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枚监测地球水位卫星发射成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1-04
  • 12月16日,国际地表水和海洋地形(Surface Water and Ocean Topography,SWOT)卫星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被发射到太空,该卫星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观察海洋和地表水。英国国家海洋中心(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NOC)科学家依托SWOT-UK项目将审查SWOT卫星的英国数据,这一前所未有的数据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理解。
    SWOT卫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法国航天局(CNES)与加拿大航天局(CSA)和英国航天局合作开发的一颗卫星。NOC是SWOT-UK的联合领导机构。SWOT使用一种名为KaRIn的革命性的雷达仪器调查地球表面至少90%的区域,测量和监测海洋、湖泊、水库、河流和湿地的变化,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并预测和减轻世界各地的洪水风险。
    英国航天局向英国科技公司Honeywell提供1220万英镑,用于开发KaRIn的Ka波段双工器,该双工器是SWOT卫星上KaRIn高度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卫星周围发送雷达信号,以破纪录的1500W的功率发射,允许KaRIn在距地球891公里的轨道高度以1公里的空间分辨率测量超过2厘米高的水位。
    SWOT-UK项目由NOC与布里斯托大学和班戈大学领导,以评估英国水域的SWOT数据。SWOT-UK的目标之一是演示如何将卫星地球观测数据与现场仪器和数字模型一起使用。英国科学家也在支持国际社会评估和利用潮汐范围很高和水流湍急地区的SWOT数据。英国航天局与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合作,在SWOT-UK科学研究项目中投资375000英镑,该项目将重点关注布里斯托尔海峡和塞文河口地区的SWOT数据。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还将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分析返回的数据,识别和追踪涡旋,特别关注中大西洋海脊如何影响其在南大西洋的发展,以及这如何影响海洋的南北热量输送。(李亚清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geomar.de/en/news/article/precise-vision-at-the-deep-sea
相关报告
  • 《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 可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

    • 来源专题:湿地遥感信息动态监测
    • 发布时间:2017-01-05
    • 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 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射升空。本次发射的碳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此外,本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自主安排研制的1颗高分辨率微纳卫星和2颗高光谱微纳卫星。新华社发(任晖 摄)   新华社酒泉12月22日电(记者董瑞丰、李国利)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射升空。   据中国科学院 空间中心副主任、碳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龚建村介绍,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能力,对充分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浓度已经上升到25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并依然呈上升趋...
  • 《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首次实现海风海浪同步观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10-31
    •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自然资源部获悉,10月29日8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 中法海洋卫星是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将主要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中方负责提供卫星平台、海风观测载荷以及发射测控,法方负责提供海浪观测载荷,卫星探测数据双方共享,将为海上船只航行安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调查提供服务保障。 中法海洋卫星首次实现海风和海浪同步观测。该星装载了中方研制的微波散射计和法方研制的海洋波谱仪,将在距地520公里的轨道上24小时不间断工作,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对海洋表面风浪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有利于进一步科学认知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规律,提高对巨浪、海洋热带风暴、风暴潮等灾害性海况预报的精度与时效。 中法海洋卫星是我国海洋卫星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已发射的海洋一号C星、海洋二号B星等卫星联合工作,进行探测数据的系统集成,大大提升海洋卫星的探测手段、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形成可见光、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相辅相成,全天时、全天候、高空间分辨率的海洋综合遥感体系,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我国海洋立体观测能力。 中法海洋卫星基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东方红CAST2000卫星平台,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中方地面应用系统由自然资源部所属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负责,并与法国地面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为鼓励商业航天发展,此次发射搭载了1颗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研制的科教卫星,以及6颗国内有关单位研制的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卫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9次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