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船完成南海综合海试凯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5-08
  • 5月3日,历时45天,航行6208海里,“大洋一号”船搭载最新研制的“海龙三号”“海龙11000”无人有缆潜水器和“潜龙三号”无人无缆潜水器,圆满完成2018年综合海试任务,回到青岛。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林山青、有关参试单位负责人等到码头迎接。

      据了解,本航次任务分为A、B两个航段。在A航段中,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龙”系列潜水器完成8次下潜,其中,“海龙III”潜水器下潜5次,完成4500米级深潜试验;“海龙11000”潜水器下潜3次,完成3000米级下潜试验,均取得重要突破。获取的相关试验数据与操作经验为业务化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B航段中,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共完成4次下潜,成功率100%。其中,前两次下潜为海试潜次,分别完成了综合性能试验和最大续航力试验,全面检测了50项技术指标,潜水器2节速度续航力达到42小时48分钟,航程156.82公里,创下我国自主潜水器深海航程最远纪录。后两次下潜为试验性应用潜次,分别在南海北部陆坡东沙西南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区与多金属结核试采区和参照区开展大面积科学调查,近底调查时间共64小时,总航程超200公里,获取了丰富的水体探测和近底磁力数据以及大量高清海底照片,开创了自主潜水器和船载地质取样装备同时作业的新模式,探索了潜水器跨区域探测的可能性。

  • 原文来源:;http://www.mlr.gov.cn/xwdt/jrxw/201805/t20180507_1774241.htm
相关报告
  • 《“向阳红01”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凯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5-25
    • 5月18日,“向阳红01”靠泊在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的国家深海基地码头。   当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本航次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向阳红01”船于去年8月28日从青岛出发,跨越印度洋、南大西洋、整个太平洋,历时263天,行程3.86万海里,圆满完成了大洋、极地多项科考任务,实现了资源、环境、气候三位一体的高度融合,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5月18日,在国家深海基地码头,一名观众在观看“向阳红01”在深海大洋采集的样品。   当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本航次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向阳红01”船于去年8月28日从青岛出发,跨越印度洋、南大西洋、整个太平洋,历时263天,行程3.86万海里,圆满完成了大洋、极地多项科考任务,实现了资源、环境、气候三位一体的高度融合,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5月18日,在“向阳红01”船餐厅,科考队员高伟与前来迎接他的妻子和女儿在一起。   当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本航次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向阳红01”船于去年8月28日从青岛出发,跨越印度洋、南大西洋、整个太平洋,历时263天,行程3.86万海里,圆满完成了大洋、极地多项科考任务,实现了资源、环境、气候三位一体的高度融合,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5月18日,在位于青岛的国家深海基地码头,举行欢迎仪式迎接“向阳红01”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任务凯旋。   当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本航次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向阳红01”船于去年8月28日从青岛出发,跨越印度洋、南大西洋、整个太平洋,历时263天,行程3.86万海里,圆满完成了大洋、极地多项科考任务,实现了资源、环境、气候三位一体的高度融合,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顺利完成首次海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5-10
    • 日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的“蓝海101”号综合科学调查船在长江口及东海海域开展了为期7天的船舶性能及船舶设备海上测试,来自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佳船工程监理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以及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等单位共197人参与海试。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辛福言及船舶管理人员、船东驻场监造人员参加了海试。 此次海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船舶本身的航行性能和设备的运转情况。在7天的海上航行中,按照海试大纲,共完成了船舶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以及船体、轮机、电气等系统的设备运行试验。经过海试,调查船主要性能参数达到设计预期,符合建造要求。 下一步,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督促船厂根据海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为5月中旬第二次海试做好准备,并在保证建造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明确节点时限,争取尽早交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