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家火电公司将试点固体重力储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8-22
  • EVx储能塔通过电动机提升重力块。图片来源:Energy Vault

    印度国家火电公司(NTPC)将在其位于奥里萨邦的Talcher热电站建造一个机械储能系统。拟建的机械储能系统仅作为示范用途。该储能系统可能是一个固体重力储能系统,因为招标文件表明,该系统将设计成把电能转换成势能存储,然后根据需要再转换成电能。

    在固体重力储能系统中,混凝土块等重物通过机电设备在地球引力场的作用下被提起。驱动机电设备将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的电能以重力势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当需要时,可以降低高度以释放能量。

    NTPC表示,其Talcher热电站现有的锅炉钢结构的高度约为50米,将重新用来安装机械储能系统。该设计拟在NTPC Talcher热电厂实施机械存储系统,设想有一些混凝土/灰块挂在50米高的梁上,这些混凝土/灰块将以可控的方式(匀速)一个接一个地下落,并且两次下落之间不存在任何的时间延迟,以确保连续发电。

    选定承包商的工作范围包括机械储能系统的供货、工程、设计、安装和调试。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79734.html
相关报告
  • 《挪威初创公司利用固体氢实现太阳能存储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1-06
    • 能源界网讯 Photoncycle声称它可以从夏天到冬天储存太阳能,而且比电池更便宜。 来自挪威的初创公司 Photoncycle 正在解决太阳能的季节间存储问题,这可以节省阳光明媚月份产生的大量太阳能,用于冬季供热和发电。该公司表示,固体氢是在短短几年内将该解决方案推向市场的关键。 固体氢气的专利解决方案。 Photoncycle 开发了一项突破性的太阳能存储技术。该设备是一个包裹着厚泡沫塑料的铜圆柱体。该气瓶包含专利的固态氢解决方案,据报道,其比电池或液态氢具有更有效的存储能力。 目前,铜圆柱储能装置只有一把椅子那么大,已建在奥斯陆科学园加速器的地下室里。该公司的计划是在距离住宅几码的地面上安装一个更大的圆柱体模型,大约三立方米大。 附近建筑物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为系统提供储存在设备中的能量。任何多余的能量都将出售给电网。 Photoncycle 创始人 Bjørn Brandtzaeg 表示,由于缺乏对夏季产生的太阳能的存储,仅使用了约 50% 的太阳能。 “另外 50% 越来越没有价值,因为一旦生产出来,基本上就会被倾销或减少。如果你能储存多余的能量,然后在冬季或当你确实有能源需求时释放它,那么你就有真正的机会做出改变,”布兰德扎格说。 该公司锁定了H2分子来制造固态氢。 Brandtzaeg 与学术界人士合作创建了一种不易燃的解决方案,可防止转换过程中能量过度损失。 “我们将氢分子锁定在固体中,从根本上修复它们,”布兰德扎格解释道。“我们使用的是可逆高温燃料电池,因此我们正在协助开发一种可以在同一电池中产生氢气和电力的燃料电池。” 这种固态氢意味着不需要冷却氢气,这使得它不易燃,并且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更高的密度。 捕获热量为房屋供暖。 目前,Photoncycle 的太阳能存储系统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由于氢进出燃料电池而导致热量损失。该公司的目标是捕获这些热量并用它来为房屋供暖。Brandtzaeg 认为,多余的热量可以有效地为家庭提供能源,因为家庭 70% 的能源需求与供暖有关。 据 Photoncycle 创始人介绍,该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时间大约需要一天,直接连接到现有基础设施,可以在热电联产系统中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天然气。 该公司计划利用欧洲能源价格最高的丹麦作为其固体氢太阳能存储系统的测试市场。
  • 《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累计投运132个》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22
    •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能源集团持续深化新型储能研究与建设。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新型储能项目132项,总规模4934兆瓦/10956兆瓦时,技术路线涵盖电化学、飞轮、熔盐储热及复合储能,积极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32项在运新型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项目占主导,共计128项,装机规模占比95%。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创新,突破单一储能路线限制,构建多元化技术矩阵。其中,广东台山电厂储能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煤电配置电化学储能项目;宁夏灵武电厂储能项目是全球最大单体式飞轮储能项目,填补了我国飞轮储能参与火电调频相关领域的空白;山东蓬莱电厂储能项目是我国首个“磷酸铁锂+钠离子+全钒液流+飞轮”四维复合型智慧储能项目;河北龙山电厂储能项目是全国首套600兆瓦机组抽汽熔盐储能项目,项目实现“调峰+顶峰”双功能。 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聚焦“新能源配储、火电配储、独立储能、共享储能”四大场景,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系统价值双提升。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中新能源配储占比近七成,多个火电厂通过配置储能,显著提升了机组调频性能,推动煤电从“基荷电源”向“调节电源”转型。数据显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配储项目平均日等效充放电频次高于行业均值;独立储能项目系统调节能力显著优于同类项目,在提升电网灵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集团将深化新型储能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依据电网规划等分析资源与需求,布局储能示范项目;以省级公司为主体统筹规划区域储能电站,实现系统化、规模化;在政策支持地区及新能源汇集区等关键节点,基于需求与成本效益布局储能;加强新型储能技术示范,探索压缩空气储能等新技术,推动市场化运营;灵活配置用户侧储能,利用峰谷价差合理布局,以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和能源数智化转型贡献力量。