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投资新建年产4000吨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基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3-23
  • 3月21日,甘肃张掖碳纤维装备制造(张掖碳谷)项目在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工。市委书记杨维俊宣布项目开工,张健、谢又生、关尧、成广平、秦禾、王荣才、于永梅等市领导,甘州区、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投资企业负责人参加。

    甘肃张掖碳纤维装备制造(张掖碳谷)项目是张掖市深入学习贯彻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十大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的重点项目。

    项目以“助力科技强国战略、打造中国‘张掖碳谷’”为目标,在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投资新建年产4000吨T800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60亿元,分两期建设。

    一期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航空航天和汽车碳纤维制品生产线4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利税2亿元;

    一期启动建设后,二期将同步规划、压茬推进,计划明年6月底前建成投产。

    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利税20亿元,中国甘肃“张掖碳谷”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纤维及碳纤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的高新技术材料产业集聚区。

    杨维俊一行还参观了张掖碳谷科技展厅,详细了解碳纤维材料生产研发、产品性能、市场应用等情况。杨维俊强调,甘肃张掖碳纤维制造(张掖碳谷)项目对于我市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市区两级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全面落实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为加快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项目投资建设单位要积极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力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要高度重视研发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据了解,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高科技新型工业材料,在航天航空、高端民用生产生活领域内广泛应用,被誉为“材料之王”。碳纤维制造是国家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是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产业。

相关报告
  • 《近一年国内拟建碳纤维生产线超7.9万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3-30
    • 张家口兴科碳鼎新材料拟建8000吨碳纤维生产线总投资80亿元 2019年4月,由张家口兴科碳鼎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80亿元,规划占地1000亩。新上2条碳纤维设备生产线,6条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及8条共8000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新建生产车间及研发中心等,主要生产高端碳纤维原丝、汽车配件、滑雪器材、供热材料等碳纤维产品及碳纤维高端装备,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 中复神鹰西宁公司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正式动工 2019年5月13日上午,中复神鹰西宁公司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在四面环山、三川会聚的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正式动工。 项目投资金额为50亿元,总体规划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规划产能建设年产1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一期项目建设投产后,启动二期工程建设,计划将中复神鹰西宁基地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生产基地。 电力成本降55%大客户维斯塔斯参与拟在包头投建万吨级碳纤维项目 2019年7月19日晚间,光威复材披露公告,公司当日与甲方,即包头九原区政府、九原工业园管委会签署协议,将投资20亿元在包头建设“万吨级碳纤维产业化项目”。项目分三期建设,首期投资5亿元,建设2000吨/年碳纤维生产线一条,建设期为两到三年。并根据一期建设、投产情况和产能消化,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二、三期建设,最终实现10000吨/年的碳纤维产能。 上海中改低碳与哈尔滨天顺建设年产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 2019年11月3日,高新区与中改低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市委书记韩立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雪松、中改低碳科技董事长沈忱、哈尔滨天顺化工董事长孟凡钧出席。该项目是由中改低碳(上海)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投资20亿元在大庆高新区建设年产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建设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S300-TS700级,12K-24K-48K型号的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可带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体育器材等领域的高端碳纤维全产业链发展。 甘肃张掖投资新建年产4000吨T800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2020年3月21日,甘肃张掖碳纤维装备制造(张掖碳谷)项目在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工。市委书记杨维俊宣布项目开工,张健、谢又生、关尧、成广平、秦禾、王荣才、于永梅等市领导,甘州区、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投资企业负责人参加。项目以“助力科技强国战略、打造中国‘张掖碳谷’”为目标,在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投资新建年产4000吨T800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6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航空航天和汽车碳纤维制品生产线4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利税2亿元;一期启动建设后,二期将同步规划、压茬推进,计划明年6月底前建成投产。 兰州蓝星25000吨50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落户山东淄博沂源县 2020年3月18日,兰州纤维党委书记、总经理周宝庆,副总经理王斐与沂源县人民政府通过网络“云签约”的形式,签署招商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化工大数据平台总监、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建军,中国化工大数据平台首席科学家冯恩波博士等作为嘉宾出席。兰州纤维现在有原丝4000吨、碳化2000吨的两条生产线,未来将在二期项目中以原丝50000吨、碳化25000吨为目标与沂源县达成共识,签订框架合作,这对兰州纤维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相信,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在碳纤维及其下游产业的发展路上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上海石化拟投资建设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投资35亿 2020年3月25日,上海石化发布公告称,随着大丝束碳纤维应用的不断深入,大丝束碳纤维产品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为满足国内市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促进公司碳纤维产业的技术进步,公司拟投资建设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本投资项目预计投入约35亿元人民币。项目投资的主要内容:本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技术,建设2个系列原丝生产线,单系列设计能力1.2万吨/年,建设6条碳纤维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产能2000吨/年。项目投资金额及资金来源:本公司计划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资金。
  • 《中复神鹰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落地西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2-25
    • 2月24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应青海省政府邀请,率队赴青海省西宁市进行考察,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等领导热情接待了宋志平一行,双方就持续推进深层次高质量合作及在西宁的碳纤维等新材料项目建设进行会谈,并出席项目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中国建材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常委李新华,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黎明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西宁市委常委、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许国成、青海大美煤业董事长白永强作为代表签署《中复神鹰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协议》。 签约各方均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高性能碳纤维,水泥产业,非金属矿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装配式房屋、新型建材等领域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会秘书兼总经理助理光照宇,投资发展部总经理魏如山,中国建材股份副总裁兼中国复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标,高级顾问张定金,总法律顾问、总经理助理罗皞宇,中复神鹰总经理刘芳,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刘宣东等相关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此次签约的碳纤维项目投资金额为50亿元,总体规划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规划产能建设年产1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一期项目建设投产后,启动二期工程建设,计划将中复神鹰西宁基地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生产基地。 此行中复神鹰还与西宁开发区甘河园区就项目备案、环评、土地、规划以及项目开工前各项手续及准备工作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以确保项目全面落实。此项目开工投产后,T700、T800 级碳纤维生产成本将实现进一步下降,在大幅提升国产碳纤维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将极大促进国内下游复合材料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我国碳纤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