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空间规划新倡议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9-02-27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和欧盟委员会已于2月11日和1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启动全球海洋空间规划项目- MSPGlobal,这是一项新的海洋空间规划全球项目。该项目旨在促进海洋空间规划更好地发展,以避免冲突,并改善人类对海上活动的管理,如水产养殖、旅游、海洋能源和海底开发。

    该启动会议汇集了有关专家、政治决策者和利益攸关方,总结现有的海洋空间规划经验,并讨论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跨境合作方面。

    这个为期三年的全球海洋空间规划项目MSPGlobal旨在制定关于海洋空间规划的国际准则,并规范近几十年来显著增长的沿海和海洋水域内的活动。

    在MSPGlobal项目下将实施两个试点项目,为海洋空间规划建立数据、知识、政策和决策工具库。它们的目标是加强地方当局的数据管理能力。第一个试点项目将部署在西地中海(阿尔及利亚、法国、意大利、马耳他、摩洛哥、西班牙和突尼斯),第二个试点项目将在太平洋东南部历史悠久的瓜亚基尔湾(厄瓜多尔和秘鲁)举行特定的跨境演习。此外,还将与来自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利比亚、毛里塔尼亚、巴拿马、秘鲁和葡萄牙的专家组织平行培训活动。

    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海事和渔业总局2017年发布的《联合路线图》九项行动,MSPGlobal项目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海洋空间规划体系覆盖的领海面积扩大两倍。

    (冯若燕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en.unesco.org/news/launch-new-initiative-maritime-spatial-planning
相关报告
  • 《德启动航行计划以更好地了解涡流对海洋的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6-15
    • 海洋涡流在营养物质或物理特性(如热量)的混合和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影响物质流向海底或物种的出现。由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GEOMAR)Jens Greinert教授领导的这项以“MOSES涡流研究III”为主题的M182航次,目的是详细研究海洋涡流的影响,重点是从海面到海底的碳运输、生物碳泵的机制以及向深海的碳输出。这些过程会影响海洋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并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 上升流区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海洋区域之一。它们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作为高产渔场在全球粮食供应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涡流影响这些区域的生物、生物地球化学和物理特性,因此对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了解这些与人为气候变化相关的过程对于评估对研究区域上升流系统动态的潜在深远影响非常重要。 海洋涡流影响着许多地区海洋中生命的出现,涡流对上层水中的碳泵(控制海洋中二氧化碳吸收的生物过程)有重大影响。因此,它们影响着大气和海洋之间的二氧化碳交换。涡流如何影响二氧化碳从上层水输入到深海并最终到达海底。当碳储存在沉积物中时,从大气中去除的二氧化碳会在地质上长期存储一段时间。 M182的关键是部署整个自动测量装置和着陆器装置,这是一种测量平台。共有七艘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和一辆新型漫游器将与三个深海着陆器系统一起探索水柱和海底。船上有大量的高科技仪器,这些都是更好地收集研究数据所必须的。平台上的光学、声学和化学传感器与M182研究船METEOR实验室中的化学、生物和遗传分析相辅相成。 这次考察是“涡流在东部上升流系统碳泵中的作用”(REEBUS)项目的一部分,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以及亥姆霍兹倡议“地球系统模块化观测解决方案”(MOSES)资助。在这项由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协调的倡议中,亥姆霍兹协会的九个研究中心在2017年至2022年间联合构建可移动和模块化部署的观测系统,以研究时间和空间有限的动态事件(如极端降水和径流事件)对地球和环境系统的长期发展的影响。(傅圆圆 编译)
  • 《海洋生态环保"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4-14
    • 为加快推进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部党组和李干杰部长批准,生态环境部于3月25日以视频形式召开《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工作会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出席并讲话。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编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的具体举措,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找准突出问题,科学谋划目标指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等,为“十四五”海洋生态环保工作谋好篇、开好头。   会议指出,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是机构改革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关键性文件。各试点城市和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统筹协调,通过高质量的试点工作夯实基础、积累经验,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全面铺开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会议要求,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要确保编制出的规划“管用、好用、解决问题”,这既是基于当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也是转变工作作风、勇于担当作为的需要。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针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和工作中的突出短板,深入一线扎实调查、认真研究、精心谋划,真正找到解决问题、接地气的实招硬招。   二是要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试点地区各级政府的主体作用,各流域海域局的区域综合协调作用,以及各部属单位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要坚持“开门编规划”。既要迈出门去,深入一线了解情况;也要敞开门来,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要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在通过网络平台征集公众意见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扩大宣传,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更加广泛地征集各方意见和建议。   四是要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及时组织各试点地区和参与单位做好成果总结和经验交流,不断优化完善规划编制的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及时组织技术培训,充分吸纳试点地区的创新性成果,统筹推进各沿海省市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辽宁省锦州市和江苏省连云港市4个试点城市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试点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考虑。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沿海各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海河北海局、珠江南海局、太湖东海局以及环科院、华南所、海洋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