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打造“芯火”双创基地 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1-25
  •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设园区载体、培养引进人才……厦门市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紧抓国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窗口期,全市一盘棋,充分发挥各区优势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效果喜人。

    当前厦门市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和自贸片区制度创新优势,深化与台湾集成电路产业资源融合,创新集成电路产业监管模式,构建全国首条涵盖六大平台的集成电路设计全产业链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孵化培育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打造“芯火”双创基地(平台)核心区,构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推动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

    形成三大重点集聚区

    2016年厦门市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意见的通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细则的通知》《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评定标准(试行)》等政策,从投融资、人才、科研、成长激励等多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扶持政策。

    当前,厦门市已形成火炬高新区、海沧区、自贸片区三大集成电路重点集聚区域。其中,火炬高新区形成“一园一区一平台”的集成电路产业空间载体布局。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包括厦门中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和海沧信息产业园制造园区两个园区。自贸片区依托产业平台,打造“芯火”双创核心功能区。

    在项目推进方面,当前形成四类各有特色的集成电路晶圆线:先进工艺方面,联芯集成电路为大陆28纳米产品良率最高的12英寸晶圆厂;第二代化合物半导体方面,三安集成电路6英寸砷化镓已量产,生产线产能逐步提升,士兰微4/6英寸化合物项目将于今年底试投产;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方面,三安集成、瀚天天成、华天恒芯、芯光润泽等涵盖碳化硅外延、芯片和模块的产业链项目已建成投产;特色工艺半导体方面,士兰微12英寸晶圆厂将于年底完成主体厂房建设,明年四季度投产。

    依托基地平台

    完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

    “芯火”双创基地(平台)依托厦门科技产业化集团运营和建设,计划投入7000万元,目前已投入3500万元用于升级EDA工具平台和失效分析平台,完成晶圆测试平台的建设。接下来还筹划投入3500万元,力争于2022年12月建成“芯火”双创基地(平台)。

    厦门市以海关总署在厦门开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保税监管业务的试点为契机,通过平台管理,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所需进境检测的晶圆片等料件按加工贸易方式进行保税监管,破解集成电路研发流片“贵”、税负“高”、通关“难”的问题,为厦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创造更为良好的创业环境。

    同时,在厦门两岸集成电路自贸片区产业基地一期规划共10万平方米,建设集IC产品保税交易、研发设计、高端制造、人才培训等于一体的厦门两岸集成电路自贸片区产业基地,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培训及其他技术服务。目前整个园区平台共吸引入驻集成电路相关企业137家,注册资金17.03亿元,其中“双百计划”人才企业10家。

    依托“芯火”双创基地(平台),厦门市将继续完善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集成电路保税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创新集成电路设计保税监管模式,有效降低设计企业成本。目前,厦门市已建成了厦门市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国家集成电路深圳产业化基地厦门(海沧)基地——海沧IC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厦门市集成电路研发设计试验中心等3个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加强产业招商

    推动创新平台建设

    市工信局将围绕厦门市集成电路龙头企业,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环节开展招商;加快供地进度保障签约项目如期开工,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做好项目跟踪,主动靠前服务,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争取通富微封测项目、士兰微化合物项目等年内试投产,保障产业保持快速增长。

    加强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对接,争取国家大基金重点投资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项目;以紧密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和“芯火”双创基地(平台)建设为契机,开展对台产业合作,配套引进设计、制造、封测、关键设备仪器、功能模块及耗材等关联项目。

    着力人才引进培养,推动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培养产业亟须的具备工程创新能力的人才,突破人才瓶颈,加大对集成电路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兑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

相关报告
  • 《厦门:构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2-05
    •  新华社厦门2月4日电(记者苏杰)我国半导体知名企业士兰微最近与厦门市海沧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布局国内首条12英寸特色工艺晶圆制造生产线和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生产线,项目总投资高达220亿元,这对提升我国集成电路特色工艺领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猛。随着联芯、三安、紫光、通富微电、士兰微等一批行业龙头相继入驻,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基本形成了涵盖IC设计、制造、封测、装备与材料,以及上下游配套应用在内的全产业链,2017年完成产值近150亿元,增长近40%,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居全国前六,设计产业产值增速位居全国第四。产业链招商成效明显,目前全市集成电路企业共计170家,初步形成产业集聚。   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汇联表示,厦门将围绕通富微电、士兰微、联芯等已落地龙头企业,逐步建立产业垂直供应链,打造半导体产业一小时供应链。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从厦门的市情来看,以投资大、技术密集、集约用地、高附加值、发展前景广阔为特征的集成电路产业,适合在这里培育和发展,并能够成为厦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2016年6月,厦门制定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到2025年厦门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要达到1500亿元,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点集聚地区之一。
  • 《李小敏来锡调研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2-18
    • 12月12日,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小敏来锡,围绕挂钩联系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展开调研。李小敏指出,无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看清价值、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更大力度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链,助推江苏集成电路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市领导黄钦、徐一平、徐劼、朱爱勋、陆志坚、高亚光、蒋敏参加调研。 实施省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制度,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六稳”“六保”要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李小敏高度重视、非常关心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并把无锡作为挂钩联系点。当天上午,李小敏先后来到海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邑文科技、莱顿电子等,实地考察了解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海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由SK海力士系统IC公司与无锡产业集团合资设立,主要生产8英寸晶圆片。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流片,仅用了18个月时间。换上防尘服、戴上防护面罩,李小敏一行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研发中心了解相关情况。M8项目是李小敏在无锡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参与、亲自推动的重大外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也是SK海力士与无锡合作不断深化发展的见证。得悉项目工艺水平一流、月产能远高于业内平均,他予以高度赞赏,鼓励企业抢抓市场机遇,进一步提高工艺水平,打造最具市场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当天正值M8项目建成投产,李小敏、黄钦还兴致勃勃地与SK海力士系统集成电路运营担当吴翰柱,共同推杆启动项目投产。 精于一道,中小型集成电路企业走出“草根逆袭之路”。从维修翻新起家,邑文科技近年来致力于创新、研发、制造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的刻蚀、薄膜工艺设备,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销售额连年翻番,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更是达15%以上。“十年磨一剑”,莱顿电子拥有全方位多元化的设计制造能力,已成为专业压力传感器领域的“佼佼者”,目前正投资近亿元建立智能化生产线,打造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工艺水平最先进的压力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李小敏与企业负责人交流,对企业深耕主业、矢志创新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 调研中,李小敏指出,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构,集成电路发展面临着多重机遇叠加的重大利好。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早、基础好、规模大,要依托优势、抢抓机遇,着力补链、大力强链、努力延链、致力造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生态链,加大力度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快提高集成电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努力把无锡建设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和世界集成电路产业高地,打造成为有完整环节、有核心技术、有规模效应、有竞争优势的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链,为全省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贡献无锡力量。 就挂钩联系集成电路产业链工作,李小敏强调,要把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给予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增强国际竞争力;要进一步完善工作专班组成,整合省级部门、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等多方力量,高点定位、系统谋划,切实增强工作专班的专业性;要摸清底数,做到“底数清、家底明”,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选准关键点着力点,明确强链、补链目标,加大政策统筹支持力度,实质性推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