好安全生产保障能源供应的久久为功,也是科技创新提高设备运行小时数的技术赋能。 一季度,坚守“风光”场站一线的三峡人抗风雪战严寒,圆满完成冬春保暖保供和元旦、春节、全国两会等重要时段的能源电力保供任务,成功应对3轮大范围寒潮天气,保障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亚冬会期间,三峡集团黑龙江区域各“风光”场站开展设备特殊巡视工作,加大对送出线路巡检力度,对变压器、开关柜、刀闸等关键设备进行细致检测,及时消除机组及组件出现的隐患和故障,确保电力稳定供应。 同时,三峡集团以大数据、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风光”电站运维,从传统运维转型为片区检修、无人值守的智能运维,提升设备运行小时数,确保设备应发尽发、满发多发。在三峡集团所属三峡能源江苏运维公司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内,值班人员轻点鼠标,各个海上风电场的风机风速、转速、出力情况等实时数据便跃然在中控大屏之上,一览无余。这是三峡集团海上风电运行集中监控系统,已接入三峡集团所有海上风电场共近百万个数据点,实现了对海上风电项目的集约化管理。 从雪域高原到东南沿海,从西北荒漠到南方群山,三峡人正以“起跑即冲刺”的拼搏姿态,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全力保障“风光”场站电力生产,用技术攻坚与模式创新,奏响春之“风光”序曲,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国家能源集团7月份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07
    • 7月份,国家能源集团完成发电量12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刷新单月发电量历史纪录,煤电、风电利用小时领先可比企业。7月以来,全国气温热力值拉满,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四次创历史新高,江苏、山东、广东等19个省级电网负荷46次突破历史新高。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坚持把能源安全保供作为强而优转型的基础,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广大干部职工战高温、防洪涝、消隐患、保安全、稳供应。各单位狠抓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强化设备可靠性管理提升。结合汛期、高温等天气叠加特点,加强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为机组高负荷、长周期稳定运行筑牢安全屏障。各单位立足实景实战,持续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广东、浙江、福建等区域企业迅速迎战“丹娜丝”“韦帕”“竹节草”等台风天气,京津冀等区域企业有效应对突发暴雨洪涝灾害,确保了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坚持向市场化运营转型,各单位“风光水火”锐劲发力,实时负荷连续攀高,最高负荷达1.85亿千瓦,刷新历史纪录。各单位聚力攻坚高温高负荷黄金期,以全面对标提升管理效能,充分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研判电力市场趋势,加强电网负荷前瞻性、科学性预测,强化内外沟通协调、协同联动,全力以赴抢发电。7月份,国家能源集团日发电量连续16天超40亿千瓦时,7月28日发电量达42.7亿千瓦时,创今年以来单日发电量新高和迎峰度夏历史新高。 此外,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主动识变应变,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应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全面对标,完善电力营销体系,加强市场供需形势、电价水平、政策导向等研究,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充分挖掘省间现货交易空间。水电企业精准预测来水,优化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做到水尽其用;风电、光伏企业抢抓夏季风力、光照资源窗口期,提升发电功率预测准确度,抢抓一切有利时机多发满发。7月份,清洁能源发电同比提升18%,创历史新高;风电、光伏利用小时数均位列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