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光电子小组发布《支持光电子学发展的未来政策行动》白皮书》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与量子信息
  • 发布时间:2024-07-03
  • 据官网6月28日报道,英国光电子小组发布《支持光电子学发展的未来政策行动》白皮书,提出了五项对支持英国光电子行业持续增长至关重要的未来政府政策行动。英国业界呼吁新政府优先考虑在这些领域采取行动,以确保英国光电子学继续蓬勃发展,实现整体经济的三倍增长。

    五项未来政策行动具体分别是:

    1. 增强投资信心:加快下一次投资审查,为部门预算提供确定性。在支持基础科学的同时保护创新支持,使英国能够更多地发挥全球科学领导力。

    2. 税收抵免:加强税收抵免交付。消除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谈判降低公司应得税收抵免的动机,并将支付税收抵免的时间目标定为30天内。保护并扩大资本设备税收减免,以支持英国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包括100%的资本全额费用化。

    3. 技能:光电子学创造了高附加值(GVA)工作岗位,超过英国每位员工平均GVA的200%。为了继续扩大生产和应用,光电子行业需要不断增长的熟练劳动力,这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需要:对16-18岁青少年的职业教育进行审查,以确保职业咨询专业人员了解并传达英国现代制造业设计和创新职业选择的机会、影响和前景;支持在教育工作者和行业之间制定技能培训矩阵,以突出当前和未来所需和缺失的技能;简化并加快各级STEM技能的签证审批流程,缩短中小企业聘用所需关键技术人员的时间。

    4. 经得起未来考验的弹性:支持光电子学公司开发量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解决方案,降低风险,并激励其投资对英国至关重要但规模和时机仍高度不确定的市场。按照英国半导体基础设施可行性审查的建议进行。为化合物半导体和集成硅光子学提供大规模支持,英国在这些领域拥有领先的创新领先地位和全球竞争力。

    5. 平衡创新支持:政府机构应在光子学、声学、流体学和电子学中平衡以挑战为重点的研究倡议和成熟的基础技术两者的支持力度,这些技术对于支持所有社会挑战的进展并实现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以实现最大的英国供应链内容。具体举措包括:1)设立专门的创新投资项目以降低光电子学发展带来的风险,这将对多个最终应用产生影响,例如集成光子学。2)通过100%报销项目中用于演示新/更新制造工艺的硬件设备的成本,加强UKRI机构的资本支出支持,以支持先进自动化的开发。3)优先激励、加速部署最新的生产设备,涵盖整个英国制造业。更广泛地采用光电子学生产技术对于部署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减排至关重要。英国目前在采用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危及未来制造业竞争力。4)更新英国的先进制造计划和智能制造的范围,明确包括机器视觉、3D打印、激光加工、焊接和清洗。5)为英国未来的现代制造设施和投资制定国家战略,涵盖规划、激励和降低英国企业未来所需的高科技制造基础设施的风险




  • 原文来源:https://photonicsuk.org/category/white-papers
相关报告
  • 《《智能微系统技术白皮书》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9-16
    • 9月12日,由清华大学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的智能微系统国际研讨会在宁波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集成与创新,邀请了10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在线或到会报告。 论坛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主持。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褚银良分别致开幕辞。会议随后举行了《智能微系统技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的发布仪式。白皮书编委代表共同为白皮书揭幕,编委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吴华强教授介绍了白皮书的背景和编写过程。 据了解,该白皮书是清华大学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组织国内外智能微系统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技术进展和趋势报告。全书分为5章,分别为概述、要素、技术、应用、展望,从智能微系统的概念、技术内涵、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分析,全面诠释了智能微系统带动学科发展、支撑智能科技、推动社会演进的重要意义。 白皮书第一章首次提出了智能微系统的概念,认为智能微系统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以微型化、系统化、智能化的理论为指导,在物质域、信息域、能量域等层级,采用新的架构思想与设计方法,通过三维 / 异质 / 异构集成等先进制造手段,形成特征尺度为微纳米量级,具备信息的获取、处理、通讯、执行以及能源供给等多种功能,并可独立智能化工作的微型化系统装置,也可称为智能微系统单元或智能微系统节点。在广义上,智能微系统也可认为是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上述单元按照特定的需求、功能、用途所组成的网络化系统,或者与其他仪器、设备、系统所组成的智能微系统装备。 此外,白皮书认为智能微系统技术本身的智能化演进也可类比“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体系的演化路径。目前大部分的智能微系统还处于信息层面,或者接近“知识”阶段,而拥有“智慧”的智能微系统是科研工作者不懈的奋斗目标。 白皮书第二章重点从架构、微电子、MEMS、光电子、算法与软件等构成智能微系统的五大技术要素切入,详细介绍了各技术要素在智能微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白皮书第三章则从设计、集成、测试等智能微系统的共性技术,以及传感、处理、通讯、执行、供能等功能要素,展开讨论智能微系统技术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还面临的挑战等。 白皮书第四章重点介绍了智能微系统技术在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和优势。 白皮书最后一章对智能微系统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发展建议。白皮书认为智能微系统技术当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于涉及学科和领域众多,亟需发展新的理论、方法学以及技术实现路径,拓展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白皮书指出,智能微系统是信息技术面向未来的关键方向之一,也是占领 21 世纪科技制高点的颠覆性技术之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巨大发展前景。中国只有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制定相关战略,汇聚各项创新资源优势,建设智能微系统“科研—产业一体化”生态系统,才能全面提升科技与产业水平,有望赢得世界范围内的竞争。
  • 《《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2年)》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1-03
    • 光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分支,也是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光学、通信、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产生的新技术。光电子器件是光电子技术的基础和核心,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领域,直接拉动形成了数千亿美元规模的光电子产业。“十三五”以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出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我国光电子器件产业也迎来了获得了重大发展机遇,但相关基础研发薄弱、产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情况依然存在,核心高端光电子器件水平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深入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助推形成新动能,针对光电子器件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委托相关行业协会并组织骨干企业、研究机构、大专院校、行业专家等共同编制了《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2)》(以下简称《路线图》),已于2017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 《路线图》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现状,聚焦于信息光电子领域的光通信器件、通信光纤光缆、特种光纤、光传感器件四大门类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产业竞争优劣形势,剖析发展面临机遇挑战,研究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提出若干策略建议与重点方向,力求引领产业发展导向、促进合理布局规划,凝聚行业力量共同推动我光电子产业加快跨越升级发展。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组织产业界贯彻实施《路线图》,加快提升我国光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后续还将根据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组织专家力量对《路线图》予以实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