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否在氢能利用上领跑世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18
  • 日本川崎重工业12月11日举行了世界首艘液化氢运输船的下水仪式。该船将于2020年秋完工,并启动将澳大利亚生产的氢运往日本的实证试验。到2030年度,氢相关市场被认为将扩大至4000亿日元规模,而海上运输将成为核心。

    日本将氢能定位为实现低碳社会的王牌,将通过政府与民间携手推动构建氢能供应链。另一方面,欧洲和中国等也展开积极投资。日本企业能否发挥技术优势,走在前列?日本经济新闻汇总了实现氢社会的要点。

    包括澳大利亚驻日大使Rid Court、丰田会长内山田竹志和本田会长神子柴寿昭等企业首脑、相关人士和一般参与者在内,约4000人出席了12月11日的下水仪式。庆祝了定名为“SUISO FRONTIER(氢新天地)”号、全长116米的运输船的下水。在完成氢储存罐的安装工程等之后,预定2020年秋季完工。

    川崎重工将携手丸红、J-POWER、JXTG能源、岩谷产业和英荷壳牌石油,启动利用在澳大利亚开采的低价煤炭制造氢、然后向日本出口的实证试验计划。这项计划不可缺少的就是运输船。

    氢气如果冷却至摄氏零下253度即可液化,可使体积压缩至800分之1,适合大量运输。

    运输船内置储存液化氢的特殊储存罐,为了保持隔热状态,以不锈钢制的外壳覆盖。结构犹如真空热水瓶。储存罐的直径为10.5米,高16米。可以更好储氢,在川崎重工的播磨工厂,已迎来制造的最终局面。

    川崎重工在建造运输船的同时,一直推进氢能相关技术的开发。除了对氢气进行冷却压缩的“液化器”之外,还有在船舶和陆地之间转移氢的“装卸装置”等。在将海上运输的氢卸下的神户市神户机场岛,在陆地上储藏氢的大型储存罐的建设正在推进。

    日本氢能产业链开发中心负责人西村元彦表示,液化氢此前被用作火箭的推进燃料,但“截至目前,没有大量运输的手段。借助大型运输船,在日本也能构建面向发电和燃料电池车的氢能供应链”。川崎重工力争2030年前后实现商用化,还计划推进大型船的开发。

    对于川崎重工来说,氢能业务具有重要意义。造船业务受到中韩企业的低价攻势影响,盈利低迷。在能源相关业务方面,发电用涡轮机受二氧化碳(CO2)减排的潮流影响,不确定性正在加强。如果能尽快构建可以依托现有业务的液化氢的价值链,有望在标准竞争中领先,获得授权收入。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使合并营业利润的5%来自氢能相关业务。

    氢能相关市场今后有望迅速扩大。据调查公司富士经济估算,到2030年度将增至2018年度的50倍以上,达到4085亿日元。燃烧时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氢作为实现低碳社会的王牌,受到的期待正在提高。在中东局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依赖化石燃料的风险日渐浮现,这也成为氢能市场扩大的背景。

    如果利用太阳能和风力等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来制氢,几乎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以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为原料制造氢之际,如果将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在地下,也能大幅减轻环境负荷。能通过多样化原料制造的氢在能源的稳定供应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各企业正致力于发展相关业务。

    丰田在10月的东京车展上,发布了将于2020年底上市的燃料电池车(FCV)“未来”(MIRAI)的新车型。据称,通过提高发电效率,1次加氢可行驶的距离得以延长。

    在日本能源行业举起氢能利用大旗的是日本国内最大石油批发商JXTG控股。该公司在横滨市的基地利用液化石油气(LPG)为原料生产氢。在日本全国41个加氢站向燃料电池车供应氢。

    该公司在生产石油产品的工序中,一直利用氢去除硫磺成分等,与主业的联系密切。该公司社长杉森务表示“为了实现氢社会,能低价供给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可或缺”。

    JXTG将携手千代田化工建设,开发通过在氢气中加入甲苯、使之在常温下变为液体化学品之后运输的技术。日挥开发出了高效制造包含氢分子的氨的技术。氨只要将氮和氢混合即可生产,如果压缩,可在常温下变为液体。以上方式一次可运输的氢的量都少于通过冷却加以液化的方式,但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化学品油轮和储存罐。

    在发电设备方面,氢能技术的开发也在推进。IHI和三菱日立电力系统(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MHPS)正在开发将氨和氢混入天然气、使之燃烧的燃气轮机技术。

    在这些氢能相关技术的开发方面,日本一直领先于世界。不过,目前还存在与通过氢发电相比、利用天然气和煤炭发电成本明显更低这一课题。

    目前液化天然气(LNG)的发电成本为15日元左右。针对氢发电的成本,日本政府将2030年代降至17日元/千瓦时定为目标。要实现与液化天然气基本相同的成本竞争力,确立国际供应链和实现大量运输将成为关键。日本政府需要在政策上维持强有力的支援。

    各国也开始采取行动。目前,日本领先的趋势正在改变。欧洲和中国等世界各国也将氢作为低碳能源予以关注,开始启动果断的投资。

    举全国之力推进投资的是德国。2018年12月,德国发布了在地方推进氢与燃料电池技术引进的支援计划“Highland project”。德国还成立了统一管理产学官(企业、学校、政府)的氢能技术研发和政策的机构。打算尽快构建在社会上普及产学官携手开发的氢能技术的体制,以主导氢能的国际竞争。

    荷兰将抢在世界之前推进氢发电计划。在北部的Nuon Magnum发电站,计划到2023年将燃料从天然气改为氢。据称每年约13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几乎减为零。利用天然气制造氢,在改质过程中发生的二氧化碳可以捕获与封存(CCS),可在无碳状态下供应氢。

    英国将推进将北部的城市燃气全部改为氢、用于家用和工厂用的热供给的计划。氢通过北海和欧洲的天然气改质来制造,在改质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北海的枯竭天然气田捕获与封存。川崎重工高管表示“在欧洲,大胆在社会上引进氢能技术的趋势正在扩大”。

    中国在步入2019年后,相继出台了氢能相关政策。中国发布了《长三角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将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氢能相关产业聚集,还将积极为基础研究领域提供支援。全年拥有2500万吨氢产能的中国将依托巨大市场,在氢社会领域也成为世界的强有力竞争者。

    日本2019年9月汇总了《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开发战略》,提出在氢相关领域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氢能供应链”和“电解水”这3个领域的方针。汇总该战略的氢与燃料电池战略协议会表示“欧美是由公共机构以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为中心提供支援。为了领先于世界,不仅是大规模实证,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

    在世界上的氢能技术开发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对日本来说,社会普及的速度和技术的标准化或许也将成为课题。

相关报告
  • 《日本开工建设世界最大氢能系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8-10
    • 日本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NEDO)8月9日宣布开工建设世界最大氢能系统--福岛Namie镇10兆瓦氢能系统。该项目由东芝公司、日本东北电力株式会社和岩谷产业株式会社共同实施,计划在2019年10月前完工开始试运行,并将于2020年7月开始示范运行,并验证技术问题。该系统中产生的氢气计划用于使用燃料电池,如燃料电池车辆和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的移动应用以及工厂中的燃料的发电应用。
  • 《日本欲以氢能技术驱动社会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6-10
    • 日本是一个能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残酷的现实使日本不得不重视氢能源的开发,以实现真正的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 1981年,日本启动了燃料电池的开发。1990年,丰田等汽车制造商开始开发燃料电池车,同时数家公司启动了家庭燃料电池的开发。 燃料电池车和家用燃料电池发展至今,日本已在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开发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已开发了日本市场应用最广泛,世界范围内技术最领先的产品。 “氢能社会”国家战略主导 日本政府在《能源基本计划》中将氢能源定位为与电力和热能并列的核心二次能源,并提出建设“氢能社会”的愿景,希望通过氢燃料电池实现氢能在家庭、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从而实现真正的能源独立。日本政府对氢和燃料电池的技术开发支持以国家为主导,以向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投入专项科研经费为主。 从1981年开始,NEDO加大了对磷酸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的投入。除燃料电池之外,NEDO还进行氢能源利用相关的技术开发,并以大城市为中心在2015年建成约100座加氢站。此外,NEDO也对氢发电技术以及制氢、储氢、运氢等与氢全产业链相关的新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 2014年,在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氢能燃料电池战略发展路线图》中,详细描述了氢能源研发推广的三大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战略目标:首先,从当前到2025年,快速扩大氢能的使用范围;其次,2025年至2030年,全面进入氢发电和建立大规模氢能供应系统;最后,从2040年开始,确立零二氧化碳的供氢系统。 丰田第一台商用燃料电池汽车“MIRAI”于2014年12月上市。该车百公里加速时间约为10秒,最大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氢燃料补充只需3分钟,预计2020年达年产3万辆,计划在2025年前让燃料电池车售价降至约2万美元。2026年,日本政府计划完成200万辆氢燃料电池车的销售目标以及1000座加氢站的建设目标。 燃料电池汽车优势明显 燃料电池汽车是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来驱动马达的汽车,具有能效高,二氧化碳排量低(或不排放),行驶距离长(目前超过500公里),氢气成本低(是汽油价格的1/3)、添加燃料时间短(3分钟左右)等优点,性能和汽油车相当。 燃料电池汽车的主要目标,首先是2015年商用轿车投入市场。2016年燃料电池巴士投入市场。同时燃料电池扩大到叉车、船舶等其他运输工具;其次,燃料电池汽车价格至2025年降到与目前汽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同等水平;最后,氢气价格在燃料电池车投入市场时低于汽油车燃料价格,2020年左右低于混合动力车燃料价格。 燃料电池车还具有分散电源功能,燃料电池汽车产生的电力可提供给外部使用,供电能力比电动汽车高出5倍以上。在发生灾害等特殊情况时可以为避难场所供电,也可以在用电高峰时起到削峰作用。目前各地正在进行验证试验。 在氢气的制造、运输和储藏方面,日本从2013年度开始建设商用氢气站,2015年以四大城市圈为中心建成100个氢气站。用户允许的加气站距离大致为开车十分钟左右,因此四大城市圈100个氢气站是普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最低配置。 燃料电池车能大幅降低碳排放 目前运输车辆的能源消耗占日本能源使用量的20%,几乎全部依赖石油。燃料电池车所用氢气的制造,目前基本上使用石脑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未来将利用国外的褐煤和原油伴随天然气等能源,以及国内外的再生能源。运输行业将从依赖石油走向能源多元化,以提高能源安全。 燃料电池车普及至600万台(日本普通家用车的10%)时,汽车将减少9%的二氧化碳排放。即使考虑到利用石化原料制造氢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每年也将减少390万至76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