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1月乘用车增速创新低,2月购车潮有望迎来“开门红”》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10
  • 2月8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29.3万辆,同比减少37.9%,环比下降40.4%,无论同比增速还是环比增速都是本世纪以来的1月最低数据。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车市没有实现1月开门红,这是符合预期的合理走势。新年伊始进入消费者对政策观望的过渡阶段,2022年新车销量的爆发也让春节假期充电高峰期的服务难题再次凸显。此外,新能源刚需车型成本继续承压,补贴退坡带来的价格复杂调整,新能源车市场格局正在重塑,2022年12月出现的新能源车销量走缓特征仍在延续。

    1月新能源渗透率25.7%

    7家车企销量破万辆

    1月厂商批发销量144.9万辆,同比下降32.9%,环比下降34.8%,受新能源市场拉动的影响,部分车企表现分化明显。1月自主车企批发75.8万辆,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41%。主流合资车企批发46.1万辆,同比下降47%,环比下降32%。豪华车批发23万辆,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14%。

    ↑据乘联会

    厂商销量领军的比亚迪(002594.SZ)、奇瑞、特斯拉(TSLA.US)中国,以及理想汽车(02015.HK/LI.US)、一汽奔腾、奇瑞捷豹路虎、赛力斯(601127.SH)等,均实现同比较大幅度正增长。

    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8.9万辆,同比下降7.3%,环比下降48.2%;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5.7%,同比提升9.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43.8%,豪华车新能源车渗透率21.4%,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2.7%。

    1月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受春节和补贴退出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分化走势,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降到7家,环比减半,同比减少4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76%。其中比亚迪的批发销量为150164辆、特斯拉中国66051辆、长安汽车(000625..SZ)24960辆、上汽乘用车18178辆、理想汽车15141辆、吉利汽车(00175.HK)11032辆、广汽埃安10206辆。

    2月迎入门级购车潮

    崔东树:中国车市还有20年增长期

    对于2月的车市走势,乘联会认为,2月有20个工作日,同比多4天,有利于产销增量。由于今年春节偏早,形成了节后完整产销安排的强大增量因素。乘联会指出,2月是春节后的真正市场启动期,蛰伏已久的消费市场会折射出巨大的新投资、新消费机遇,燃油车市场的需求会逐步恢复,节后车市会有一波入门级消费者的购车潮,有望形成较好的开门红增长。

    对于车市的长期预期,崔东树认为,目前国内驾驶员数量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几年新领证驾驶员仍会以每年2000万左右增长,因此车市的增长远没有到达峰值,至少中国车市还有20年的增长期。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未来几年的车市将进入较快增长期,乘用车市场将是拉动消费最大的增量。

    新能源车上游资源和中游电池产业的投资力度很强,供给必然高增长,前期的供需错配带来的高价格已经明显回落,有利于新能源车整车企业盈利水平的改善。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47429-1.html
相关报告
  • 《新能源车1月“开门红” 11家车企销量破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6
    • 2月14日晚间,上市整车企业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一汽解放披露1月产销快报,加上此前已经披露过1月数据的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A股车企虎年首月销售版图已经基本清晰。梳理数据来看,大部分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销售同比均取得“开门红”,广汽集团甚至实现翻倍增长。 乘联会同日披露的1月行业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16.6%,较2021年1月6.8%的渗透率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1.4%。1月份,厂商新能源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11家。乘联会认为,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新能源车销售开门红 长城汽车1月汽车销量总计11.18万辆,同比减少19.59%。不过,公司1月新能源车销售13781辆,同比增加了34%。 长安汽车1月销售数据稳健,销量27.72万辆,同比增长10.03%;自主品牌销量22.60万辆,同比增长12.59%;自主乘用车销量15.86万辆,同比增长3.39%。 一汽解放2月14日晚间披露产销快报,1月份产量合计26140辆,同比下降43.52%;销量合计28251辆,同比下降64.28%。 梳理多家车企1月产销数据,可以发现新能源车销售已成业务板块亮点。 广汽集团1月汽车产量为21.86万辆,同比增长13.96%;1月汽车销量为23.72万辆,同比增长9.16%。1月广汽集团生产新能源汽车17294辆,同比增长96.08%;销售新能源汽车19121辆,同比增长115.21%,实现翻倍增长。 上汽集团1月产量46.78万辆,同比增长8.71%,其中新能源汽车7.8万辆,同比增长29.11%;1月销量45.56万辆,同比增长13.02%;其中新能源汽车7.22万辆,同比增长25.54%。 东风汽车2月11日晚间公告,1月汽车产量1.92万辆,同比下降8.20%;销量1.72万辆,同比增长3.5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351辆,同比增长16.57%。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热销说明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正在大幅提升。当然,新能源车企1月份销售更是红火。 比亚迪2月6日晚间公告,1月新能源车销量9.32万辆,同比增长361.73%。此外,央视财经报道,理想、小鹏、哪吒1月交付量分别为1.2万辆、1.3万辆、1.1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28%、115%、402%。 呈多元化发力特征 2月14日,乘联会披露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09.2万辆,同比下降4.4%,相较2021年12月下降0.6%,1月零售总体走势很好。 乘联会表示,随着前几个月以来生产、批售的逐步走强,整体市场供应呈现回暖态势,各厂商积极迎接新年“开门红”,尤其是终端促销在2021年7月后持续大幅收缩至11月,12月开始促销小幅增长,带来零售持续走强;另外,芯片供给持续改善,促进了1月车市产销攀升。 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34.7万辆,同比增长132%。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1.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0.2%;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5%。 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力的特征。乘联会认为,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上汽集团与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表现相对突出。 1月份,厂商新能源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11家。其中:比亚迪93101辆、特斯拉中国59845辆、上汽通用五菱40007辆、奇瑞汽车21179辆、吉利汽车17036辆、广汽埃安16031辆、上汽乘用车14414辆、长城汽车13781辆、小鹏汽车12922辆、理想汽车12268辆、哪吒汽车11009辆。 乘联会展望今年车市时表示,近期随着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和锂矿等基础资源价格剧烈上涨,新能源车企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但新能源车的市场价格预计不会大幅度上涨,车企应有能力化解压力,继续保持2022年新能源车较快增长。
  • 《乘联会:前10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40%》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12
    • 1.12月乘用车市场周度零售走势 12月第一周的日均零售是3.8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11月同期增长9%。第一周车市零售表现平稳较强。较强的原因是去年的年末压力特别大,因此月初偏低,现在是很多经销商没有销量压力,价格也不会月末大放价,月初销量就好了很多。 由于目前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出口市场表现良好,因此对冬季出行的个性化选择带动购车的热情相对较高,目前的市场零售较强也带来经销商的销售信心稳定,因此经销商的月初出货节奏也加快,形成更良好的月度销售节奏,导致月初增速改善,月末的冲刺压力减少。 2.12月乘用车市场周度批发走势 12月第一周主力厂商批发销量达到日均4.1万辆,同比去年12月增长7%。由于11月厂商出货节奏相对较好,因此环比11月同期增长2%。 渠道运行状态从进货节奏看明显改善。由于近期厂商库存下降明显,12月经销商的进货节奏也是根据生产节奏相对平稳,总体速度不快。 3.2020年1-10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40% 2020年受到政策环境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世界地位下降,欧洲超越态势明显。2020年1-10月新能源车销量198万辆,较2019年同期增18%。 2020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应该接近270万辆。7-10月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逐步恢复,但海外疫情影响下的欧美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较强, 10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44%,较2019年水平稍有下降。 4.碳综合和零排放对汽车行业影响深远 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就是将中国的排放通过其它的减排形式中和掉。这意味着从2020年到2060年这40年间,中国的碳排放要从每年的160亿吨降低到几乎不排放。而零排放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为零的活动。新能源板块,无论是新能源发电还是新能源车,其成本已经到达低于传统能源的临界点,将快速发展了。未来新能源项目将呈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日本考虑从2035年起,停止销售纯内燃机驱动的传统汽车,转而销售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近来各地政府都在努力制定氢燃料能源的发展战略规划以及落实措施,实际上这样的话比车企更加激进,其核心原因估计也是中国要实现碳综合的宏伟目标,各地政府和各方面力量都在加速的推动,因此我们的新能源发展将呈现更快的全面加力发展的态势。 5.车企自研电池推动全面自主 宝马在近期宣布将自主研发包括电池组在内的三电系统,以在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宝马高层领导表示,宝马上到电驱系统,下到一个小小的电芯,都会坚持自主研发。电动方程式迟迟不开放电池研发逆势而行,因此宝马干脆宣布在2020-21赛季后退出,将预算投入到三电研发的领域。在电芯方面,宝马声称已在加紧研发之中,预计2030年可实现能量密度的翻倍,而且更高级的固态电池也已经开始了研究。 目前FE的制造商们允许开发自己的电动机、变速箱和变频器。电动方程式赛车最初所搭载的电池,是由威廉姆斯先进工程公司所开发的统一规格的电池,第二代的赛车将继续使用统一规格的电池。这对宝马等是不可忍受的。 看到这样的信息与前两年的宝马坚决不干电池的态度成为鲜明对比,说明宝马也认同车企要自强的理念,必须全面自主。我们认为电池自主研发是车企的责任和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