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揭示在酸性的炽热火山温泉中发现的纺锤状病毒SMV1的非凡变形机制,有望用来递送药物和疫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4-05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从里面的水是几乎沸腾的、酸性的炽热火山温泉中发现了纺锤状病毒是如何获得其形状的。这一发现可能会带来新的、更好的药物和疫苗递送方式。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3月22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pindle-shaped archaeal viruses evolved from rod-shaped ancestors to package a larger genome”。

    虽然绝大多数病毒都是杆状或球形的(比如导致COVID-19的冠状病毒SARS-CoV-2),但科学家们一直对在地球上一些最恶劣的环境中发现的不寻常形式的病毒感到困惑。

    这些作者在研究这样的一种病毒时,发现它具有奇怪的特性,使得它能够改变形状。虽然它通常类似于柠檬或纺锤,但是该病毒可以长出尾巴。他们意识到,让它这样做的结构很可能解释了古代杆状病毒如何产生今天观察到的所有纺锤状病毒。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Edward H. Egelman说,“我们如今可以理解蛋白如何形成包裹病毒DNA的外壳的一个新原理。这不仅对了解某些病毒是如何进化的有意义,而且有可能被用来递送从药物到疫苗的一切。”

    病毒的形状

    Egelman和他的同事们正在研究的这种称为SMV1(Sulfolobus monocaudavirus 1)的病毒,它有包围其DNA的蛋白外壳,呈纺锤形或柠檬形。但是,相同蛋白的许多拷贝是如何形成这种形状的,这是近20年来的一个谜题。

    Egelman和他的团队利用高科技的低温电镜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成功揭示了SMV1的奇怪特性。他们发现,由于SMV1是“油腻的”,它包含的7条蛋白链可以相互滑动。在该病毒的身体和尾部都发现了这7条蛋白链,它们使该病毒具有非凡的变形能力。它没有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像河豚一样膨胀起来以适应遗传物质。同时,这些蛋白链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以防止环绕它们的酸性物质破坏这种病毒内部的DNA。

    该病毒对它所感染的单细胞生物是一个可怕的威胁。一旦被感染,宿主生物就会变成相对巨大的工厂,制造出更多的病毒。在大量新的病毒喷发出去之前,这些宿主细胞可以长到原来的20倍大。

    根据这些发现,这些作者得出结论,目前的纺锤形或柠檬形病毒很可能是从古代的杆状病毒祖先进化而来的。杆状病毒只能容纳有限的DNA,而让SMV1变形的“油腻”特性会让病毒祖先包装更多的遗传物质---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对病毒有用的特性。

    Egelman说,“病毒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正如我们从COVID-19大流行中看到的那样。因此,我们更多地了解病毒是如何进化的,这一点至关重要。但是我们也可以从病毒中学习,并根据在这些非常简单的结构中发现的原理开发新技术。” (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Fengbin Wang et al. Spindle-shaped archaeal viruses evolved from rod-shaped ancestors to package a larger genome. Cell, 2022, doi:10.1016/j.cell.2022.02.019.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d406e2355345.html
相关报告
  • 《Nature子刊:揭示冠状病毒拦截宿主细胞制造病毒的新机制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疗法及疫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16
    •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冠状病毒操控人类细胞完成病毒自身复制的新型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抵御冠状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和疫苗。 与海盗劫持船只一样,病毒会控制所感染的细胞,因为每个病毒依赖于细胞中的资源和分子机器来进行复制,而这同样也适用于引发COVID-19的SARS-CoV-2;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机制,该机制能使得冠状病毒更倾向于生成自身的蛋白质而不是细胞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同时这种机制还会导致细胞大量减少自身蛋白的合成,而几乎只产生病毒蛋白质,这不仅会促进新病毒的产生,还会抑制宿主机体抵御冠状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 在SARS-CoV-2感染期间当病毒进入到宿主细胞后,病毒蛋白NSP1就会作为首批病毒蛋白被生产,通过对其它冠状病毒的研究发现,NSP1会抑制细胞自身蛋白质的产生,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具体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本文中,研究者揭示了NSP1抑制细胞蛋白产生的机制。 核糖体是能够帮助蛋白质产生的细胞机器,其能够读取mRNA的信息并按照相应的顺序组装合成氨基酸,在阅读过程中,mRNA会通过核糖体上的一个通道,研究者表示,NSP1能与该通道结合从而阻断核糖体发挥作用,利用低温电镜技术,研究人员就能在原子分辨率下揭示NSP1在核糖体上的结合位点,而且详细的图像也能够为研究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后期开发潜在抑制NSP1结合同时还不干预核糖体功能的新型药物,如果NSP1不再与核糖体相互作用的话,其就会激活宿主机体的细胞防御系统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过程。 通过进行生化和细胞实验,研究人员表示,单单NSP1就足以抑制蛋白质的产生,基于NPS1结合模式的详细图谱信息,研究人员就能制造出修饰化的失去抑制效应的NSP1突变体,携带NSP1失活突变体的SARS-CoV-2或许就能潜在被中和,从而就无法诱发重症疾病的发生,而诸如此类减毒病毒也能被潜在用来开发新型疫苗。 此外,研究人员还非常感兴趣研究为何尽管NPS1能够抑制核糖体的功能,病毒的蛋白仍然会大量产生,他们发现,与细胞mRNAs相比,病毒的RNA具有独特的特性以便于核糖体能够对其有效阅读,而通过NSP1阻断核糖体的功能,功能性的核糖体就会变得稀缺,同时病毒的RNA也会制造细胞中近乎一半的RNA;在这种情况下,与细胞自身的mRNAs相比,病毒的RNA就更倾向于被功能性的核糖体所读取。
  • 《Nature子刊:揭示冠状病毒拦截宿主细胞制造病毒的新机制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疗法及疫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16
    •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冠状病毒操控人类细胞完成病毒自身复制的新型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抵御冠状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和疫苗。 与海盗劫持船只一样,病毒会控制所感染的细胞,因为每个病毒依赖于细胞中的资源和分子机器来进行复制,而这同样也适用于引发COVID-19的SARS-CoV-2;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机制,该机制能使得冠状病毒更倾向于生成自身的蛋白质而不是细胞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同时这种机制还会导致细胞大量减少自身蛋白的合成,而几乎只产生病毒蛋白质,这不仅会促进新病毒的产生,还会抑制宿主机体抵御冠状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 在SARS-CoV-2感染期间当病毒进入到宿主细胞后,病毒蛋白NSP1就会作为首批病毒蛋白被生产,通过对其它冠状病毒的研究发现,NSP1会抑制细胞自身蛋白质的产生,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具体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本文中,研究者揭示了NSP1抑制细胞蛋白产生的机制。 核糖体是能够帮助蛋白质产生的细胞机器,其能够读取mRNA的信息并按照相应的顺序组装合成氨基酸,在阅读过程中,mRNA会通过核糖体上的一个通道,研究者表示,NSP1能与该通道结合从而阻断核糖体发挥作用,利用低温电镜技术,研究人员就能在原子分辨率下揭示NSP1在核糖体上的结合位点,而且详细的图像也能够为研究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后期开发潜在抑制NSP1结合同时还不干预核糖体功能的新型药物,如果NSP1不再与核糖体相互作用的话,其就会激活宿主机体的细胞防御系统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过程。 通过进行生化和细胞实验,研究人员表示,单单NSP1就足以抑制蛋白质的产生,基于NPS1结合模式的详细图谱信息,研究人员就能制造出修饰化的失去抑制效应的NSP1突变体,携带NSP1失活突变体的SARS-CoV-2或许就能潜在被中和,从而就无法诱发重症疾病的发生,而诸如此类减毒病毒也能被潜在用来开发新型疫苗。 此外,研究人员还非常感兴趣研究为何尽管NPS1能够抑制核糖体的功能,病毒的蛋白仍然会大量产生,他们发现,与细胞mRNAs相比,病毒的RNA具有独特的特性以便于核糖体能够对其有效阅读,而通过NSP1阻断核糖体的功能,功能性的核糖体就会变得稀缺,同时病毒的RNA也会制造细胞中近乎一半的RNA;在这种情况下,与细胞自身的mRNAs相比,病毒的RNA就更倾向于被功能性的核糖体所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