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初创企业BEESt近期推出新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技术,该技术能量密度达到传统钒液流储能系统的20倍。
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利·迈克尔森向媒体表示:“我们的电池非常适合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因为它能够长时间储能且性能稳定,从而实现全天候可靠性。”他补充说明,该技术初期将主要面向商业和工业市场,计划于2028年初进入住宅市场。
这套创新储能系统采用由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开发的碘化锌电解质,并配备基于地球丰富合金材料的专利电池组。住宅系统设计功率为20千瓦,容量25千瓦时;商业系统功率40千瓦,容量100千瓦时;最大系统功率范围从200千瓦至2.4兆瓦,容量可达400-1600千瓦时。
该储能技术能量密度达到每升320瓦时,往返效率最高80%,支持100%深度放电。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率与能量组件分离,便于灵活扩展。产品提供30年质保,其中电解质保修20年。
迈克尔森强调:“我们的锌聚碘液流电池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它拥有20至30年的使用寿命,容量稳定且可扩展,从而降低了储能平准化成本。”分析显示,该技术有望在2030年前达到美国能源部设定的每千瓦时0.05美元成本目标。
这些电池将在美国本土生产,通过合同制造商建立多个生产基地。公司首席科学官凯文·梅厄指出:“我们的锌碘化物化学体系提供的能量密度是传统液流储能系统的十倍以上,这意味着储罐更小,占地面积更小。它无毒、不易燃,而且不需要昂贵的环境控制。”
该储能系统主要面向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包括数据中心、医疗设施和政府运营等对能源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这套技术方案符合美国相关标准要求,为项目规模化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