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储”一体化,这座新能源场站实现储能配置最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3
  • 12月29日,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入内蒙古电网,我国储能配置最大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

    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是国内首个储能配置规模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配套建设基于数字化、人工智能算法的新一代控制系统,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新能源开发建设新模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表示,该项目将新能源和储能同场一体化设计,通过功率预测、人工智能技术及先进监测控制技术,实现了风、光、储协同优化、智能高效运行,同时通过优化储能容量设计和运行模式,有力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有效降低公网调峰和容量支撑压力。

    据了解,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总建设规模200万千瓦,分为17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30万千瓦光伏项目,配套建设55万千瓦*2小时储能系统,分为4个风光储单元,共计建设4个升压储能一体化站和1个智慧联合调度中心。

    为满足该项目并网接入需求,内蒙古电力集团同步规划建设乌兰察布示范项目500千伏汇集输变电工程,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全力协调各级政府部门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在严寒天气下仅用84天就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创造了多项工程建设纪录。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guonei/2022/01/03/detail_20220103114894.html
相关报告
  • 《重磅!国家能源局:优化“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储能配置比例,鼓励新能源与配建储能一体化调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11-13
    • 储能头条获悉,11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文件提出,提升新能源多品种互补开发水平。优化“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电源结构和储能配置比例,因地制宜建设光热发电等调节性电源,合理控制新建基地煤电装机需求,鼓励以熔盐储热耦合调峰、就地制绿氨掺烧等方式,提高新能源与煤电深度协同水平,提升基地绿电电量占比;支持有条件地区充分发挥光热、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的支撑调节作用,探索打造100%新能源基地。发挥水电转动惯量大、启停快速和调节精准特性,积极推进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探索建设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为调节电源,带动周边风光大规模高质量开发的新型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结合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和系统调节支撑需求,推进省内集中式新能源项目风光气储等互补开发。 鼓励新能源与配建储能一体化调用,探索新能源与其他电源在一定条件下实质性联营,整体制定参与市场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数字化升级改造,在落实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要求的基础上,推进新能源基地各场站集中监控和一体化运维检修,提高运营效能。加快推进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加强分散电力资源的聚合协同。 引导石油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立足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生产工艺流程优化、自备电厂改造升级及科学配置储能设施等,系统提升负荷调节能力,协同实现用能成本降低和新能源高效消纳。鼓励其他传统产业开展产品绿色设计与生产工艺柔性化改造,协同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增强绿色竞争力。通过新能源与传统产业的布局优化和协同运行,构建与新能源特性相匹配的新型产业用能体系。
  • 《我国规模最大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试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31
    • 12月29日,由三峡集团所属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该项目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储能配置规模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配套建设基于数字化、人工智能算法的新一代控制系统。 项目总建设规模200万千瓦,分为17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30万千瓦光伏项目,配套建设55万千瓦×2小时储能系统,分为4个风光储单元,共计建设4个升压储能一体化站和1个智慧联合调度中心。 “项目将新能源和储能同场一体化模块设计示范,通过功率预测、人工智能技术及先进监测控制技术,实现了风、光、储协同优化、智能高效运行,同时通过优化储能容量设计和运行模式,有力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有效降低公网调峰和容量支撑压力。”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表示。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建成后,将在大规模电网友好型新能源开发、储能电站多场景应用、大规模新能源电站满足系统尖峰负荷需求、数字化智能技术综合应用等领域起到积极示范作用,为三峡集团助力内蒙古能源技术革命,打造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标杆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