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最新研究表明:1994年至2020年,气候变化推动北冰洋十年快速酸化,气候变化正在导致北冰洋的海冰融化,当极地海洋失去海冰的覆盖时,海水中二氧化碳吸收会增加,破坏海洋食物网。该项研究近期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研究亮点1:北冰洋酸化加剧
在北冰洋进行pH值测量最早起源于1994年,在过去30年中测得的pH值约为0.1。研究人员估算,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继续像现在一样上升,到本世纪末,北冰洋海水pH值将进一步下降0.3。由于海水化学成分的变化,融化的海冰中更多的淡水也会进一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产生更强的酸化效应。海冰覆盖率的降低是加剧极地海洋酸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亮点2:海蝶将受到影响
研究人员注意到,海洋酸化会影响极地海洋的海洋生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浮游植物正在从气候变化中受益。然而,对于其他物种(如海蝶)来说,则面临更多挑战。海蝶是一种捕食性海螺,它们有由钙和碳酸盐离子形成的文石外壳。研究考察测得海洋中的文石饱和度越来越低,导致这些生物无法形成外壳。海蝶是一个关键物种,也是许多鲸鱼的重要主食,这些鲸鱼通常会迁徙到北冰洋觅食,因此会鲸类物种可能会受到影响。(李亚清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