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控割煤模式在哈拉沟煤矿成功上线试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4
  • 随着矿井智能化改造的逐步推进,截至2022年1月2日,神东哈拉沟煤矿22521综采工作面基于5G+4K超高清无延时视频追踪监测系统的远控割煤模式上线试用15天,运行效果良好。

    2021年12月18日,哈拉沟煤矿22521综采工作面调试安装完成了基于5G+4K超高清无延时视频追踪监测系统,建立了远控割煤的模式,结合该工作面之前就已经完成的“自主移架+记忆割煤”的初级智能化水平采煤工艺,现在可以达到中级智能化水平的“有人巡视+远程干预”的技术要求。

    本系统通过在工作面铺设缆线以及5G基站,实现综采工作面5G信号无缝全覆盖,在工作面液压支架上,每十架安装一台智能云台摄像头,通过5G信号实现4K高清摄像头视频数据的实时回传,而且摄像头可以自动识别煤机滚筒位置,实现自动跟踪煤机位置,让整个采煤作业看得见、看得清。

    在马蒂尔集控室或者地面集控室,依据采煤机运行状态和视频系统,通过操作采煤机远控操作台,在地面就可实现采煤机急停、左右截割启停、牵引启停、左右牵引速度控制、泵电机启停、左右摇臂升降、破碎机电机启停、冷却水启停等。

    该矿综采一队副队长米智介绍道:“这套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控制台清晰地观察工作面运输机的整体运输情况,同时能够自动追踪采煤机左右截割的状态。和以前的系统相比,大大提升了我们工作面人员的配合度,也提高了工作面的割煤效率。”

    据了解,此系统的升级改造历时5天安装调试完成,在井下共安装云台摄像仪22台、5G基站4台,敷设缆线2000余米。该系统的上线,在安全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每个工作面单班作业人员可减少3人。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国内首台井下巷道管线清洗车试用成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03
    • 近日,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自行设计研发井下管线清洗车成功运行,清洗效果整齐干净,反光标识清晰透亮,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巷道标准化水平。 由于井下煤尘大、油腻多等导致巷道内管线污损、巷道标准化水平低,人员登高清理擦拭管线效率低、工程量大、存在登高作业隐患的现状。为此,该矿成功设计研发了煤矿井下巷道管线清洗车。巷道管线清洗车是在井下洒水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巷道管线清洗功能,该管线清洗车由液压系统、旋转机构、机架机构、操控系统等部分组成。经计算洒水车现有动力源功率可合理分配同步执行洒水和清洗功能,马达驱动旋转毛刷,在巷道内左右、可上下摆动90度旋转,进行全方位清洗。 该车的投入使用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巷道清洗效率,优化人力及车辆资源,初步估计每年可为矿井节约费用500余万元。
  • 《5G+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展如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05
    • 日前,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指导,国家能源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晋能控股集团等单位编制的《5G+煤矿智能化白皮书(2021版)》(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 白皮书显示,一年来,煤矿5G融合应用取得了明显进展。煤矿5G应用场景由视频传输进一步拓展至远程操控、虚拟交互;极寒天气5G专用基站、“固定基站+移动基站”多类型混合组网在露天煤矿成功部署;矿用5G通信系统安全标志认证达30余套,其中本质安全型5G基站3款;煤矿专用5G模组及多种矿用5G终端成功开发;一批5G重要标准获得行业立项。 煤矿5G专网建设能力提升。在井工煤矿5G专网建设方面,目前井下5G隔爆基站重量已从最初的100千克减少到25千克左右,便于移动和部署,5G通信系统逐步与原有的网络、系统进行融合,有效提升了对井下人员通信、传感信息采集、视频监控、远程控制等多种场景的适应性。 在露天煤矿5G专网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已成功开发面向零下50摄氏度的5G专用基站,可移动基站可抗8级大风,有效提升了对矿用卡车精准停靠、自动装卸、停车避让以及采剥设备的远程操控等多种场景的适应性。 通过应用煤矿专用5G模组,我国已开发出具备5G通信能力的矿用摄像仪、矿用陀螺仪、矿用测距传感器等多种终端设备,丰富了煤矿5G终端设备形态。 煤矿5G的设备要求、网络平台、数据接口、安全架构、场景应用等相关标准正在加快制定,涵盖纵向(终端、网络、平台),横向(技术、测试、规划、建设、运维)两方面的煤矿5G应用技术标准体系逐渐建立。 白皮书指出,目前,煤矿5G大规模推广应用仍面临着三方面问题。 一是由于煤矿井下通信设备需要进行防爆设计,考虑发射功率限制及井下现场特殊环境要求,矿用5G基站覆盖距离有限,基站数量大幅增加,网络建设成本偏高。 二是目前煤矿5G应用仍集中在视频传输、无人驾驶等领域,受融合应用相关技术限制,能够解决煤矿智能化建设痛点的5G突破性应用尚未完全实现。 三是5G技术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煤矿应用的投资与收益尚未明朗化,未形成易规模复制推广应用的商业模式。 白皮书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在煤矿形成智能采掘及生产控制、环境监测与安全防护、无人驾驶、虚拟交互等一批5G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一批煤矿5G专网或虚拟专网,研制高适配能力的煤矿5G专用技术和配套产品,建立煤矿5G应用技术标准体系,探索形成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建设煤矿5G应用技术测试验证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协同、开放合作的煤矿5G应用生态,有力提升煤矿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