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核准“雅中直流”输电工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28
  • 备受争议的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雅中直流”)建设一直悬而未决。今年雅中直流终于可以从纸上走入现实。

    该工程的批复来之不易。国家电网公司于2014年11月正式启动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2016年12月列入国家能源局《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四川水电外送第四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落点江西的复函》,明确雅中直流落点江西。

    自从雅中直流落点确定为江西南昌后,传言去年第四季度核准迟迟无下文。2019年8月23日,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为保证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顺利通过核准,国网江西电力科学制定流程图、时间表、任务单,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节点、每个单位和每个责任人,切实做到目标明确、工作内容明确、节点明确、责任单位明确。前后共协调全省4个设区市13个县(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办理可研协议约600份,出具核准支持性文件约200个,开展工程地质灾害、压覆矿产等15个专题评估,出动公司省市县公司、直属单位及外部设计单位人员1000余人,打赢了这场关系江西全省经济发展和4500万江西人切身用电福祉的攻坚战。

    该工程的建设,也结束了江西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唯一没有特高压落点省份的历史,实现江西电网的提质升级。并通过配套特高压交流华中联网工程,实现江西与湖南利用西部水电、风电能源互济,搭建江西联通西南、华中地区的“电力高铁”,打通江西参与全国大范围电力资源配置的“战略通道”。

    据悉,该工程直流输电线路起于四川省盐源县送端换流站,止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受端换流站,全线总长约1711km,采用单回双极架设。线路途经四川省(凉山州)、云南省(昭通市)、贵州省(毕节市、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湖南省(怀化市、邵阳市、衡阳市、湘潭市、株洲市)、江西省(萍乡市、吉安市、抚州市)共5个省级行政区,总计14个地级行政区。其中,四川省境内全长约210.0km,云南省境内全长约225.3km,贵州省境内全长约478.5km,湖南省境内全长约477.0km,江西省境内全长约320.0km。

相关报告
  • 《国家发改委:推动跨省区输电通道快核准、早开工、早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8
    •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在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全力做好电力保供工作,推动跨省区输电通道加快核准,并尽早开工、尽早投产,有效提升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就能源保供的整体情况,李云卿指出,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电厂存煤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电力供应持续平稳,天然气资源供应较为充足。 煤炭方面,李云卿表示,国内煤炭供应在生产能力、运输能力、储备能力和重点用煤上均有保障。 生产能力上,组织晋陕蒙等煤炭主产区增产增供,煤炭生产水平迅速回升,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煤炭产量40.7亿吨,完全有能力保障合理用煤需求。 运输能力上,近年来,持续加强煤炭集疏运建设,煤炭运输能力大幅增强,去年四季度国家铁路电煤运输同比增长了20%以上,北方煤炭港口吞吐量连创历史新高,煤炭运输需求能够较好保障。 在储备能力上,加快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近年来重点地区储备能力持续提升,政府可调度的储备资源大幅增加,在煤炭保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云卿强调,截至1月16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66亿吨,可用21天,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在重点用煤上,今年我国将继续推动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进一步夯实煤炭供应基本盘。从初步汇总数据看,目前各地区已完成衔接的合同量比去年增加近7亿吨,大部分省份已实现了发电供热用煤合同全覆盖。 电力方面,李云卿表示,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2021年我国用电需求快速增长。 据统计,202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7.1%,比“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高1.4个百分点;全国最高用电负荷11.9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10.8%。 综合研判,预计2022年全国用电量及最高用电负荷仍将较快增长,与此同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等多个目标,对电力保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李云卿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全力做好电力保供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各类电源保供作用,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结合各地新上调峰机组进展和电力保供需要,科学推动煤电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制造“三改联动”,将在役机组供电煤耗均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 二是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推动跨省区输电通道加快核准,并尽早开工、尽早投产,有效提升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充分利用全网统一调度优势,做到余缺互济、峰谷互补。落实跨省区优先发电制度,科学制定跨省区电力平衡方案,切实增强全国整体保供能力。建立健全跨省区优化调度的市场化机制,促进供需总体平衡。 三是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保民生作用。指导各地加强可中断负荷资源建设,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用户错峰避峰用电,控制不合理用电需求,坚决守住确保民生用电底线。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大节能节电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科学用电、节约用电、错峰用电。 天然气方面,李云卿表示,入冬以来我国天然气保供情况总体好于往年。 从资源供应看,全国储气库库存、沿海LNG储罐罐存、国家管网公司管存一直处在高位运行。去年12月27日,全国用气量创13.72亿立方米的历史新高,比上个供暖季日最大用气量高出5千万立方米。 从需求保障看,落实供暖季合同量超过1700亿立方米,北方地区取暖等民生用气得到充足稳定供应,燃气发电、化肥生产等重点领域用气也得到较好保障,截至目前全国一直未出现“压非保民”情况。 从价格运行看,国内市场天然气价格基本稳定,用气高峰期甚至同比下降,远低于全球市场气价水平。居民生活等民生用气价格保持稳定。 当前,全国天然气资源供应充足,能够确保春节假期人民群众温暖过节。李云卿强调,为保障天然气持续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地区、有关部门和企业,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天然气保供稳价工作。 一是组织全面签订和履行好天然气中长期合同,及早落实资源,严格按合同保障供用气秩序稳定。今年推行单独签订民生用气合同,目的就是要把民生用气保障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 二是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以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为重点,推动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夯实国内资源保供的基础。 三是加快提升储气调峰保供能力,压实各方责任,加强调度和考核,全面推进储气设施项目建设,增强高峰调节能力。 四是加快构建多元稳定的进口供应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设施能力建设,保障进口安全稳定。 五是深化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完善管网运行调度机制,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充分发挥“全国一张网”作用,提高资源配置运行效率。 六是做实做细“压非保民”预案,加强实战演练,必要时精准有序实施,确保民生用气需求得到满足。 李云卿强调,当前全国能源供应总体平稳,但供需形势及国际市场环境仍然较为复杂。针对能源保供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李云卿指出,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会同各方面做好能源保供工作,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未经核准企业不得开工建设配电网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17
    • 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   通知指出,已纳入省级相关电网规划、但尚未核准或备案的配电网项目和已获核准或备案、但在相关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配电网项目均属于增量配电业务范围,可依据《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发改经体〔2016〕2120号),视情况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   未经核准或备案,任何企业不得开工建设配电网项目,违规建设的配电网项目不属于企业存量配电设施。   电网企业已获批并开工、但在核准或备案文件有效期内实际完成投资不足10%的项目,可纳入增量配电业务试点,电网企业可将该项目资产通过资产入股等方式参与增量配电网建设。   由于历史原因,地方或用户无偿移交给电网企业运营的配电设施,资产权属依法明确为电网企业的,属于存量配电设施;资产权属依法明确为非电网企业的,属于增量配电设施。各地可以根据需要,开展正常方式下仅具备配电功能的规划内220(330)千伏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可不限于用户专用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   通知明确,设定规划范围应统筹考虑存量配电设施和增量配电设施,充分发挥存量资产供电能力,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园区类试点项目的规划范围原则上为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等上位规划确定的范围,非园区类试点项目的规划范围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协商确定。与增量配电网相邻的存量资产应纳入规划范围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系统效率。同一试点项目的多个规划范围之间,通过输电线路互联互通的,该输电项目不纳入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规划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