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能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07
  • 近日,三一重能学习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所部署的2025年工作九大任务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两大任务,对三一重能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指导意义。

    创新“源动力”

    研发投入带动技术升级

    三一重能高度重视研发,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持续推出具有竞争优势的风机产品,竭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作为风电“箱变上置”、“双箱变上置”技术创新的领航者,三一重能采用平台化研发设计思路,结合叶片、电机等大部件自研自产,整机设计高度协同。

    截至2024年6月底,三一重能已取得了专利835项,其中发明专利219项,实用新型专利607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海外专利3项。在零部件轻量化、核心零部件协同设计、风电场数字化运营等多个领域,三一重能持续攻坚克难,不断开发和完善适用于低温、高温、高海拔、低风速等多种复杂环境的产品,确保市场覆盖率的稳步提升,提高三一产品的竞争力。

    2024年期间,三一重能的研发创新取得了显著突破:自主研制的陆上15兆瓦风电机机组成功吊装并网,一举刷新了已吊装陆上机组的最大单机容量和最大叶轮直径两项全球纪录;全球最大的35兆瓦级六自由度风电整机试验台已成功下线并投入使用,依靠前置测试验证,从源头保障风机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在德国汉堡风能展期间,三一重能推出了两款符合欧洲风况、环境、并网和法规要求的新机型,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数智“高效率”

    灯塔工厂造就三一品质

    三一重能秉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数智化转型战略,在研发数字化、制造智能化、供应链敏捷化、数据应用智能化、经营决策数据化、风机运营智慧化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一套风电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完成风电行业制造运营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从计划、生产、物流、质量到设备全流程业务的无缝衔接与高效协同。

    2024年10月,三一重能韶山叶片工厂荣获全球制造业最高荣誉——“灯塔工厂”认证,成为世界上首座获此殊荣的叶片工厂。韶山叶片工厂以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叶片制造模式,成为行业内的技术标杆。通过行业首创的数字元平台,打造一个与物理工厂实时联动的掌上虚拟工厂,对全生产环节实施全程数字化管控,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可靠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践行ESG理念

    全面搭建绿色低碳管理体系

    三一重能积极运用创新技术和优化管理措施,大力推进减碳目标和行动的实施,不断完善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致力于提升能源效率,确保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友好性;通过推行制造环节的智能化升级等一系列节能举措,有效降低了能耗和碳排放。同时,三一重能以绿色技术、绿色建筑、绿色设备、绿色材料四大维度为着力点,持续打造零碳和绿色工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三一重能已全面启动了ESG(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并制定了《环境政策》。该政策明确提出了与业务和生产高度相关的环境议题的管理原则和方法,涵盖了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消耗、水资源管理、原料和废弃物管理以及产品使用和产品生命末期等多个方面的环境影响。2024年,三一重能荣登ESG金牛奖百强榜单,ESG EcoVadis评级分数也显著提升。此外,三一重能还携手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关注绿色转型议题,携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进程。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风电行业发展,市场普遍对2025年的风电前景持乐观态度。三一重能也将紧密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导向,秉承“智造创领未来”的核心理念,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贡献智慧与力量。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3431-1.html
相关报告
  • 《“智慧能源”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7
    •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上,三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绿色电能供应,与此同时,电力数字化、智能化全景监视也保障了能源供应的稳定安全。在数字经济蓬勃兴起的今天,能源数字化正悄然向人们的生产生活渗透。 搭上5G智能化快车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公司的老石旦煤矿区内,工作人员在地面调度室就能操控地下7000米深处的采煤设备,工人下井也不用操作设备,只需定时巡检、远程控制,通过防爆手机还能随时与地面视频连线。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煤矿。山西省寿阳县的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在距离地表超过500米的机电硐室,无人巡检机器人已代替人工巡检;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新疆大南湖一矿,智能化生产数据采集、传输和设备维修远程协同已成为现实。搭上5G智能化快车,一座座矿山有了“智慧大脑”,智能化操控、远程开采、机器人巡检,让曾经“脏、苦、险、累”的采煤工作简单多了。 同样从繁重体力活中解放出来的还有石油工人。1个站、14名工人、35口采油井,日产原油约230吨……这里是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青东5海油陆采平台,通过监测大屏,借助12台高清球形摄像机可看见平台全貌,拉近还能看清油井上的螺丝。一旁的电脑上,井口压力、温度、产油量、耗电量等反映油井生产的各种数据实时更新。 这些数据原来都是人工采集,采油工要带着测温枪、压力表、温度计,一趟趟跑着抄表。而现在,鼠标一点,各种指标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负责平台生产维护的青东采油管理区注采一站站长袁亮说:“通过数据实时呈现,有没有泵漏、供液不足等问题,油井生产状况一目了然。” 降本增效促进低碳转型 记者了解到,能源数字化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构筑更高效、更清洁、更经济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生产率和可持续性。 能源企业为啥不遗余力推进数字化?能源数字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把人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对企业还有诸多好处。例如,胜利油田的青东5海油陆采平台可以设定抽油机抽油频率,自动调整注水阀压力等,实现了“气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外排”的绿色安全高效生产。低碳目标下,能源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作用更加凸显。 数字技术可以助力能源行业降本增效。例如华为基于光感知产品和算法引擎,帮助山东济华燃气有限公司打造智慧油气管线巡检服务,使管线威胁事件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7%,全面提升管线安全和管理质量,降低运维成本,加速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数字技术在能源革命战略中正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引领能源产业变革的原动力。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技术融合发展,正改变能源的生产、运行、传输模式,通过数字化赋能,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促进绿色低碳转型。”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说。 逐步迈向精细化发展 在浙江杭州萧山某化纤产业园里,多家企业近日安装了能耗采集器,采集的能耗、碳排放等数据将实时同步到杭州市的“能源双碳数智平台”上。据悉,杭州正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电力、燃气、石油、煤炭4类能源数据及重点监控企业的能耗信息,精准管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岑可法认为,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生产侧发生变革,打造全新的绿色生产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实施煤矿、油气田、油气管网、电厂、电网、油气储备库、终端用能等领域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建设与改造。 有了顶层设计,能源数字化发展方向逐渐明晰。中广核、中国石化、国家电网等多家能源央企明确表示,将数字化转型工作定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华能集团提出,转型第一步要实现所有风电、光伏数据接入智慧能源数据平台;第二步是以风电、光伏数据中心为基础,完成水电、燃机、火电、核电等数据接入,形成统一的智慧能源数据平台;第三步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专家指出,在生产、运输、零售和消费等能源产业各环节,数字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国家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下,能源数字化将逐步迈向精细化发展。
  • 《科技赋能“智慧风电” 助力“双碳”绿色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08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能源”“能源革命”“绿色转型”等关键词勾画出中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蓝图。 12月7日,在白杨河风电场,工作人员正通过“智慧风电”系统对所辖的D16-25号风机进行远程操控。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套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属华能集团公司自主研发,工作人员通过直观可视的智慧风电管控中心,便可轻松实现数据采集、数据治理与数据多元分析,在故障预警、诊断检修、降本增效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华能新疆清洁能源分公司白杨河风电场场长王建阳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能源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作为华能旗下的新能源场站,今后五年,将探索“智慧运维”赋能安全生产的新方式,积极用‘数字化’手段加强设备运行、检修、维护,实现关键指标数字化、可视化,切实减少设备的点检工作量,实现状态检修,提升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水平;依托现有风场,积极开展风机‘以大代小’,淘汰老旧低效机组,提升原场址内装机容量,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为托克逊县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近年来,托克逊县充分借助丰富的风能资源优势,抓住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大好机遇,先后引进了多家能源央企,全力推进清洁能源项目落地建设,为托克逊县现代化清洁能源事业迈上新台阶夯实了基础。截止2022年底,已建成非水新能源总装机117.85万千瓦,其中风电95.85万千瓦、光伏22万千瓦;在建光伏项目90万千瓦,光热项目10万千瓦。华能新疆清洁能源分公司白杨河风电场总装机19.8万千瓦,是托克逊县装机最大的能源央企之一。2022年全场累计发电量近5亿千瓦时,是托克逊县输送“绿电”最多的中央企业,这些“绿电”相当于减少原煤消耗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