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政震动世界光伏产业 欧洲下调全年预测至102GW》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8
  • 最近中国政府发布的光伏新政震动了全球太阳能产业,欧洲太阳能协会SolarPower Europe也因此下调了全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预测至102吉瓦,不过较之之前的指导水平仅下降5吉瓦。

    SolarPower Europe表示,“我们对中国的消息不会惊慌失措,我们预计全年并网太阳能装机水平将近102吉瓦,我们对全球光伏行业在今年继续创造新的纪录充满信心。”

    2017年底,该机构预测,在中等情景(medium scenario)下,2018年新增并网太阳能装机容量大约在107吉瓦。

    欧洲太阳能协会主席Watson补充说,“2017年全球新增太阳能约98吉瓦。今年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尽管中国政府调整了政策,但是中东、印度、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仍然会出现需求的大幅增加。”

    Watson说,“显然,我们对欧洲和美国的预测没有大的增加,因为这两个市场都受到贸易措施的阻碍,所以成本下降不能传递给企业和消费者。但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并且会因此受益。”

相关报告
  • 《欧洲光伏市场复兴背后》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3-04
    • 2019年可再生能源目标约束临近、光伏双反以及最低限价政策的取消都促使了欧洲光伏大跃进。数据显示,2019年欧洲光伏新增装机16.7GW,同比去年的8.2GW增加104%,是历年来增幅最大。欧洲市场如此分散的情况下,这次复兴背后离不开欧洲的电价和市场交易政策。 电价补贴。欧洲的补贴模式体现在光伏收购电价上,首先是FiT固定电价,欧洲强制规定电网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一定的电价收购光伏发电量,且固定电价标准随着平价进程下调,在提升光伏发电比例的同时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实现。 另外国家对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发电商予以度电补贴,即FiP溢价补贴,因此,光伏运营商获得的电价是市场交易电价和FiP之和,大大提升了光伏运营商的积极性。另外针对于向用户输送电力的小型光伏项目实行净计量电价,如有剩余电力也可向电网输送,促进了户用市场发展。 欧洲绿证政策。欧洲要求通过绿证交易满足配额要求,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达到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价格的目的,从而为光伏发电企业带来额外收入。绿证使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和买方之间可以进行双边交易,可跨境,可与电力销售相互独立。此外,已经获得FIT或FIP政策的电量被排除在绿证机制之外,由于绿证交易所受的限制较电力市场交易少,其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并有利于形成可再生能源消费氛围,发挥可再生能源绿色消费引领机制的作用。 PPA协议。该政策保障可再生能源售电方自行与购电方签订协议,确定购电价格、年限或购电量。在无补贴时代,PPA协议优势凸显。对于售电方,一方面运营商通过PPA明确售电价格,获得稳定售电价格,对冲电力市场价格波动。另一方面,稳定的收益也促使项目更易获得银行贷款或低息资金。对于购电方,一方面可以逐步提升企业可再生能源供电比例,另一方面在电价波动的电力市场中,能够在用电高峰锁定固定电力价格,对冲电力市场价格波动。 由于PPA协议的推动,欧洲已经实现市场化电力交易机制。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是按照电力的边际成本由低到高排序,边际成本即每多发一度电的成本,由于边际成本较低,因此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时,可以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有利于放大光伏竞争力。
  • 《2025光伏产业十大变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29
    • 时间很奇妙,我们常常过分夸大短期变化,却往往对中长期变革估计不足。   这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技术演进带来的复利效应呈指数级增长,但同时复利效应预测准确,保持增长的可能性就越低。   光伏产业从诞生到现在,市场、技术、资本、政策等多种持续利好或突变,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使得准确预测未来数年后的市场变得几乎不可能。但对于光伏从业人士来说,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趋势,紧跟产业潮流,仍然极为重要。   智新咨询综合全球各国光伏市场政策、技术演进、电网条件、价格走势等多种因素,结合专家、企业、协会、政府部门多方意见,认为未来五年光伏产业将出现如下十大变化。   1、技术再次呈现趋同,最优电站算法有望诞生   目前常规晶硅电池量产技术已逼近极限,PERC技术潜力在未来仍然有挖掘空间,虽然面临异质结、IBC等技术的挑战,但未来究竟是否能够完全取代PERC或者何时取代仍然是未知数。   而智新咨询认为目前组件在技术和尺寸上百家争鸣的局面是短期行为,预计在一到两年后会有更明确的定论,三年左右市场完成转型工作。   而随着电站数字化向智能化进一步迈进,技术间的PK将更加激烈和快速:光伏电站已经慢慢的从“哑巴电站”进化到开口说话,相当于人体装上了神经元,而拥有大脑,对信息作出决策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当众多拥有“大脑”且链接在一起光伏电站,也必将对各个部件、各种方案,作出最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最佳方案。   这对设计院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不过由于自动化与场景化案例的完善,届时光伏设计单位的工作重心可能会从光伏场内最优配置转向如更好的支撑电网、与建筑设计院合作BIPV项目等方向。   2、AI催生“光伏+2.0”,跨域融合加速   跨界的融合,正在带来产业的革命。光伏AI虽然已经体现了其巨大的价值,但仍然处于其自身的初始阶段,未来有很大提升空间和想象力。   “AI的发展会经历替代、重塑和创造三个过程。”智新咨询首席分析师曹宇指出:“一开始AI人工智能所做的工作,只是通过数字化取代了如偏远电站值守这样人们不愿从事或大型电站巡检这样繁琐笨重的工作,但我们现在已经能看到,AI在做一些重塑行业的事情。”   他指出,AI三大要素“海量场景+专家经验+多域协同”中每一项都已经开始发挥价值,目前华为等智能光伏龙头企业,本身在AI等数字信息技术上,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已经在助力终端客户实现了“通过数据判断电站与零部件质量”、“更优化的运维服务”,并且开始突破旧有认知,开始对“组件+逆变器+支架”多方协同,设计出更优发电量的光伏电站。“通过AI演化出更优秀的方案,重构光伏产业,说明AI对光伏的重塑进程已经开始,‘光伏+2.0’时代已经开启。”曹宇说,“未来各个产业、能源之间虽然有所区别,但是AI却是相同的,届时开启跨域融合的光伏产业将有更多的新模式、新市场被创造出来。”   3、虚拟电站,光伏“比特币”   在发电能力、收益、权益都能够确定且确权的情况下,数年前曾经火过一阵的“众筹电站”模式有望再度兴起。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TUV莱茵等第三方机构开启这方面的业务,一个完全由公正中立的第三方机构组成的光伏投资与资产管理平台具备了比特币和区块链的核心特征:信任机制与公共账簿。   随着光伏电站完全市场化,收益稳定可预期,散户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来购买任意功率的电站来获得收益而不必自行建造电站。   这种虚拟电站将不只存在于投资市场,电力系统的调度与辅助同样也会活跃着虚拟电站的身影。   4、新能源高比例,替代的能源结构   随着新能源从以前的只具备清洁低碳的特性发展到兼具更低成本,未来新能源在世界各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更高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当各国对电力的装机需求增长放缓,储能技术逐步成熟,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进程将逐步启动。这一过程视各国的能源策略和实际情况而定,如新能源、火电和石油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全面电力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新增装机空间越大,这一替代过程就越缓慢。   5、能源更低价,每年光伏市场300GW   光伏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价格最低的能源形式,去年华为、今年晶科在沙特参与的项目都屡破新低,其中今年晶科在沙特的项目价格已低至1美分/度。   这将带来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光伏市场未来数年内仍然将保持高速增长,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数年内光伏市场将增长至300GW/年。此外随着光伏等新能源竞争力增强,传统能源必须以降价使自身具备在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6、技术加速进步,光伏优势进一步凸显   技术进步主要方向在如下几个方面:   光伏组件全产业链制造的半导体化和去半导体化(定制化);AI人工智能主导的电站设计与运维;更高效电池和多节电池技术发展使效率进一步提升。   这些技术同时发展,产生叠加效应,会使产业进一步提速。   7、储能或成标配,但比例可能比想象的要少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未来五年储能可能成为硬性指标,近日中国也已提出要求新能源通过加装储能等方式使光伏、风电具备一次调频功能,这对以往电站来说并不合理,但对于新上项目,适当增加调频功能是应该的。但通过更合理的算法,储能所需的比例可能比想象的要少。   8、组件更大,逆变器更小   无论是180mm还是210mm,组件尺寸增大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需要解决的只是现有产能和新尺寸的良率与配套问题。而逆变器则相反,更高频高密的元器件和更先进控制算法以及制造工艺,将使逆变器的尺寸更小。10年前,很难想象大型地面电站采用组串逆变器。而现在超过百MW的电站,组串已经成为了主流。这里也要感谢华为给行业的贡献,在解决了并网算法问题后,组串逆变器其本身多路MPPT的特性显然给地面电站带来了更多发电量等收益。   9、从黑灯工厂,到黑灯电站   全自动生产的黑灯光伏工厂经过数年发展已经逐步成熟,未来成为电池组件龙头企业的标配,而随着自动化设计、建造、运维等技术进一步成熟,全自动无人化的黑灯电站也将在五年内出现。   10、光伏电站,“自我复制”雏形开启   这或许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为激动人心的发展:更大规模的光伏电站被广泛用于改造荒漠和,在一些国家,可能会围绕着光伏电站建设新的电网模式;通过“光伏+制氢”,人类可以获得稳定的清洁能源,再结合“光伏+农业”等项目,利用太阳能改造环境。   而这第一步,很可能是首先实现清洁能源到清洁能源的闭环。   工业革命也伴随着能源革命,蒸汽机给欧洲带去了资本主义,日益体现了强大竞争力的光伏将给人类带去什么?对此,相信各位和笔者一样,无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