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工艺与双螺杆流变挤压工艺制备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较》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6-10
  • 在球磨机中对SiC纳米颗粒进行固态改性是已知的方法,用于在金属载体床中使原样纳米颗粒解聚集,这也有助于它们更好地注入和释放到熔体中。熔体的熔融温度和条件对于包括陶瓷纳米颗粒和金属载体的复合粉末与熔体的更好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项研究中,铝A356基质纳米复合材料是在715°C下通过液态搅拌铸造生产,然后是半固态的双螺杆流变挤压(TSRE),以提高生产的复合材料性能。为此目的,使用具有微米级钛和镍(单独)作为载体试剂的SiC纳米粉末的球磨来制备SiC纳米复合材料超结构。此外,热轧(HR)工艺应用于液态搅拌铸造纳米复合材料,以比较轧制板与TSRE处理棒的机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TSRE和HR之前的搅拌样品包含各种类型的缺陷,纳米颗粒在某些区域的分散性差。然而,在TSRE之后获得了更好的纳米颗粒分散体,并且与TSRE棒相比,HR和轧制板具有显着改善的机械性能。后一种改进被确定主要是由于共晶硅,富含Ti和富含Ni的金属间相的大量碎裂和分散。

    ——文章发布于2019年7月8日

相关报告
  • 《一种新型石墨烯激发半固态工艺制备先进的铝基纳米复合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9-10
    • 本研究揭示了鳞片石墨烯薄片在控制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半固态变形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它通过限制纳米颗粒在再加热过程中的晶粒生长来显著提高(173%)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具有洋葱形状的石墨烯薄片也显示出独特的能力,可以减轻碳化硅纳米颗粒的团聚,这是由于这些粒子由于包裹石墨烯薄片而受到操纵的Hamaker常数。一种设计出来的数学方法首次验证了,包裹石墨烯薄片对微调SiC纳米颗粒的Hamaker常数的影响,以刺激这些纳米颗粒在凝固基体内的吞噬,而不是在晶界处聚集。因此,这导致了孔隙率的减小和多尺度微/纳米颗粒的刺激,从而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文章发布于2018年10月24日
  • 《表面压实石墨烯纳米片(GNP)的挤压铸造A356的摩擦搅拌工艺,用于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10-08
    • 将摩擦搅拌工艺(FSP)用于物理压实在挤压铸造A356合金表面的石墨烯纳米片(GNP),以将GNP掺入基体中并改善其机械性能。挤压铸造在铸造组织中产生更细的硅和金属间化合物,随后FSP进一步细化了挤压铸造A356合金和GNP增强A356合金的组织。与先前的FSP A356合金文献报道的结果相比,分散在基体中的更细的Si颗粒,金属间化合物和石墨烯提高了FSP挤压铸造A356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共晶硅针在FSP期间已转变为细小的球形颗粒,并均匀分布在金块区域内。由于变形,在FSP之后物理粘附到挤压铸造合金表面上的GNP的微晶尺寸减小。因此,将挤压铸造,摩擦搅拌工艺以及将GNP增强剂掺入A356基体中的组合是进一步改善其机械性能的有前途的途径。 ——文章发布于2019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