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风轮叶片将进行首次装机测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6
  • 8月23日下午,在临高县金牌港东作业区码头,运载3片全球最大风轮叶片——MySE292海上超大型叶片的“鑫腾远”轮停靠泊位,随后,叶片被吊起、运送到码头广场暂时停放,将于近日送往明阳(临高)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检测试验基地进行首次装机测试。

    据了解,MySE292海上超大型叶片由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明阳集团)自主研制,长约143米,叶轮直径达292米,系全球已下线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叶片。今年2月底,该叶片下线仪式在东方市明阳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基地举行。

    “除了吊装叶片,我们还要吊装塔筒、主机、轮毂等,预计8月30日全部吊装完成。然后,进行装机、调试、并网等,预计9月底开始测试。”明阳集团物流部运输经理沈建说。

    “我们主要进行型式认证测试和并网测试,测试时间为半年以上。”明阳集团风能研究院研发项目经理林洲平说,型式认证测试上,将开展机组载荷、机组振动、机组噪音、机组抗台风控制、叶片形变等50多个方面检测;并网测试上,将开展电能质量、电网适应性等5个方面检测。测试结束后,将对该机组各个部件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从而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在海南实现量产。

    据悉,该叶片搭载于由明阳集团自主研制的MySE18.X-20MW上,单台机组全年发电量可达8000万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万吨,约等于9.6万居民的年总用电量。

    明阳集团自2020年起开始在海南进行产业布局,主要布局深远海能源技术研究院、国际业务总部、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检测试验基地等,力争在海南实现从技术和装备研发、到测试认证、到生产制造、再到规模应用的全产业链集群,助力海南海上风电产业发展。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7390.html
相关报告
  • 《全球最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30
    • 单机容量十几兆瓦,单支叶片百米长,风机大型化趋势下,一个又一个大型风机的诞生让人惊叹,但同时也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如何让这些巨无霸更可靠? 金风科技风电产业集团首席技术官、总工程师刘河带来了答案。 “每个人都知道,要想了解设备是否稳定可靠,测试是最有效的验证手段。区别在于,我们是把机组放在实际环境下,花费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所需的各种性能测试结果,还是可以通过‘仿真模拟+整机传动实验平台’模拟所有风工况,用2-3个月完成所有验证。”刘河说,“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因为这个简单的答案,在行业处于较大压力的2012年,金风科技投资建成了当时风电行业最大的实验平台——6-10MW级别整机传动实验平台,而当时国内市场主流装机机型是1.5-2MW机组。6-10MW整机传动实验平台的建成意味着公司已经做好了下一代产品的实验验证准备。该实验平台至今已累计完成百余台次整机测试验证,形成上千条优化项,支持各兆瓦级机组迭代优化实验验证。同时,依托实验的极限工况测试,探索突破了众多原有限制指标,并先后发布10余项企业和国家标准。 随着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尝到了实验平台助推产品创新、提升可靠性好处的金风科技又投资3亿多元,建成全球容量最大、检测功能最齐全的实验平台——六自由度16MW整机传动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可验证直驱、半直驱和双馈机组的传动系、发电机、变流器、电控系统和多域在环实时仿真系统,具备35MN*m扭矩测量和70MN*m弯矩测量、超过1000个通道实时在线测量、模块化可扩展测试系统和0-1.5kHz宽频电量测试等实验能力。 “相比于汽车行业,风电机组要求的实验测试更加严苛。汽车行业只对传动系统扭矩进行全方位的实验测试。风电整机传动系统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扭矩,还包括弯矩、推力和径向力载荷等六个方向上的力和载荷,想要模拟风机运行的所有风工况,必须要有具备六自由度实验能力的平台。”刘河表示。 让风机置身真实应用场景中,金风科技16MW整机传动实验平台能够模拟IEC标准风工况、GL标准风工况和实际风况,同时模拟出风机叶轮吸收的风能和作用在叶轮中心的扭矩,驱动测试机组旋转,并模拟作用在叶轮中心的弯矩、推力和径向力载荷,测试主轴轴承承载能力、疲劳特性、运行可靠性,发电机结构承受力、气隙变化等。   以发电机气隙变化为例,在发电机设计中,转子和定子之间的气隙设计非常关键,气隙越小,发电效率越高,同时可以节省铜和磁钢的材料成本。气隙的大小和弯矩有很大关系,考虑到变形,在仿真设计时通常会预留气隙余量,但预留多少成为一个难题。预留小了,转子和定子可能会因过载变形而接触,造成发电机烧损;预留过大,则会造成大量冗余设计和浪费。 借助16MW整机传动实验平台,这一问题迎刃而解。通过逐渐增加弯矩,金风科技的工程师们可以实时测量发电机的气隙变化,寻找到保障安全运行前提下最合适的气隙余量边界,实现最优设计。 “随着实验测试精度的不断提高,16MW整机传动实验平台能够更好地将现场工况与仿真测试相结合,充分模拟机组现场运行状态,在大型化风机创新设计中识别出真正的短板,同时给真正富裕的地方减负,触达机组性能的真实边界。”刘河指出。 16MW整机传动实验平台只是金风科技综合性清洁能源实验体系的一部分,再比如穿透至材料端为全尺寸叶片提供静力试验、疲劳试验及主要结构部件试验的叶片实验平台也是这一实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金风科技贯穿零部件、子系统、整机、场网四级的完整实验体系,成为支撑创新与未来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该实验体系正在为风电产业链上的各环节企业提供实验验证支撑,促进整个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 《全球最长玻纤叶片顺利通过全尺寸静载测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02
    • 10月30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自主研制的海上风电叶片S84在连云港顺利通过全尺寸静力测试。该叶片长达84米,成为仅次于LM88.4米的全球第二长叶片,同时刷新了中国最长叶片纪录。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全球最长的玻纤叶片。 国内外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DNV GL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并给予了高度认可。该叶型各项测试指标均满足GL2010和IEC61400-23 标准规范的要求。该叶片于10月17日交付中复检测中心,经过科学、缜密地准备,仅用14天就稳定可靠的完成全尺寸静载测试,其通过速度创造了同类大型叶片的静载测试的新纪录。为进一步确保叶片设计的安全性,在申请国内认证机构型式认证的同时,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还申请了DNV•GL设计认证,目前GL已出具了叶片满足设计标准的证明。 S84叶片是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自主研发的玻纤叶片,将装配到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最新发布的新机型DD6250-172风力发电机组上。它是针对于我国海上低风速风资源定制的大型叶片,适合于长江以北及浙北和广西等海域。众所周知,作为低风速叶片,叶片长度的增加,导致叶片的刚度和重量成为设计的瓶颈。而S84尽管采用全玻纤设计,但其重量却能控制在29吨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该叶型设计难度之大,机组匹配要求之高。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叶片设计团队经过系统分析、反复论证和大胆创新,在叶片设计过程中突破了一系列设计技术难题,成功地完成了低成本、高可靠的S84叶片的设计。通过与国内领先的叶片供应商中复连众协同创新,发展了 工艺 设计、精益生产等大型风电叶片生产制造技术,高效、可靠地完成了S84叶片样片的试制。 作为大型海上叶片,除要求出色的发电性能外,还要求卓越的可靠性。S84叶片拥有出色的可靠性,这点体现在叶片开发的各个环节中。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翼型可靠性。S84叶片采用SE01钝尾缘翼型族,其特点是大厚度、钝尾缘设计,最大相对厚度达57%。气动性能优良,较一般翼型族,具有更高的失速角,设计攻角范围更大,更能适应海上大叶片市场需求。该翼型族中每个标准翼型都经过了精细的CFD仿真、风洞试验验证和批量叶片的挂机运行考验,并且该翼型族已经在大批量风场运行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充分展现了高气动效率、高气动稳定性等特点,并得到了广大业主的一致好评。 二是气动附件可靠性。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对每一款气动附件的开发都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在每一款的VG产品设计过程中,都经历了大量CFD仿真、风洞测试和风场挂机3个阶段测试。其中,CFD仿真不仅包括商业软件雷诺平均仿真,还进行了精细大涡模拟计算,来进一步研究VG对于流动控制的效果和三维流动机理。 三是结构可靠性。S84叶片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设计,其中在屈曲、IFF分析上采用GL最新规范的要求,按照12个方向进行结构分析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安全系数全部满足规范要求。 四是制造可靠性。可靠性既通过设计体现,也需要制造来保障。在S84设计过程中,基于面向制造的设计理念,使用三维铺层软件设计叶片铺层结构,对叶片中每一个铺层进行精确定位,以便生产时简化铺层操作。采用在线涂胶、大型腹板一体定位粘接工装等大型工装辅助制造,减少了人员操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了制造可靠性。此外为避免合模粘接中多余流挂的胶黏剂,在后期运行中造成叶片异响和损伤,采用了腹板PS面粘接合模技术。 五是防雷可靠性。海上叶片遭遇雷击的可能性要高于陆上,而海上叶片维修的难度和成本更是远超陆上,因此海上叶片的防雷必须经过严谨的设计和测试验证。S84叶片防雷系统委托国外著名防雷设计公司设计。此前上海电气风电集团采用该防雷系统的叶片通过了IEC61400-24标准防雷测试,且获得了DNV•GL认证。后续S84叶片将运往欧洲进行防雷测试。 如今中国海上风电正朝着大型化的趋势发展,作为决定机组捕风能力的大部件,高可靠、高性能、超大风轮叶片是海上风电设备发展突破的关键。一直以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高度重视风电叶片技术的研发,强调系统工程技术对叶片和整机协同设计优化的重要性。12年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先后自主研发设计了十余款叶型,造就了一支国内领先的叶片解决方案团队。上海电气风电集团风电叶片技术团队始终坚持基于低度电成本制定产品路线,始终坚持将技术实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搭建完整、高效、自主的研发平台,拓展叶片关键技术研发。 中国海上风电即将进入竞价时代,这也给蒸蒸日上的海上风电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降低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成了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整机商,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正不断加强技术突破创新,攻坚克难,继续引领着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