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水平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8-17
  • 浙江高水平打造“一带一路”枢纽

      作为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交会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浙江省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提升全省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抓手,加紧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将义乌和宁波、舟山港连接起来,向西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水平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

      “丝路”再扬帆 古港焕生机

      8月6日下午,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45个巨大的龙门吊悬臂一字排开,将数千只集装箱装上万吨级货轮“拉帕洛号”,这艘来自地中海航运公司的巨轮,将把来自中国各地的货物送至伊斯坦布尔港、比雷埃夫斯港……

      “这条船还不算大,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轮‘东方香港’号和最大的原油船‘泰欧轮’都曾在宁波舟山港停泊。”宁波大港引航有限公司的高级引航员潘国华介绍。当了33年引航员的他,亲见停靠宁波舟山港的超大型船只越来越多,港口发展速度日新月异。

      由19个港区组成的宁波舟山港,截至2018年7月,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架起贸易通道,开辟集装箱航道249条。201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0.1亿吨,成为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超大港,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

      同时,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范围已涵盖江西、安徽、陕西、甘肃、新疆等14个省区36个城市,进而延伸至中亚、北亚及东欧国家。

      “‘一带一路’带动了港口的发展。这5年我们航班量约增加了三分之一,箱量约增加了五分之一。东南亚沿线航线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蒋伟说。

      2015年,宁波航交所“海上丝绸之路”指数成功登陆波罗的海交易所。宁波航交所总经理董善华介绍,越来越多的航运物流企业视“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为市场预测、价格谈判和协议结算的标准。

      与之呼应,一些中国本土企业正积极走出去,到世界各地安营扎寨。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中东欧设有10多个生产基地,向奔驰、宝马、奥迪等客户输送汽车高端功能件,年销售额超50亿元。

      “驼队”显英武 互惠促畅达

      记者了解,满载49车98个标箱义乌小商品的中欧班列“圆通号”,将经历13天10150公里的行程后,预计近日抵达莫斯科。这是“圆通号”的首航。

      圆通集团董事长喻渭蛟认为,作为“义新欧”中欧班列的起点,义乌在“一带一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圆通号”的开行,不仅助力义乌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也将推动公司进一步从义乌走向全球。

      自2014年11月18日第一列“义新欧”列车发车以来,一列列奔驰在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有力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互通。

      “我喜欢‘一带一路’,特别是‘义新欧’班列!”义乌市法勋贸易商行总经理、阿富汗人阿兹兹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他的贸易公司进入发展最快的阶段。“从义乌到阿富汗,走海运要45天左右,铁路运输时间只要两周,性价比明显更高。”

      “义新欧”的运营方、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介绍,“义新欧”班列目前已实现每周双向对开的常态化运行,开通了至中亚、西班牙、伊朗、阿富汗、俄罗斯、拉脱维亚、白俄罗斯、英国、捷克等9个方向的国际货运班列,作为开通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线路最多的城市,义乌已成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商品出口汇聚地,出口额稳步增长。

      截至7月底,中欧班列(义乌)共往返460列,其中2018年往返数量已达到156列,共发运13772个标箱,同比增长101.5%。“随着开行次数增多,我们与沿途国家和地区、机构衔接配合得越来越好。”冯旭斌说。

      为促进铁海联运,2011年10月,拥有口岸功能的义乌港正式投入使用。配备先进检测设备,义乌港可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世界各地客商在义乌下单后,货主可以马上把货物运到义乌港通关查验,然后通过宁波舟山港、上海港运往世界各地。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商品被“钢铁驼队”运入中国国门——在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聚集了法国红酒、德国啤酒、捷克水晶、意大利香皂、白俄罗斯牛奶、俄罗斯食用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万种境外商品,其中3成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记者了解,以首条班列路线合作国西班牙为例,2014年以来,义乌从西班牙的进口总额增幅超过了300%。2018年一季度,义乌的西班牙商品进口额1542.38万元,同比增长20.5%。(记者方列)

  • 原文来源:;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8-08-16/52826.html
相关报告
  • 《浙江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一带一路捷克站建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1-25
    •   1月22日,记者从2017年浙江省商务运行情况及2018年重点工作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浙江初步计划利用5年时间分步骤、分阶段完成“一带一路”捷克站项目整体的建设。   据悉,“一带一路”捷克站是浙江省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落实该省与捷克深化友好交往要求,打造对外合作的中东欧样板,为浙江省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提供新空间的重点项目。   2017年,浙江印发《“一带一路”捷克站建设推进方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企业主体、政府推动,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稳中求进、风险可控原则做好组织推进工作。   “一带一路”捷克站旨在发挥捷克在新亚欧大陆桥建设中的区位优势与产业优势,建设具有服务中心、贸易中转、物流中枢功能,涵盖物流、商贸、先进制造、综合服务等区块的开放综合体,带动浙江省与捷克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双向贸易投资规模增长。   据义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实行“平台+子项目”的建设营运模式。平台公司方面,该项目由义乌市牵头,按国有控股、民营参与的混合所有制要求组建。由浙江省政府、义乌市政府统筹,引入在产业资本国际化、产城开发运营、仓储物流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实力较强、信誉较高的浙江以及国内其他顶级企业,作为发起股东,成立平台公司。   子项目方面,该项目由股东单位参与子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非股东单位企业也可参与子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并积极引入捷克甚至欧洲的优秀企业、龙头企业参与子项目合作。目前,浙江省国贸集团与圆通速递正着手子项目商业模式的谋划设计。   记者了解到,鉴于海外项目从选址、规划、建设到运营耗时较长,无法满足项目快速推进的需要,该项目采用边运营边建设的策略,先行启动义新欧货运站和圆通物流项目,租用或并购现有的海外仓、火车场站,建立“义新欧”铁路枢纽、仓储物流中心。计划将于2021年-2022年全面启动并完成各子项目的建设、落地、投用,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浙江样板。
  •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信息监测与服务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0-11-18
    • 9月24日-26日,2020年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本届海丝博览会以“高水平开放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展会设5大展区,其中,国际品牌展区、国际文化旅游展区2大综合展区为今年首次设立。2020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及4个平行分论坛同期举办。博览会邀请了51个国家和地区前来参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新冠疫情令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中国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9月24日举行的“2020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上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可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从而增强我国在国际经贸合作中的话语权、影响力,有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中国商务部9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8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18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占同期总额的17.2%,较上年提升4.8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729.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60.2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的54%和57.9%。   今年以来,广州有力地应对了疫情冲击。根据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在论坛上透露的数据,1月至8月,广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达1644.7亿元,逆势增长11.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来穗投资4.73亿美元,同比增长70.9%。   “当前,美国对我国经济、技术进行打压封锁,对中国制造和‘一带一路’合围打击。我们不仅要及时揭穿,而且要沉着应对。”李毅中说,“我们还要看到国际产能合作竞争是日趋激烈的,一些国家对我国产能合作还存在一些疑虑或是误解,我们要做好防范和化解。我国企业国际化运营经验还不足,有成功也有失误,监管体制机制还不适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加速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战略地位突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发挥制造业的带动作用   在2020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上,李毅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有特殊的区位优势,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更是一个中心枢纽,向西、向东、向南都可到达世界重要的经济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粤港澳三地优势特色明显,互补性强。香港金融、商贸、海运、航空、科技等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澳门旅游业、会展经济发达,港澳长期形成了与世界经济密切相连的网络。而珠三角工业、制造业优势明显,是整个大湾区制造业的主体。   “纽约、旧金山、东京等世界著名湾区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发达的制造业。”李毅中称,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相当,是旧金山湾区的两倍;其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为21%,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湾区(约11%-16%),并且工业增加值总量远大于其他三个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球吞吐量第三大的深圳港、第五大的香港港和第七大的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和航空市场规模领先。   由于受发展阶段和历史积淀等因素所限,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仍有一定差距。去年,中央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均强调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那么,广东省应如何建成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李毅中建议,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制造业对大湾区的支撑带动作用;继续优化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提升改造具有广东特色的基建、汽车、石化、电子制造、家电等,培育发展能带动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始终保持科技创新活力和实力;坚持扩大对外开放。   李毅中指出,在“一带一路”合作中,要注意先进产能、先进技术的合作,将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相结合。合作双方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建立工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迫切,而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具有工业化的经验,双方可互补;一些发达国家正在重振制造业,进行再工业化和结构调整,而我国一些行业已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双向投资和先进技术的交流,可开拓市场,促进双方的产业升级。   应推进体制创新   “过去,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高收入,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而这种负效应今天仍然在不断显现。比如,我们热衷于简单的加工贸易,而轻视以自主知识产权作支撑的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培育,热衷于拿来主义,而一定程度地放松甚至放弃了对许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在论坛上称。   他说,这导致了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增长很快,并且已稳居世界第二,但总体质量不高;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全球创新指数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但不少关键核心技术短缺,一些关键的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靠进口。   在当今世界单边主义、霸凌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环境下,国内一些产业遭遇“卡脖子”的困境,加快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范恒山指出,作为我国经济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体制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应发挥带头作用,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示范区。   “粤港澳大湾区推进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实现思想创新。尽管粤港澳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但一直存在着行政分割、市场不畅、同质竞争、资源错配等问题。”范恒山说。   他建议,大湾区要着重推进制度创新,探索将三地规则制度中可接轨、可打通的方面形成通行体制;全面清理一切不利于协同发展的政策、法规和做法,破除阻碍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集聚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建立具有约束力的、类法律的行为规制,约束各地区的相互封锁和不良竞争行为。   现代服务业全球化加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论坛上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正在收缩,全球贸易投资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正在收缩,同时可以看到一个新的趋势——现代服务业的全球化加速前行,以及数字化转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全球加速前行。   2012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7.8%,高出全球增速约3.7个百分点。2019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4153亿元人民币,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以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总额比重自2015年的27.3%提升至2019年的34.7%。   数字“一带一路”建设也收获了新成效。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阿拉伯国家网上丝路的建设全面推进。到去年年底,中国已经与137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22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文件。网络互通深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建成跨境陆缆和国际海缆。   张燕生指出,中国提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推动研发服务、技术服务、设计服务、资讯服务、人才服务、专业服务快速发展,也就是要推动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互联互通。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30年,需求增长最快的将是现代服务业,包括生产型服务、生活型服务、公共型服务。   他进一步指出,目前服务贸易逆差增长最快的三大领域为:留学和境外旅游,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其他商务服务和跨境运输。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将会对全球的教育市场、旅游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跨境运输市场和电子商务市场产生长期、巨大、可持续的需求,粤港澳大湾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将因此迎来不一样的前景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