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科技以350亿美元收购Ansys实现EDA领域强强联合》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李衍
  • 发布时间:2024-01-17
  • 1月16日,新思科技和Ansys官网联合宣布,双方已经就新思科技收购Ansys事宜达成了最终协议。根据该协议条款,Ansys股东每股Ansys股票将获得197.00美元现金和0.3450股新思科技普通股,按2023年12月21日新思科技普通股的收盘价计算,该收购总价值约为350亿美元。通过此次收购,Synopsys将其开创性的半导体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与Ansys广泛的模拟和分析产品组合进行强强联合,旨在成为芯片到系统设计解决方案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据数据统计,Synopsys在全球EDA市场中占比达32.14%,远超过第二、三名Cadence的23.4%和Siemens EDA的14%。在马太效应的加持下,Synopsys的市场主导地位暂时很难被动摇。

    而Ansys在仿真软件领域拥有42%的可观市场份额,同样稳坐CAE领域头把交椅。即使在EDA领域,Ansys也已成功跻身行业第四的位置。

    尽管软件行业中的并购案例司空见惯,但两大行业巨头间的吞并消息,还是引得了业内无数目光。


    原文链接:https://www.ansys.com/news-center/press-releases/1-16-24-synopsys-acquires-ansys

    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synopsys-to-acquire-ansys-creating-a-leader-in-silicon-to-systems-design-solutions-302035724.html

    信息参考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wgiGRFJfk4DYV5I7PVRMw

  • 原文来源:https://www.electronicsweekly.com/news/business/synopsys-buys-ansys-2024-01/
相关报告
  • 《牧野机床VS.尼得科!16亿美元收购告吹!》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5-06-06
    •       2024年12月27日,尼得科株式会社(Nidec Corp.)表示将计划以2570亿日元(约合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机床行业领先厂商牧野机床(Makino Milling Machine Co.)。这是一次主动要约收购(TOB),收购价格为每股11000日元,溢价41.94%,该收购计划于2025年4月4日启动。2025年5月7日,尼得科株式会社正式宣布其对牧野机床的TOB计划以失败告终。从信心满满的TOB到宣告收购计划失败,这5个月,尼得科株式会社与牧野机床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机可乘:尼得科的扩张野心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不仅是自然规律,也是资本世界的规则。这场收购战的主角之一尼得科市值33000亿日元的体量,且是日经100成分股,可谓是大鱼中的大鱼。对比之下,牧野机床市值1900亿日元的体量,是其十分之一都不到。       尼得科是如何成长到如此体量的呢?翻看尼得科的成长史,可以看到4个字:“挑战”与“扩张”。创立于1973年的尼得科(原名为“日本电产”,2023年4月更名),是一家总部位于京都的精密电机制造商,在创始人永守重信(Shigenobu Nagamori)的带领下,不断迎接市场与竞争对手的挑战,同时以其独特的并购战略稳步扩张。值得一提的是,汇集了永守重信经营哲学的著作取名为《挑战之道》。尼得科从1989年起,便积极开展全球扩张和并购,到目前为止已完成74起并购。尼得科将并购视为企业扩张的利器,通过不断收购那些拥有独特技术或市场前景的企业,快速进入新市场,扩大产品线,最终成为行业巨头。例如,尼得科收购的三菱重工机床、泷泽机床以及意大利的PAMA重型铣床和镗床公司,都为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         尼得科为什么瞄准的是牧野机床?这要从两方面说起,一方面是牧野机床足够优秀且与尼得科技术优势互补。始创于1937年的牧野机床,历经87年的持续专注与深耕,其产品线已拓展至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石墨加工中心和电火花线切割机与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等,重点面向模具加工、零部件加工和飞机零部件加工三大领域。       而尼得科自从2021年收购三菱重工机床后,目前其机床业务年营收突破1200亿日元。若成功收购牧野机床,尼得科机床事业的年营收将超过3500亿日元,直奔行业第一DMG MORI的年营收。尼得科还定下目标,机床事业年营收到2030年要增长到6000亿日元。在此,不得不感叹尼得科的经营哲学《挑战之道》,一般挑战的都是行业第一。在尼得科发布的收购意向声明中,指出牧野机床以加工中心及放电加工机为强项,而尼得科拥有车床、齿轮机械及大型机床等产品,两家企业的产品与技术具有高度互补性,能够创造协同效应,而模具市场与航空航天领域的加工市场均是尼得科未来要进军的。收购牧野机床,尼得科在技术与市场两个层面均有较大收益,可谓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牧野机床面临的真正挑战在于其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从而在战略防御上存在一定劣势。这也为尼得科提供了可乘之机,犹如敏锐的捕食者捕捉到猎物的细微破绽,伺机而动。 防守反击:白衣骑士与毒丸计划       尼得科宣布将于2025年4月4日开始对牧野机床实施股票公开收购之时,这场收购战正式拉开帷幕。牧野机床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要求尼得科推迟收购时间至5月9日以后,并将收购股份的下限提高至2/3(原是1/2以上即可完成收购)。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拖延尼得科的行动,为自己争取防守反击的时间。牧野机床已多次向尼得科提出推迟TOB启动等要求,但尼得科尚未作出让步。收购案简要历程如下:       2025年1月17日,尼得科与牧野机床特别委员会首次会面,回应其首次书面质询;       2025年3月4日,尼得科创始人会见牧野机床及其特别委员会成员,牧野机床仍未接受其提案;       2025年3月10日,牧野机床宣布,已收到多家企业提交的收购意向书,目标是将其完全子公司化。这些新提案可能成为对抗尼得科敌意收购的“白衣骑士”(友好收购方)。亚洲投资基金MBK Partners和日本产业推进机构(NSSK)在内的多家投资基金正在考虑收购牧野机床。这些投资基金已提交完全子公司化的意向书,如果现任管理层支持MBK或NSSK的提案,市场或将迎来白衣骑士的正式介入,收购谈判将进入新的阶段。       2025年3月18日,尼得科志在必得,并宣布针对牧野机床的公开收购TOB已经完成西班牙、日本、美国的外资监管审批手续,正在推进各国的竞争法及外资监管手续,并计划在4月初前完成所有必要程序。       2025年3月19日,牧野机床宣布若延期要求未获接受,将采取对抗措施(毒丸计划),尼得科反对并要求撤销;该措施的具体内容为,在TOB成立后,除尼得科以外的股东能够更轻松地增加持股。通过向除尼得科以外其他一般股东分配不同类型的新股认购权,来实现可通过特定程序使其持股翻倍,而尼得科的新股认购权仅能在持股比例低于20%的范围内行使,如此一来,尼得科的持股比例将会被稀释。这种操作在资本市场被称为——毒丸计划。       2025年3月26日牧野机床宣布,公司已收到日本金属、机械和制造工人协会(JAM)反对收购声明;JAM在反对声明中表示,收购要约是在没有事先讨论的情况下,尼得科单方面提出的。自宣布以来,JAM牧野机床工会员工及其家人一直怀有强烈的不信任感。JAM声明指出,92.1%的JAM牧野机床工会成员反对TOB收购,强行通过收购要约将构成无视员工的行为,并批评尼得科此举是典型的“有钱就可以购买一切”,完全无视作为重要利益相关方的牧野机床员工。另外,在反对声明中,JAM提到被尼得科收购的其他JAM企业工会原有的劳资关系遭到破坏,无法再构建稳定的劳资合作模式。基于维护员工就业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立场,JAM强烈反对尼得科对牧野机床的TOB收购。  JAM反对收购声明       2025年4月3日,尼得科宣布已完成除中国反垄断审查外的全球主要司法辖区合规程序。       2025年4月4日,不顾牧野机床反对,尼得科正式启动牧野机床TOB收购。       2025年4月10日,牧野机床公开发布反对声明,并决议通过无偿分配新股抵制尼得科收购,将在6月的定期股东大会讨论对抗措施(毒丸计划)的实施细节。这使得尼得科的“未经同意的收购”演变成了法庭斗争。       2025年4月16日,尼得科以牧野发行新股违反股东平等原则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临时禁制令,旨在禁止牧野机床针对其正在推进的公开要约收购采取以新股认购权为手段的对抗措施(毒丸计划)。尼得科专务执行役员荒木隆光在16日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严厉批评牧野机床的对抗措施,称其“实施本身就是异常的毒丸计划,明显是以尼得科为目标的收购防御措施”。这不仅可能给尼得科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让市场参与者望而却步…… 尘埃落定:工匠精神与扩张文化的对弈告一段落       2025年5月7日东京地方法院认为尼得科诉讼没有理由,驳回其申请。       2025年5月8日,尼得科宣布董事会决议撤回牧野机床收购TOB,撤回日为5月9日。尼得科表示,若牧野机床的“毒丸”收购防御计划被触发,继续收购将损害尼得科的经济利益,存在潜在财务风险,终止收购计划。       2025年5月9日,因尼得科撤回要约收购,牧野机床股价暴跌19%。牧野机床取消无偿分配新股,尼得科启动股份返还。       在这场收购战中,牧野机床是“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尼得科则是“身怀利器,杀心自起”。牧野87年深耕机床领域的技术积淀与工匠精神,远非单纯用金钱能衡量。尼得科虽以并购扩张见长,却低估了技术壁垒的深度和制造业文化的价值——真正的核心技术无法通过资本交易快速获取,唯有尊重长期积累的工艺与创新,才能推动行业真正进步。牧野的坚守,为制造业敲响警钟:技术是根基,资本若凌驾其上,终将失去创新的本质。       然而,这场“停战”或许只是短暂的休整——尼得科的扩张野心从未停歇,而全球制造业的整合浪潮仍在持续,未来技术高地之争或将再度燃起硝烟。企业需时刻警惕,以技术护城河的同时,还要在商业策略上、股权结构上提前布局才能抵御资本的围猎,方能在不确定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 《行业并购盛行,498亿美元半导体收购案尘埃落定》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2-16
    • 芯片行业一场价值498亿美元的收购案终于收尾。 2月14日 ● 美国芯片厂商AMD宣布,以全股票交易方式完成对FPGA大厂赛灵思公司的收购。按照目前双方的股票交易价值,该项收购金额为498亿美元(约合3165亿元人民币)。 收购完成后,AMD将通过显著扩大的规模和计算、图形和自适应SoC产品组合,打造行业高性能和自适应计算的领导者。赛灵思股东将以每股赛灵思普通股换取1.7234股AMD普通股。赛灵思普通股将不再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交易。 另外,赛灵思前首席执行官Victor Peng将加入AMD,担任新成立的自适应和嵌入式计算集团(AECG)的总裁。AECG仍然专注于推动FPGA、自适应SoC和软件路线图。随着新事业部的成立,AMD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且能够提供包括CPU和GPU在内的一系列扩展解决方案。 AMD称,这笔收购交易是在已获得所有必要审批手续后完成的。 1、漫漫收购之路驶达终点 2020年10月,AMD宣布收购赛灵思以加强AMD在数据中心和5G强有力的竞争力。这次交易将全部使用AMD的股票,合并后,AMD股东将拥有合并公司的74%左右股份,赛灵思股东拥有其余26%。 2021年6月,AMD收购赛灵思获英国监管批准。 2022年1月27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超威半导体公司收购赛灵思公司股权。 这场收购案从2020年10月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分别经过了欧盟、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监管批准,中国是它的最后一站。 AMD自宣布收购赛灵思以来,这场收购案便成为了芯片行业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引起重大关注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AMD和赛灵思均属美国芯片的老牌企业,在各自领域均属于龙头的地位。另一方面,这场交易高达上百亿美元,是近年来芯片行业收购案里数额最大的交易之一。 就在昨晚,这场长达一年多的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对于此次交易,AMD表示,公司将提供CPU、GPU、FPGA和自适应SoC强大产品组合,以抓住庞大市场机会。 2、AMD将提升市场地位 全球缺芯持续加剧,芯片行业竞争格局风云变幻。多年来,芯片行业始终在通过一系列交易进行整合,多数企业会选择通过大笔收购的方式来加强自身的“护城河”。 在美国芯片市场,AMD与英特尔堪称为“旗鼓相当”的对手。2015年,英特尔宣布完成对赛灵思竞争对手Alteras的收购,此次收购补充了英特尔的产品组合,将加强拓展其FPGA业务。 在此之后,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赛灵思和AMD不知不觉站在了同一营地。 2006年,AMD斥资54亿美元收购ATI,融合了CPU和GPU。此次收购赛灵思,对于AMD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 从营收情况来看,1月28日,赛灵思公布营业财报,2021年4月4日-2022年1月1日,公司营业收入28.25亿美元(约179.64亿元人民币)。而AMD公布2021财年全年营收则为164亿美元,高达人民币约1000亿元。 从产品线来看,赛灵思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可编程芯片FPGA生产商,可编程芯片FPGA主要用于数据中心业务上。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在FPGA市场,赛灵思全球和中国境内市场份额分别为50%-55%、50%-55%,均排名第一。 收购完成后,AMD将具备CPU+GPU+FPGA三大产品线,有望跻身全球市场领先地位,从而与英特尔、英伟达展开更针对性的竞争。 对于收购赛灵思,AMD总裁兼CEO苏姿丰表示,此次收购可增强公司在高性能计算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公司通过有效整合赛灵思在FPGA方面的优势,能够提供具有更广泛高性能的计算产品组合,提供从CPU到GPU、ASIC、FPGA系统级解决方案。 AMD总裁兼CEO苏姿丰:通过赛灵思的FPGA、自适应SoC、人工智能引擎和软件专业知识带来超强的高性能和自适应计算解决方案组合,并帮助公司在可预见的约1350亿美元的云计算、边缘计算和智能设备市场机遇中占据更大份额。 3、半导体行业“并购”盛行 纵观历史长流,半导体行业已历经百年发展,同时半导体并购案层出不穷,这也对当下半导体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处于扩张期。随着新市场的出现,多数半导体企业通过向全新领域拓展来增加自身在半导体方面的布局,形成优势互补,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纵览2021年半导体行业的并购大案,覆盖了EDA产业、IC设计、芯片制造业、封测产业等领域。 EDA领域 新思科技收购以太网控制器IP公司MorethanIP以及BISTel; Ansys收购Phoenix Integration; 概伦电子完成收购Entasys; 楷登电子收购Pointwise以及NUMECA等。 IC设计领域 高通完成收购Nuvia以及Veoneer; 美满电子完成收购Inphi; 亚德诺完成收购美信集成; 瑞萨电子完成收购戴乐格以及Celeno。 芯片制造领域 安世半导体完成收购Newport Wafer Fab; SK海力士收购Key Foundry以及收购英特尔大连NAND闪存制造厂的资产及SSD业务; 德州仪器完成收购美光Lehi晶圆厂; 赛微电子/Silex收购Elmos; 世界先进完成收购L3B厂房,成为世界先进晶圆五厂等。 封测领域 智路资本宣布收购日月光大陆封测工厂; 联测科技完成收购力成科技新加坡晶圆凸块业务; 英飞凌完成收购Syntronixs Asia; 长电科技收购ADI新加坡测试厂房。 结语 从长远来看,此次收购的完成让AMD具备了与对手抗衡的技术支持,未来的芯片市场竞争局面将会更加激烈。 同时,当前的全球半导体芯片供应紧张,由巨头企业主导的并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半导体市场竞争格局正在不断重塑,行业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