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半导体开发商斩获首份GaN激光器商业采购订单》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2-24
  • 2月20日,澳大利亚半导体开发商BluGlass宣布已从两家行业领先的OEM制造商那里获得了单模氮化镓(GaN)激光器的首笔商业采购订单。

    这些订单是BluGlass在上个月在旧金山举行的Photonics West展会上正式发布产品之后公开的。据悉,此次两家OEM制造商将在自己的量子和机器人应用中使用405nm和420nm 250mW单模氮化镓(GaN)激光器。

    目前,BluGlass没有披露这次小批量订单的金额。不过,如果合作顺利验收合格,BluGlass预计将从这些客户那里获得经常性的大批量订单。

    BluGlass总裁Jim Haden表示,这款激光器在SPIE Photonics West展会上很受欢迎。他强调,需要专门的供应商来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他表示:“我们很高兴在活动结束后这么快就收到了第一批订单。这些订单是我们实现商业收入的重要一步,说明了关键行业参与者对我们激光器的需求,这些激光器能够提供固定范围的波长、灵活的外形因素和半定制设计。由于市场客户对我们新发布产品的兴趣增加,预计不久后就会收到来自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更多订单。”

    BluGlass激光器可在405nm、420nm和450nm波长的单模和多模器件中使用。在SPIE Photonics West展会发布之前,该产品经过了重要的产品开发、优化以及性能和可靠性测试,并顺利通过了入门级商业规范。

    Jim Haden介绍称:“可见激光市场是一个高价值、高利润的半导体领域,正在迅速增长,从消费电子产品和先进制造业到医疗诊断、量子计算和国防应用,它的应用无处不在。在更广阔的市场范围内,GaN激光器形成了区别于传统红外激光二极管的差异化优势,包括在关键工业金属中更高的能量吸收、更紧密的光束聚焦和更高的效率,这些竞争优势正在推动全球客户对BluGlass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于BluGlass

    BluGlass Limited (ASX:BLG)开发领先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和设备十多年,是全球GaN光电子行业的供应商,为工业、国防、显示和科学市场提供尖端的定制激光二极管和LED开发。BluGlass是一家澳大利亚上市公司,通过其专有的低温、低氢、远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RPCVD)制造技术,为未来更智能、更清洁、更高效的光子学提供动力。公司正在开发一系列激光二极管产品,从小批量定制激光器到大批量和现货产品。

相关报告
  • 《澳大利亚激光核聚变开发商HB11 Energy获2200万澳元融资》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5-10
    • 继上个月日本激光聚变能源初创EX-Fusion宣布完成1.3亿日元融资后,近日又一家国外的激光核聚变开发商斩获了丰厚融资。 5月6日,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激光核聚变开发商HB11 Energy宣布获得了2200万澳元(1580万美元)的奖励,以打造自主核聚变能源商业化能力。这笔资金包括600万美元的赠款和来自合作伙伴的1600万美元捐款。 这笔资金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和新南威尔士州大学获得的5000万澳元“开拓者”(Trailblazer)基金的一部分,旨在开发面向核聚变能源行业的下一代高功率激光器。 “开拓者”(Trailblazer)计划旨在利用澳大利亚当地的研发专业知识,为当地和海外(出口)市场延伸拓展一些关键领域的国家级制造能力,如清洁能源和国防。 据介绍,HB11 Energy将协助进行概念验证,并开发适合于产生氢-硼核聚变(hydrogen-boron fusion)的新型拍瓦激光技术。就在今年早些时候,HB11 Energy验证了氢和硼-11的非热聚变,并提高了这项技术的潜在可行性。 氢-硼反应为基本负荷的电网供电或氢气生产提供了大规模的电力,使用的燃料既安全又充足。这种聚变方法产生的短寿命废物数量很少,因为它在初级反应中不会产生中子。HB11 Energy公司的研究表明,其氢硼能源技术在激光催化下距离实现净能量增益只有4个数量级的距离。这比任何其他核聚变公司报道的都要高很多个数量级,尽管在该领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但大多数核聚变公司都没有产生任何反应。 HB11 Energy创始人兼总经理沃伦·麦肯齐博士(Dr Warren McKenzie)评论称,如果HB11能源的研究项目成功,它将推动澳大利亚成为核聚变能源行业与相关技术的领导者。非常难能可贵的是,这一行业部署的是唯一真正安全、可扩展和极低成本的未来能源。 Dr Warren McKenzie指出,只要投资持续,仅核聚变能源行业就可以为澳大利亚创造出数十亿美元的经济价值。Dr Warren McKenzie表示:“在这个过程中,还将建立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新产业,既制造这些激光器,也开发其在清洁能源、健康、制造、量子计算等行业的应用。这项先驱者资助为澳大利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使其能够领导这些新行业,并抓住将从中增长的新的先进制造业机会。” 根据HB11 Energy的技术路线图,它未来将致力于创造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其储量比所有现有可再生能源的总和还要高,而且成本方面也会大大降低。该公司在去年2月获得了480万美元的种子期融资超额认购,去年8月又宣布获得了200万美元的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联动基金。 而最新这个2200万美元的项目不仅对HB11能源公司至关重要,对所有致力于高功率激光技术的行业和公司都至关重要。未来,相关技术将有望广泛惠及生物医学工程、量子计算、半导体制造、质子治等相关行业。 早在1932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马克·奥列芬特(Sir Mark Oliphant)爵士首次通过核聚变实验证明了核聚变,在本土创造这种能力也将使澳大利亚重新成为核聚变技术的领导者。 今年早些时候,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为期十年、价值22亿美元的大学研究商业化行动计划,该计划准备将澳大利亚相当大的研究力量集中在国家制造业优先项目上。该行动计划包括为四个“开拓者”项目提供最初阶段的2.43亿美元资金。
  • 《半导体激光器的星辰大海》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1-18
    • 2021年12月24日,西安炬光科技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到下午收盘,炬光科技报192.90元,上涨145.14%,总市值173.53亿元。这是A股光学元器件的又一资本动作。   当月9日,武汉仟目激光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OPPO关联公司巡星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OPPO正在投资半导体,并且在12月推出了马里亚纳芯片。而本次OPPO投资元器件激光器相关产业,也是看到了这一行业的发展潜力。 市场不相信眼泪 半导体激光器又叫“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是以一定的半导体材料做工作物质而产生激光的器件。 1962年世界上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发明问世,其不断的发展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激光器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在,半导体激光器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门激光技术。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结构简单、价格较低廉,它目前在光电子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并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范围覆盖了整个光电子学领域,已成为当今光电子科学的核心技术。它可以用于激光引信、激光雷达、光线通信、激光治疗等。根据《2020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度全球激光器主要最终应用于激光材料加工和光刻市场、通信和光存储市场、科研和军事市场、医疗和美容市场、仪器与传感器市场、显示与打印市场等。 如今,这一行业的主要技术突破方向是功率,如何实现大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器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实现大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则需要大功率发射半导体激光芯片和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合束技术来共同实现。   应用上的突破则是向消费领域下沉,这给行业了带来新的思路变化,苹果是启发者。2017年iPhone X开始使用结构光作为FaceID技术,2018年的iPhone使用了光子公司Lumentum 公司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作为传感光源。Lumentum是半导体激光器的重要厂商,但与II-VI等还有较大差距。 2021年第一季度II-VI财报发布之后,一些华尔街分析师猜测,II-VI又一次夺走了Lumentum的市场份额。近年来,两家光子学公司都在3D传感VCSEL产品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不过最初在iPhone手机中进行的初始应用,现在已遍及安卓手机平台以及智能手机之外的应用领域。 从现在的半导体激光器来看,产业结构主要包括材料、芯片、器件、模块、系统等应用节点,上游的材料和芯片产业还是中下游的器件、模块、系统产业都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长久的技术沉淀和巨额的资金投入。 美国公司是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玩家,也是半导体工厂的主要激光器供应商。此前Lumentum 与Oclaro公司合并, II-VI与Finisar公司重组,头部公司强强联合,这对产业内其他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现状产生严重影响。合并后,II-VI成为半导体激光器整体市场的第一,而Lumentum则是第二名。但是,两者仍然没有占据一半的份额,也就是说,这一市场竞争极其激烈。 中国的半导体激光器市场 2015年,中国取代欧洲成为半导体激光器最大的消费市场。 2013年以来,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光纤激光器成为工业激光器最大产品结构,作为光纤激光器泵浦的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15年、2016年、2017年是我国半导体激光飞速发展的3年,2017年以后,由于部分光纤激光器龙头厂商开始大批量单独生产LD器件和LD芯片,减少了对半导体激光器泵浦采购。同时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承压,国际贸易形式严峻摩擦不断,半导体激光器市场增速面临较大压力,到2019年,我国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为19.79亿元,同比仅增长10.6%。 2018年全球激光行业产品总收入达到137.54亿美元。一方面随着国内企业突破激光器核心技术,国内激光设备的容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半导体激光器销售规模于2014年至2018年实现近5倍的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8%。受益于半导体原材料平均成本下降、中国半导体材料厂商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激光器封装成本降低等因素,中国半导体激光器企业在运动的市场格局中逐渐崭露头角。 此前,国际上从事半导体激光器的企业有美国企业、德国TRUMPF、DILAS等。由于国外半导体激光器研发起步早,技术积累更深厚也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产业链,因此外国公司在这一行业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 芯片领域,半导体激光器也形成了Foundry、IDM、Fabless的模式,其主要区分标准与芯片类似。长光华芯便是其中的IDM代表,9月,苏州长光华芯已经通过上市委会议,成功进入到提交注册阶段。从资本市场来看,2021年下半年成为这一行业的上市小高峰。 根据招股书,长光华芯本次发行募集资金重点投向 “高功率激光芯片、器件、模块产能扩充项目”、“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VCSEL)及光通信激光芯片产业化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020年,长光华芯新增高效率VCSEL系列产品,在这一技术领域落下重子,誓要加入队伍前列。 而说到VCSEL,就不得不提到纵慧芯光。在2019年全球ToF传感器市场中,纵慧芯光的VCSEL占比达到32.6%,仅次于市占率37%的Osram,排名全球第二。 纵慧芯光主要研发生产制程在650nm至1000nm的VCSEL芯片、器件及模组等产品。从华为P30和华为Mate 30 Pro开始,纵慧芯光进入VCSEL供应商名单。2020年,纵慧芯光获得了华为旗下哈勃科技的新一轮投资。2021年9月7日,纵慧芯光完成了两亿元C3轮融资,由武岳峰领投,比亚迪等跟投。其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推进产品技术的升级完善和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 而这次融资同样显示了半导体激光器也将从消费电子走向汽车行业,进入新的发展天地。 目前来说,国内公司在半导体激光器的市场上发展极其迅速,在许多领域已经有了话语权,但多是各自奋斗还没有形成产业的联盟,并且在高精尖技术上仍然受到国外传统公司的压制,同样需要奋发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