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酸化加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1-09
  • 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最新研究表明:1994年至2020年,气候变化推动北冰洋十年快速酸化,气候变化正在导致北冰洋的海冰融化,当极地海洋失去海冰的覆盖时,海水中二氧化碳吸收会增加,破坏海洋食物网。该项研究近期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研究亮点1:北冰洋酸化加剧
    在北冰洋进行pH值测量最早起源于1994年,在过去30年中测得的pH值约为0.1。研究人员估算,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继续像现在一样上升,到本世纪末,北冰洋海水pH值将进一步下降0.3。由于海水化学成分的变化,融化的海冰中更多的淡水也会进一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产生更强的酸化效应。海冰覆盖率的降低是加剧极地海洋酸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亮点2:海蝶将受到影响
    研究人员注意到,海洋酸化会影响极地海洋的海洋生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浮游植物正在从气候变化中受益。然而,对于其他物种(如海蝶)来说,则面临更多挑战。海蝶是一种捕食性海螺,它们有由钙和碳酸盐离子形成的文石外壳。研究考察测得海洋中的文石饱和度越来越低,导致这些生物无法形成外壳。海蝶是一个关键物种,也是许多鲸鱼的重要主食,这些鲸鱼通常会迁徙到北冰洋觅食,因此会鲸类物种可能会受到影响。(李亚清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gu.se/en/news/warmer-climate-causing-acidification-of-the-arctic-ocean
相关报告
  • 《北冰洋正在提前变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1-11-30
    • 国际研究小组重建了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的弗拉姆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北冰洋的通道)近代海洋变暖史。研究基于海洋微生物化学特征发现,上世纪初随着大西洋温暖咸化海水的不断流入,北冰洋开启了迅速变暖模式,这种变化早于现代仪器测量记录的变暖时间。北冰洋自1900年以来,海洋温度上升了大约2℃,海冰大面积退缩,海水盐度持续增加。这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成果首次从北冰洋大西洋化的历史视角,揭示了北冰洋与北大西洋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比之前认为的要强烈得多。这种联系能够形成北极气候的变化,对北极海冰消退和全球海平面上升有重要的影响,导致极地冰盖持续融化消减。 随着气候变化,全球海洋经历持续变暖,其中海洋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的北冰洋变暖最快。这是由于特殊的反馈机制,导致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多。根据卫星测量显示,北冰洋一直在稳步变暖,尤其是在过去20年间,然而卫星监测数据最多只能追溯到大约40年前。研究人员利用来自海洋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和生态数据,重建了过去800年来水柱地球化学特征变化。他们使用多种方法对沉积物进行精确测年,并确定了北冰洋大西洋化前后海水属性(如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在20世纪初,北冰洋温度和盐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研究发现北冰洋这种快速的大西洋化成因很有趣,与拉布拉多海致密水形成速度减缓密切相关。未来,由于格陵兰冰盖融化,极地地区的深层环流预计将进一步减少。研究结果认为,由于气候变化,北极地区将进一步大西洋化,变得更加温暖。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暴露了气候模型的缺陷,因为研究模型无法重现北冰洋上世纪初的早期大西洋化,这意味着大西洋化驱动机制还未厘清。(熊萍 编译)
  • 《北冰洋酸化比先前预期的更严重》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06-28
    • 尽管海洋对大气碳的吸收减缓了全球变暖,但它也显著影响了海洋化学过程,降低了pH值和碳酸盐离子浓度,增加了水、二氧化碳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海水化学的这些变化,统称为海洋酸化,已被证明对包括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棘皮动物和硬骨鱼类在内的多种海洋生物产生了负面影响。北极预计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严重的区域,放大预计将导致本世纪末地表温度升高8.3±1.9°C和夏季大量海冰损失。因此,北冰洋是全球酸化最严重的地方。在21世纪,北冰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大多数气候模型的预测。额外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明显的海洋酸化。而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北冰洋的海洋酸化可能比以前想象的还要严重。结果表明,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继续增加的假设下,在21世纪,七大洋中最小的一个将比先前预计的多吸收20%的二氧化碳。这导致了海洋酸化的显著增强,特别是200米到1000米之间的海域。而这个深度范围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重要避难区。海洋酸化对建造碳酸钙骨骼和贝壳的生物产生负面影响。在足够酸性的水中,这些贝壳变得不稳定,并开始溶解。该研究结果表明,北极生物适应海洋酸化的难度将比之前预期的要大,失去这些生物很可能影响到整个北极的食物链,包括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利用当前气候模型模拟北冰洋碳吸收的巨大差异,发现目前模拟的北极海面密度与相关的深水形成之间紧密相关,更大的深水形成导致碳向海洋内部的运输增强,从而酸化增强。通过测量北冰洋表面密度,研究小组能够纠正模型中的偏差,并减少与未来北冰洋酸化预测相关的不确定性。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360-3 (郭亚茹 编译; 张灿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