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海外第二台机组主管道焊接提前7个月完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05
  • 中核集团消息,当地时间3月2日,华龙一号海外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3号机组主管道焊接施工提前7个月全部完成,为华龙一号海外工程采用创新的“主设备预引入”工法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实现了我国核电技术的自主化和核电整机出口,已成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国家名片”。

    中核集团在建的海内外四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是全球唯一按照进度计划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项目。目前,海内外华龙一号工程建设各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完成,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

    核岛主管道连接着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和主冷却剂泵,是一回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三个环路组成,每个环路由热段、冷段及过渡段组成,是压水堆核电站的核安全一级设备,运行时长期承受反应堆冷却剂的高温、高压,堪称核电站的主动脉。

    华龙一号海外工程——卡拉奇两台机组主管道焊接采用窄间隙自动焊技术,具有质量高、劳动强度低、有利于核电站批量化建造等优点。在2号机组主管道焊接完成后,中核集团组织经验反馈,从坡口加工、人力资源配置、焊接设备、技术文件准备、清洁区建立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实现了3号机组穹顶吊装前开始主管道焊接工作,最终焊缝接头无损检验一次合格率达到100%。工期相比2号机组主管道焊接缩短41天。

    中核中原组织采取了主设备预引入法,在穹顶吊装前,通过重型吊车将核岛主设备(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和主管道)吊装就位于核岛,在3号机组深化创新利用e型架创造了6天内完成3台蒸汽发生器的吊装世界纪录,为主管道焊接提前计划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报告
  • 《中国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3
    • 2022年1月1日22时35分38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迎来新年“开门红”: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成为全球第三台、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机组。 经现场确认,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机组状态良好,为后续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目前,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已于2021年先后投入商运。 每台“华龙一号”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首次满功率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3
    • 2月19日,全球第三台、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达到100%满功率运行,各项参数正常,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投入商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发展的重大成就,也是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目前,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已于2021年先后投入商运。 据介绍,每台华龙一号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自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装料以来,福清核电、中核工程组成的联合团队连续作战,全力保证调试工作安全高质量开展,先后完成各个功率平台下的各项调试试验,机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