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竞争激烈补贴或将加速退坡》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
  • 发布时间:2017-12-25
  • 近日有消息称,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加速退坡,其中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产品补贴或将为零,但该消息没有得到相关权威部门的证实。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仍是各大企业进入的热点,国内外各大知名车企以及热钱纷纷进入到新能源汽车,但随着补贴的退坡,各大企业将必须在市场上进行直面竞争,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加剧。

    在补贴退坡的同时,目前相关部门也在制定其他的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包括在税收方面对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新能源(8.700, -0.28, -3.12%)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2万辆和11.9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70.1%和83%;2017年前11月累计产销分别为63.9万辆和60.9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49.7%和51.4%。对于补贴退坡,业内观点不一,有传统车企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已经是一种趋势,如何提升车企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赢得市场和消费者才是关键。而面对不断出现的退坡,国内外各大车企仍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市场重点,包括广汽集团(24.180, -0.09, -0.37%)、北汽新能源以及上汽集团(31.110, 0.00, 0.00%)纷纷发布新能源汽车战略,而国外的包括福特、宝马等品牌也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战略。

相关报告
  • 《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加速退坡龙头车企或迎新机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
    • 发布时间:2017-12-22
    • 近日,关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加速退坡的消息再度甚嚣尘上,其中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在150公里以下的产品或取消补贴,更是言之凿凿。上证报记者就此传闻向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求证,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有意思的是,不少上市车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即使未来取消相关补贴,对公司的影响也不会太大。经过多年培育,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有能力独立奔跑了。 作为行业龙头,比亚迪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取消较低续航里程产品的补贴,可能是国家有关方面考虑优先补贴那些技术领先、性能较好的企业,淘汰掉一批性能较差的车。“比亚迪的产品续航里程都在300公里以上,原来最高补贴是4.4万,地补多数是国补的一半,未来即使取消续航里程在150公里以下的产品补贴,对公司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 《新能源车企步入存量竞争新时代》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7
    • “十四五”期间面临许多挑战,但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机遇期。新能源车企更应把握时代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载体,加快推动电动化、智联化、国际化、数字化、共享化,向移动价值创造者转移。   疫情突至、汽车产销量严重下滑、国内车企洗牌加剧……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2020年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今年不仅是我国‘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更是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8月14日,在2020年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未来如何应对市场增长的不确定性,继续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安全、确保产业及企业健康发展、制定合理的中长期规划等,已经成为业内的紧迫课题,需要汽车管理部门、行业、企业等共同应对。   市场预测——   不确定、不乐观、要升级、要洗牌   “‘不确定、不乐观、要升级、要洗牌’是中国汽车企业在‘十四五’规划中必须面对的状况。”师建华坦言。   数据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车市整体不乐观,其中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新能源汽车销量也经历了多月下滑,直至今年7月才重新出现正增长。   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结构性调整,也同样使大多数企业对未来五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保持审慎态度。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但短期来看,汽车行业出现连续几年的下行不足为奇。有媒体说中国汽车行业现在是到处看到旧人哭,但看不到新人笑,这很可能成为未来五年行业的普遍现象。”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唐腾指出,“十四五”时期汽车市场仍存不确定性,“汽车产业的升级确实有了新机会,但是中国品牌能否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能否抓住这个机会,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而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振波的看法则更为谨慎,其预测车市2021年的同比增长将超过6%,随后进入自增长状态。但整个“十四五”期间或许都无法恢复到“十三五”时2017年的最高点。“目前全球经济贸易化以及信息化的两个大引擎失速,全球经济面临下行,贸易战以及经济环境、疫情带来不确定性,尤其会影响到汽车行业。”   结构调整——   重点发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   但风险中蕴藏着机遇,面对市场下滑、竞争加剧的严峻局面,仍然有不少车企认为“十四五”是突破车市现有格局、开拓新局面的好时机。根据IHS最新预测,2025年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800万辆,“十四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6%,虽然总量仅达到“十三五”的起点水平,但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届时活下来的都是“精华”。   “从市场层面看,中国汽车将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品牌竞争将更加激烈,新的产业格局加速形成。”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松强调。   记者发现,向新能源领域发力已成中国主流车企在“十四五”时期的共同选择。其中,比亚迪提出将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尤其是从传统企业向新能源车企转变;北汽集团提出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全面过渡到纯电动汽车企业;广汽集团提出在2025年实现自主品牌全系列产品电气化;东风集团则将着力打造高端电动品牌“岚图”;江淮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强化汽车服务,完善产业生态链。   此外,智能网联也将成为车企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届时软件价值将超过硬件,占比从原来的20%、30%提升到50%、60%。”吴松坦言,下一步广汽集团将强化技术研发体系,加快智能网联技术开发,构建自驾技术、智联终端等五大平台,掌握人工智能、AI、5G、大数据信息安全、整车技术等六大核心技术,力争2023年实现自动识别的区域示范运营。   长安汽车则提出将打造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立体交通、开放共赢的智能产业平台,通过“北斗天枢”和“香格里拉”战略计划,持续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方向发力。上汽集团也提出在智能网联方面继续贯彻场景主导、软件定义、数据驱动的发展思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持续推动智能网联产业链的能级提升。   发展目标——   提升竞争力和经营质量   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大部分车企将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放在了提升竞争力和经营质量上,而不再一味强调销量的绝对值以及规模性指标。   “‘十四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抗风险、求生存、再发展。我们会在运营管理方面,通过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增加整个系统体系能力。”廖振波指出,北汽计划通过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未来五年将市场占有率平均每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保持在当前第四名的位置上,同时经营利润率不断提升。   长安汽车同样提出要更多考虑竞争性指标,其不仅计划在2025年实现9.7%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计划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推进产品力提升,实现产品均价提升15%的目标。而一汽集团则计划到2025年实现经济规模、价值创造、人均收入翻番:产销规模突破700万辆,营业收入超万亿,利润超千亿,人均收入超23万元。其中红旗将在2025年挑战80万辆销量目标,解放的市占率达25%以上。   “‘十四五’期间面临许多挑战,但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讲也是非常好的机遇期。”吴松强调,车企更应把握时代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载体,加快推动电动化、智联化、国际化、数字化、共享化,向移动价值创造者转移。“通过创新变革强化全价值链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